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9-10-10 07:03任威丞
甘肃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培养幼儿

任威丞

【关键词】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6—0192—01

一、加强语言教学

根据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分析可了解到,之所以开展语言活动,其主要的目的是提升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让幼儿可以礼貌待人,将自己的想法与经验告诉身边的人,并倾听他人的讲话。比如,在进行绘本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了解绘本中的内容。绘本《大熊的拥抱节》主要讲的是森林城开办了拥抱节,大熊想和其他朋友拥抱,想要交更多的朋友。但是为什么大熊却哭了呢?为提高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PPT的方式让幼儿学会观察,让幼儿对故事内容加以思考,真正做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掌握故事的情节,并且还能够进一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不可以欺负他人,要学会助人为乐,这样才能受到其他小朋友的赞美,收获更多的新朋友。当然,为进一步加深印象,还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为什么其他动物不喜欢与大熊拥抱:因为大熊经常揪袋鼠的尾巴,偷吃小白兔的胡萝卜。通过讲解幼儿可以了解到大熊的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在学习中要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

当然,通过语言教学,还可以让幼儿学会更多的知识。其中儿歌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方式,比如儿歌: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不哭不闹起得早,见到老师问声好。通过背诵儿歌,可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社会健康活动

加强社会健康活动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衛生习惯,使其知道自我保护,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加强社会健康活动是现阶段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渠道。比如,在教学中开展社会活动教学时,幼儿教师可拿出一个苹果,告诉幼儿如果想要吃苹果,那么需要先洗手。要是不洗手,细菌就会进入肚子,让幼儿明白吃东西之前要先洗手。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各项教学活动中贯穿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刷牙等等,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创设主要是指通过声像、模拟表演的方式营造氛围,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创设情境能够进一步调动幼儿的感情,并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且在培养幼儿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推动作用。比如,在学习“小猫钓鱼”时,幼儿教师先播放动画片后提问:“动画片主要讲的什么内容?在第一次钓鱼的时候谁来了?蜻蜓是什么样子的?在第二次钓鱼的时候看到了什么?猫哥哥怎样和猫弟弟说话?”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可以让幼儿对故事的内容有所掌握,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会明白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可以三心二意。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还需要为幼儿创设情境,比如可让幼儿佩戴小猫的帽子或者耳朵、蜻蜓的翅膀等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而教师则扮演猫妈妈,带领着小猫去钓鱼。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则要遵循原则,并告诉幼儿要一心一意去做一件事情。

四、加强艺术组织活动

艺术是幼儿的另外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在幼儿教学中,游戏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其中如果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并且思维活跃,那么可以提高其自身的知识接受能力。还有一点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对各项因素加以分析,了解到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比如,在学习歌曲《好朋友》的时候,里面涉及的歌曲“你帮我梳梳头,我帮你扣纽扣”,教师可通过游戏或运用表演歌曲的方式让幼儿对朋友的含义加以了解。此外,幼儿还需要在课堂中进一步发挥自主性,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真正感受到艺术之美,并且还可以通过游戏体会到艺术学习带来的乐趣。正是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让幼儿真正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并建立正确的观念与行为。再如在开展艺术活动的时候,需要做好准备环节。其中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将日常生活动作创编成律动,这样可让幼儿真正感受到律动所带来的乐趣。另外,还需要在相关的音乐教学中让幼儿体会艺术所带来的魅力。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培养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