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城郊乡村振兴实务及其处理

2019-10-09 02:19黄俊丽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乡村治理乡村振兴

黄俊丽

摘 要 按国家战略规划,到2050年要全面振兴乡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我国幅员辽阔,各乡村自然、经济、人文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乡村振兴不可避免地各具特性。基于此,结合位处城市近郊、人员呈流入状态、未来趋势是融入城镇的城郊融合型乡村在振兴过程中于规划与治理环节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其处理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规划;乡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7.066

1 乡村振兴背景

十八大以来,推行了有关乡村振兴的诸多重大举措和开创性工作;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次被写入党章,“三农”发展得到前所未有且根本有力的政治保障。这都令“三农”发展所需的制度、人员、技术、金融、基建等力量日益蓬勃强劲,乡村的人文及自然生态得到快速恢复与大幅提升。

进步虽大,但“三农”仍是我国经济的最大短板。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人才匮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农村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1]

在我国,乡村与城镇两相并重地构成了人民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虽然目前城镇化的进程迅速良好,但仍有近六亿乡村人口在农村生产生活。乡村的整体兴衰决定了国家整体的兴衰。要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恢复及提升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要增强国家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要从农耕文化中挖掘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则必须加速进行全国性的、长远的乡村振兴。

2 乡村规划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振兴,则空间规划及产业规划是放在第一位的。规划方案不能盲目地随大流、搞复制,不能破坏生态及耕地红线。由省市一级结合乡、镇、村,实地考察走访,运用大数据,依据本地财政情况,聘请国内或国外的专业规划机构、城市发展和金融专业人才做出。这样才能与省市一级的整体规划相协调,避免长短脚。规划机构应充分了解所规划目标在省市一级的经济、地理、战略地位,自然条件、民俗民风、历史承载,周边经济龙头地区人群的消费、投资习惯及惯性,以做出有利且符合其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地理规划及产业规划。

受自然条件、财力储备、人口密度、文化背景等要素的影响,乡村规划不可能将所有村落同时提升到同等程度。可首先创响整体县域品牌,吸引资金与人流量后下沉到重点村落发展重点产业,以点带面,形成效益,逐步实现整个辖区的乡村振兴;也可由一个或多个有绝对优势品牌的村落作为龙头带动其余村落发展,从而助推县域整体发展。

2.1 空间规划

在保证耕地红线及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按实际情况规划人口集聚地。修建安置小区,鼓励散居村民集中居住,以利于治安、环保、公共设施、交通物流、教育机构、医疗、养老等设施建设,以利于社会保险与家庭医生的推行与实施,以利于对政策与法治的宣传。安置小区设计标准要向现行城镇通行商品房小区设计标准靠拢。留出适当的商品房用地,便于本地农民或是外来人口购买居住,但要严防变相炒作房地产。将便利区位给教育、医疗、康养、文化等宜居项目;保证人行道及绿化带足够宽敞。公共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污水管网和垃圾处理场所的建设与宣传要与城镇接轨,要让农民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污水管道排放生活污水,使用市政垃圾桶和公共厕所。要将环境监测管理与执法延伸至农村基层,加强对土壤、水质、大气、重金属排放、农药使用量的监测。规划商超用地,积极引入中大型商超;留出通信基站的建设空间。

交通与物流是吸引人流量的重要因素,道路规划要保证顺畅便捷安全。除此之外,要让人在出城入乡时有返璞归真的感觉,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特色花木景观,乡村特有的朴素风貌在保存原气质的基础上焕新,不要千村一面、大拆大建。要知本土的,原生的,即是能动人乡愁的一种美。振兴乡村亦包含对生态环境的振兴。

对乡村原有的河道、湖泊、池塘、灌溉渠等水网,尽量按原有水道路线保留,并亮出水面,辅以绿化,可加安规整简洁的护栏。道路尽量沿河修建,小桥流水阳关道总是会让人更热爱自然。加大环境保护宣传,不能将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入自然水网,尤其不能在水道中清洗盛放过农药的器具。

2.2 产业规划

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小面积生产耕作方式导致效率与收益双低,是导致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之一。农业的特性使林木、粮食、水产等种养殖面积足够集中才便于规模化的科学生产,才可能赚取合理利润。可引导农民自愿自觉地加快向规划集聚地集聚,将所让出的耕地集聚,交给有能力、有市场,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或个人经营,如此更利于科学生产与规范管理,以保障粮食安全及改善土壤生态。要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与支持,鼓励他们在增值服务上有所收入。充分利用涉农院校的人才、科技、信息、渠道等优势进行校政企合作。

非农产业的选择要具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优、提升人文居住质量、经济及人文效应辐射性强的特点,确保能吸引周边经济发达区域乃至更远更大范围内有消费力的群体,项目选择因地制宜。1)引导鼓励不愿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从事电子商务、网络媒体、家庭作坊、手工业生产、物流服务、零售餐饮,专业技工等第二、三产业。2)借助互联网及传统媒体打造网红乡村游景点,鼓励资金合法情况下投入中大型商超、特色餐饮、乡村民宿、特型农家乐、乡土文化开发等项目。3)发展骑行绿道、沿河(山)景观、乡村集市、人文体验等一切周边经济发达区有需求并有积极消费欲望的产业项目。乡土文化包含乡土饮食、春台会等乡土集市、山歌戏曲等民间文艺项目、种植养殖、合法宗教场所和乡土崇拜、人文古迹等。4)引入优秀教育人才,不能讓乡村居民对下一代的教育输于城市。过去人口流往城市,除了经济差距大,还有教育、医疗、养老、公共设施、基建等差距大,现行国家政策对义务教育建设非常有利。民办教育尽量引进全国性的公益性连锁教育机构,让全球领先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能让乡村孩子接受到。

