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现状面面观

2019-10-08 05:26鲁修红罗丽英
神州·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哈萨克斯坦

鲁修红 罗丽英

摘要:通过对有关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与推广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了解汉语课程设置与水平测试机制、师资、教材和教学资源等几个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水平测试机制单一、教师数量少且水平低、教材陈旧、教学资源匮乏等,据此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汉语推广

一、前言

语言符号是交流的重要媒介,互通的语言有利于双方进行更好的交流。作为中亚的一部分,也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哈萨克斯坦“2050战略”——“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下,与中国在经济、人文、教育等方面交流日益繁多。2004年,哈萨克斯坦在华留学生人数不足500人,2008年起至今,哈萨克斯坦稳居十大赴华留学生源国之列。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16年哈萨克斯坦在华留学生人数达13996人,2018年到2019年学年学习汉语的人数又猛增了500多,如今,约1.5万名哈籍学生在中国留学,部分在华学习汉语的哈国(以下出现的哈国都为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毕业后回国发展,对哈国汉语教学做出了贡献。了解汉语在哈国的教学现状,并了解汉语在哈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有利于更高质量高速度的在哈萨克斯坦推广汉语,有利于两国更有效的进行各方面交流,促成互利共赢的双边合作。

目前,对于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李琰,努尔萨依多夫·哈尼(2012)调查与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哈萨克斯坦国际关系与世界语大学、国际哈萨克斯坦—中国语言学院的教学现状。梁云,陈东芳(2014)发现哈萨克斯坦汉语师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哈国汉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路径。李琰(2015)研究了土耳其在中亚的语言传播对我国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李琰,阿勒满詹(2016)研究了“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哈萨克斯坦高校汉语教育现状及其新变化。夏江义(2017)研究了哈萨克斯坦现行汉语教材的缺陷,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马苏(2017)研究哈萨克斯坦高校的汉语课程开设情况简介,并提出改进建议。宇轩(ANVAROV ZOKIR)(2018)分析了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情况。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于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进行了研究,但是大多是从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中的某一个领域进行研究,没有对哈国汉语教学进行全面的研究,关于汉语教学现状的全面研究成果缺乏。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哈国汉语教学现状,着眼于当前时代发展,研究哈国在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增加学术界和教学界对哈国汉语教学的了解。

二、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现状

哈萨克斯坦现有5所孔子学院和7家孔子课堂,5所孔子学院包括: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孔子学院、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阿克托别国立师范学院孔子学院、卡拉干达国立技术大学孔子学院、阿布莱汗国际关系与外国语大学。尽管近几年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相对于多年前取得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课程、师资、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2.1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成就

近年,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在促进课程设置多样化、丰富汉语水平测试形式和推动教学大纲统一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就。从课程专业设置来看,在哈萨克斯坦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其中国立民族大学是最早开设汉语课程的高校。从课程种类设置来看,哈萨克斯坦各孔子学院基本开设课程有汉语、汉字、书法、中国画、中国舞蹈、武术课等,将汉字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学习。目前,阿布莱汗国际关系与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已开设四门课程,包括商务汉语、旅游汉语、外事汉语和交通物流汉语,开设在各地的孔子学院根据自身的定位开设相应课程,并且加大力度从语言文化等人文领域的交流扩展到科技和经济贸易等领域。

在汉语水平测试方面,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孔子学院今年举办了HSK考试,这是首都地区唯一一个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的考点,被哈国人民成为“中国雅思”,参加考试的人年龄有大龄退休教师,也有八岁小儿,可见哈国人民对于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昂。在哈国许多学校举行了汉语学习活动与竞赛,如“汉语桥”比赛、汉语主题夏令营活动、中国传统文化知識讲座等活动,增加了他们对中国社会经济、历史文明、文化艺术、民族风俗等方面的了解,激发了哈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

哈萨克斯坦多年来没有统一的汉语教学大纲,汉语教学缺乏系统性与规模性。针对这种情况,欧亚大学孔院的教师们和纳中本土老师经过多次编写、审改与讨论,已经整理出高中阶段10-12年级汉语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和指导原则,目前打算在扎尔巴耶夫益智中学的各个分校推广试点,应用于实践教学。

2.2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中的问题

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虽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整体呈现仍属于分布不平衡、不成规模的状态,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水平测试机制单一、教师数量少且水平低、教材陈旧、教学资源匮乏等。

2.2.1汉语课程设置与水平测试

哈萨克斯坦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但是除国立民族大学和哈萨克斯坦国际关系与外国语大学把汉语设置为专业课程,其他许多学校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或选修课来学习。课程设置从总体呈现出教学偏重于教汉字的书写,对于听说课程的开设力度不够。虽然目前HSK考试作为一种被国际认可的汉语水平测试机制,但哈国没有制定本国法定的汉语水平测试机制,汉语水平测试机制单一。

2.2.2师资现状

从教师数量来源来看,教师数量总体较少,并且多数教师来源于中国新疆的哈族和哈籍本土人民,少量源于中国公派教师和志愿者。从相关文献可知,哈萨克斯坦本土教师比较缺乏,中国公派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十分欠缺。从教师水平来看,各校汉语教师资质参差不齐。据汉办官网报道,在哈萨克斯坦,有些学校聘用的汉语教师学历层次较低,要求仅仅是只要能说汉语的人就能够成为汉语教师,许多教师并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其本身不具备专业的汉语知识,多数也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不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由目前呈现的教师现状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在汉语教师数量和教师水平方面都有待提高。

