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对稳定血糖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2019-10-08 08:04马旭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4期
关键词:空腹血糖健康教育生活质量

马旭芳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对稳定血糖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于该院并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进行健康教育。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平均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联合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健康教育;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2-4062(2019)07(b)-0091-02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并趋向年轻化。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多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1-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降糖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但由于许多患者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对糖尿病本身认识不足,因此在院外的用药依从性较差,研究显示[3],近60%的糖尿病患者因用药依从性原因导致血糖控制效果差,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常规的临床护理模式已经被大量的临床数据证实并不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血糖水平,该次研究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联合进行了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现分析2017年8月—2018年8月间一眼万年院收治的并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收治于该院并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40~80岁,平均年龄(56.7±3.2)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5±1.3)年,I型糖尿病患者10例,2型糖尿病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4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40~80岁,平均年龄(57.3±3.1)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6±1.4)年,I型糖尿病患者11例,2型糖尿病患者2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②在纳入研究前1个月未进行过其它治疗;

1.2.2  排除标准  ①有药物过敏史;②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包括免疫缺陷,肝肾严重损害的患者;③依从性差的患者

1.2.3  退出标准  ①研究过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能继续参与研究的患者;②先前未出现药物过敏而在研究过程中出现反应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该组患者全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运动训练等护理。

1.3.2  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健康教育组,收集每个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头脑风暴法根据患者的性别、病程以及血糖控制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②常规健康知识宣教:每月定期召开健康知识宣教讲座,以通俗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糖尿病本身的特点及其需要长期控制治疗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糖尿病治疗中常用的降糖药物种类及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在宣讲结束后继续为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及示范。③心理健康教育:每日查房时应密切关注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诉说心中烦恼,对于有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理开导,与患者建立信任的桥梁,树立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④家庭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用药进行监督,并协助患者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定期的监测,告知患者家属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引导患者家属主动参与到患者的疾病治疗过程,让患者能够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及家庭的温暖。

1.4  评价指标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空腹血糖浓度及平均餐后血糖浓度。②采用WTO生存质量评分对患者的身体、家庭、认知、情感及社会功能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4]。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全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 描述,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百分比(%)描述,进行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空腹血糖浓度及平均餐后2 h血糖浓度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平均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家庭、认知、情感及社会功能等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的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由于中老年人记忆力退化,加上患者的文化层度参差不齐,因此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患者的血糖水平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适当地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患者自身层面提升健康意识,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5-6]。

该次研究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模式以及联合使用健康教育对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作用,结果显示联合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各项生活质量指标也显著改善。表明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联合进行健康教育,对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确有效果,且效果显著。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联合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晓芹, 罗金华, 张碧泉,等. 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25-27.

[2]  翁媛英, 张丹红, 林巧,等. 全方位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8, 25(1):81-84.

[3]  张炎, 金小龙, 王信,等. 电话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出院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 2016, 32(3):249-252.

[4]  陈钰仪. 健康教育图教育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3):462-463.

[5]  洪旭星, 周光清, 周霞,等. 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J]. 河北医药, 2018, 40(2):243-246.

[6]  黄丽芬.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J]. 中国健康教育, 2016, 32(1):80-83.

(收稿日期:2019-04-21)

猜你喜欢
空腹血糖健康教育生活质量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