5)引入康养产业,乡村的老人或者外来康养的老人因各种原因不和儿女居住在一起的,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入住养老院。方便照顾生活和纾解老年人心理问题。做好养老不仅是个人的和家庭的事,更是社会的事,标志了社会文明度。6)引入其余因地制宜的产业。

3 乡村治理

目前,乡村的治理弱点与缺失部分,根本在于不能将法治与道德良好融合。主要原因是各级行政能力、经济能力尚有短板,对乡村基层的考核及监督方式有缺失,造成真实信息获取不对称,存在障碍甚至堵塞,做不到上下情协。在如今我国网络建设相对普遍及稳定的情况下,互联网成为乡村治理的有力工具,其对信息的快速、大量、全程的传输,在全面加强党建及深入反腐的大前提下,贯通的网上理政使得往日难以一窥其真面目的乡村政治透明化,加之国家对各级行政能力及法执法能力的大力支持,乡村治理正更有序可控。各流通渠道保持畅通,不能强迫留,也不能强迫去。结合乡村外的大环境营造上下进退自如的空间。

3.1 法治与道德

乡村不是法外之地,乡村振兴不能是非法行为的冲浪板,扫黑除恶必要抓牢。要到社区、到街道地利用标语、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茶话会等方式加大抓紧对个人及企业的法治与道德宣传力度,提高法制意识,增强辨别能力,预防和减少犯罪,绝不给邪教、传销、网骗、腐败等违法行为留孽生地。乡镇村一级的法制建设需要市县一级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且要提高软硬件水平防范利用互联网进行的非法行为。

对于乡村传统的良好道德风气及道德层次要发扬及借力,对于破坏乡村良好道德风气的行为要及时处置,不能欺生,也不能被外来不良文化入侵。在符合法律的情况下,充分尊重当地的原生的道德生态,实务处理中优先选择原生道德生态以调和,可集聚人心、人力,保持民风淳朴。

3.2 基层工作人员

要具备多个一线工作时空的工作经验,或能通过培训及师带徒方式,掌握具体事务的处理方式。注重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通过学习培训拓宽其处理事务的思路、视野、方式方法。在如建立村民自治制度、处理矛盾纠纷等各类实际事务中,要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扫除基层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盲点,以防产生不合法的处理结果。因地制宜地进行基础工作,如入户调查时,问卷设计要符合当地人的逻辑语言及思维习惯,调查时间不能过长,调查人员的态度要亲和诚信,在受访者有过激言行时要保护自己,但不要激化。明确合理地划分各级职责。上一级的工作人员应在基层工作人员不能很好处理矛盾时给予帮助。网上理政一定要落实到村级基层,使工作考核更加深入有效。多发展和培训品格过硬的基层志愿者,并给予他们足够进步空间,以更全面更有力地实施和增进基层工作。

3.3 普通矛盾的解决

要解决问题、调和矛盾,而不是压制问题、激化矛盾。和平地解决普通矛盾,使乡村完善能力,提升形象,增大投资吸引力。善于运用文化娱乐方式(棋牌、少儿培训、广场舞、坝坝电影、舞龙、舞狮、蛾蛾灯和网游电竞等)组织新居民和原生居民互动,加强情感和文化交流,增强相互包容和信任。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及公开相关信息有益于矛盾的纾解和思想创新,但实地实际工作亦必须跟紧抓牢。解决矛盾都要合法公正,否则会埋下隐患,或在未来有爆发。

3.4 金融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结合本地实际创新金融支农方式,保证让农民和小微企业也能顺利地贷到所需款项,防范不正规的非法贷等进入乡村。同时,也要防范利用金融支农政策的漏洞进行骗补、骗贷的行为,如让一头猪夏天死两次、冬天死三次等。

3.5 辖地企业

积极为合法企业提供用工、物流、搭建供销平台(包括电子商务)等服务,解其后顾之忧,令其专注生产。切忌决策主观、执行失样、行为失范,政府信用被破坏只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对当地的经济带动是短暂且副作用强烈的。

3.6 居民

建立代表农民说话的有力团体,其中要有合格律师,以保障农民权益,也要有善做民政工作者,让农民敢想、愿想、敢看、愿看、敢说、愿说。

尊重习俗,但规整黄赌毒、铺张浪费等陋习。熟悉并掌握特殊人群(老弱病残孕、新生、新故、贫、退伍、刑满等)情况,做到数据更新完整。因信息和生活经验的不对称,失地农民容易因轻信导致受骗返贫,受诱犯罪,因此要加强防骗宣传以防范不良资本和思想的侵蚀。大力引入和宣传符合法律法规的、符合市场潮流的、政策支持的多种投资及消费渠道,专人指导投资就业和引导消费方向,并树立及奖励榜样,令人敢创新、愿创新、乐创新、敢消费、愿消费、乐消费,从资金使用角度避免因可支配财物短时间内大幅增加后产生嫖娼、黑恶、赌博、贿官等现象。积攒了技能、经验、资金的回乡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如种植养殖经商能手、文学艺术能手等)是乡村的财富,要加强交流与学习,鼓励他们起带头致富作用。在国家互联网建设日益规范背景下,手机上网对乡村居民接受新生事物、疏导心理压力、塑造进步人生观、电商销售都非常有帮助。可按社区和街道和小区等自主分类建立微信群,方便信息交流。

參考文献:

[1]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Z].2018.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乡村治理乡村振兴
城乡制度变革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乡村规划专家研讨会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别让乡村规划变成简单的山寨城市规划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