2.2.3教材与教学大纲现状

哈萨克斯坦许多学校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了汉语课,但是没有用于各年龄阶段的教材。据汉办官网报道,因为缺少系统的培养方案和教材,虽然学习了几年汉语,但学生仍停留在汉语初级阶段。大多学校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实用汉语课本》和莫斯科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和《汉语课本》,较少数学校使用北京大学出版社、新疆教育出版社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博雅汉语》《大众汉语》《实用汉语新编》。教材总体种类多且陈旧,教材大多源于中国或是翻译中国教材后出版的书目,没有考虑在教材中融入哈国本土文化风俗,因此本土学生理解教材有一定难度。

2.2.4教学资源现状

哈国的汉语教学信息化不足,哈萨克斯坦部分学校由于资金原因还没有配置多媒体和语音实验室设备,因此难以把信息化手段运用于汉语教学。据整理的相关文献反映,有些学校虽然有比较完善的硬件设施,但是多数把多媒体和语音实验室等设施用于其他科目教学,很少学校把其用于汉语教学,导致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课的教学质量不高,且一些教师没有足够的运用多媒体的能力,不能熟练使用多媒体,因此汉语教学还处于传统授课模式,也没有结合新时代科技去拓展更多方法使学生可以课后自主学习。由于许多学校图书馆关于汉语学习的书籍和资料不完备,导致学生学习汉语和拓展汉语知识的途径狭窄,缺少学好汉语的条件。

三、关于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的改进建议

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现状中呈现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了更高质量高速度的在哈萨克斯坦推广汉语,以下从课程设置、水平测试机制、师资、教材、教学资源等几个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

3.1对于汉语课程设置与汉语水平测试机制改进的建议

推动哈萨克斯坦各学校汉语课程类型的多元化。紧跟时代发展和人们的需求设置不同的汉语课程,如医用汉语课、汉语影视课、语言文化实践课等,使汉语课程多元化。各学校设置汉语必修课程,引起人们对于汉语的重视,并把文化和语言学习结合,在文化中学习语言,在语言中学习文化。

制定合理的汉语水平测试机制,举办更多有关汉语学习的活动与竞赛。虽然我国已经制定HSK考试,但是哈国没有制定本国统一的汉语水平测试。鼓励举行更多新颖的与汉语学习相关的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

3.2对于师资改进的建议

增加教师来源、提高教师水平。从教师来源方面改进,中国增加对哈萨克斯坦的汉语公派教师和志愿者,哈国扩大对本土汉语师范专业学生的招生以增加更多专业的本土汉语教师。从教师质量方面改进,提高成为哈国汉语教师的学历要求;共建中外教师教学经验与学术交流的平台;加大对中国汉语老师和本土老师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论培训,提供给汉语教师在教学法、教材分析、HSK考试分析、网络教学等方面的课程,培训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去教学。

3.3对于教材和教学大纲改进的建议

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推动哈国当地中小学进行系统性汉语教学,设定统一的教学标准,制定指导性文件来规范汉语教学,也就是要统一汉语教学大纲。鼓励中哈两国教师合作编写教材,编写的教材要遵循学习汉语的规则和标准,同时也要兼顾哈萨克斯坦的教育制度、文化风俗和学生特点,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在国内统一符合各年龄阶段的教材。

3.4对于教学资源改进的建议

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增添教学资源,提供更多汉语学习途径。除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外,也需各民间组织及公司为哈国汉语教育教学提供资金。增添教学硬件设备,使各校教师能够有机会灵活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等硬件设备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辅助学生在汉语听、说、读、写全方位学习。增加与更新各校图书馆有关汉语学习的书籍与资料,为学生学习汉语拓展资源。推荐利于汉语学习的手机app给汉语学习者,如:“汉字趣画”、“初级生活汉语”、“Mandarin Talk”等软件,使得学生在课堂下也能自主学习。

四、结语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积极呼应“一带一路”战略,在汉语教学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为加强我国与各沿线国家交流,推动汉语“走出去”,我们不仅应该了解哈萨克斯坦在汉语课程设置与水平测试机制、师资、教材和教学资源几个方面的現状以及提出改进建议,还可以了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情况、各沿线国家汉语教学的有效手段以及汉语推广政策等,为汉语教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梁云,陈东芳.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 (01):127-132.

[2]李琰,阿勒满詹.“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哈萨克斯坦高校汉语教育现状及其新变化[J].民族教育研究,2016,27 (06):117-122.

[3]李琰,聂曦.中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现状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 (05):77-84.

[4]夏江义.“一带一路”需求下的国际汉语教材编写理念分析——以哈萨克斯坦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7 (07):65-68.

[5]马苏.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在中亚地区的传播现状[D].西北大学,2017.

[6]宇轩.(ANVAROV ZOKIR).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教材与多媒体使用情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7]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孔子学院.三尺讲台育丝路桃李.一片丹心塑汉教英才.[EB/OL].[2018-05-31]http://www.hanban.org/article/2018-05/31/content_734582.ht.

[8]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孔子学院.中国驻哈萨克斯坦特命全权大使张霄参观欧亚大学孔学院.[EB/OL].[2018-12-27].http://www.hanban.org/article/2018-12/27/content_757937.htm.

作者简介:罗丽英(1996.03-)女,汉族,四川广安人,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哈萨克斯坦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研究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哈萨克斯坦外汇管理概览
哈萨克斯坦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简介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浅谈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汉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论文化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失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