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2019-10-08 08:04鞠虹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4期
关键词:肺疾病护理干预糖尿病

鞠虹

[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将其分为常规组、护理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護理干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肺部啰音、喘息消失、血糖恢复正常)时间,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 h血糖值(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FPG、2hPG、HbAlc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6.38%)显著低于常规组(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7(b)-007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慢性支气管和肺气肿的一种疾病,在老年群体中,该种疾病发病率较高,老龄化的发展导致糖尿病患者也随之增多,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两种疾病并发致使疾病更加复杂,治疗方法更加难解,临床上治疗此种疾病主要在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呼吸功能,但效果并不显著,该文作者通过分析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9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将其分为常规组、护理组,各47例,常规组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为33~83岁,平均(56.87±5.43)岁,病程为2~14年,平均为(8.00±3.34)年;护理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为34~84岁,平均(56.73±5.32)岁,病程为2~15年,平均为(8.31±3.2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并将血糖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指导掌握测量血糖的正确方法,叮嘱其遵循医嘱用药。

在此基础上,护理组给予以下护理方法:①呼吸道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清痰工作,使患者采取适宜的体位进行。休息时应采取侧卧位,将头部垫高,从而改善患者呼吸道阻塞症状,指导患者进行排痰工作,依次进行深呼吸、浅咳、痰液达到喉部时再迅速咳出。对于咳痰较为困难的患者应给予吸痰管进行协助,并对患者进行翻背、拍背工作,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等。②心理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护理人员应通过与患者交流,尽量满足患者内心需求,并对其进行积极鼓励。待患者情绪稳定时,向其讲述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护理方案及护理中应注意事项,使患者对疾病知识有一定掌握。此外,向患者阐述血糖值的重要性,叮嘱其提高自身护理意识,以防并发症的发生。③饮食护理: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在进行饮食规划时,应熟知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特点,以精确计算患者对营养的需求量及血糖的控制程度。严格限制患者食用各种甜食和含糖饮品,多给予菠菜、豆类、粗谷物等食物,可有效加速食物通过肠道,使肠蠕动加快,减少肠道对糖类食物的吸收。此外,应指导患者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从而减轻体重,减少糖尿病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肺部啰音消失、喘息消失、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护理后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 h血糖值(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正常空腹时血糖值:3.9~6.1 mmol/L之间,餐后2 h正常血糖值:<11.1 mmol/L。

并发症发生率判定标准:患者护理后发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低血糖、高渗性高血糖、乳酸性酸中毒。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比较

护理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FPG、2 hPG、HbAlc比较

护理组FPG、2 hPG、HbAlc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6.38%)显著低于常规组(21.28%),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威胁。该种疾病属于一种慢性炎症,炎性反应引起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导致患者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水平有所升高,而此类激素与患者血糖的代谢密切相关,最终会导致患者糖代谢发生紊乱,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临床上对于该种疾病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疾病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疾病护理可使患者护理干预更加具有针对性,改善临床症状,控制血糖值,减少症状消失时间;心理护理可通过沟通交流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避免抑郁情绪对病情恢复产生不利的影响,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5];饮食习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中非常重要,通过协助患者建立健康适宜的饮食规划表,可使其病情尽快得到恢复。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龙珑.针对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7, 10(3C):153-155.

[2]  王雪芬.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7,15(36):26.

[3]  魏晔.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9):8-9.

[4]  黄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5):158-160.

[5]  庄华,张宏,王丽梅,等.合并糖尿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2):17-20.

(收稿日期:2019-04-27)

猜你喜欢
肺疾病护理干预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肺部癌性空洞与其他空洞的CT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