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动态化趋势下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2019-10-12 09:45林溪
艺术大观 2019年26期
关键词:标志设计新媒体

林溪

摘要:数字技术与新媒介为标志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传统的静态化标志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标志的动态化设计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反观当下标志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场需求,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主要在教学理念的动态化转变、教学技术的数字化革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探究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创新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标志设计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标志设计;标志动态化;新媒体

一、新媒体时代标志设计的动态化发展概述

随着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标志设计的传播媒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纸媒为主的传统媒介转变为以网页、互动电视、数字手机、多媒体等为载体的新媒介。新媒介对标志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平台。在使用传统媒介的时代中,标志设计往往受制于传统的生产技术、制作工艺和传播手段,标志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通常只能利用平面化的点、线、面来形成静态化的视觉元素[1]。而在新媒体时代,无论是在视觉、听觉、互动体验等方面都为标志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单一的静态标志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时代需求,标志设计逐渐向动态化方向发展。

所谓动态化,早有学者提出:“动”意味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运动和发展的。标志的动态化设计具体应用在不同场合、不同媒介中,不再以单一的静态色彩、形态、构成形式等固定呈现,而是以相当的灵活性与机动性进行变化,或由许多帧静止的标志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播放时形成的动态发展过程[2]。也有人提出:动态化标志是一种运动变化的,或者由可被连续识别的系列静止形状画面组成的标志[3]。笔者认为,从形式上来看,动态化标志应当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狭义的动态,即标志本身就是动态的,也就是加入动画效果的标志;第二种是广义的动态,即标志本身不动,但有多种不同表现形态,也就是多形态标志。因为多形态标志本身也是一种动态化思考与创意的结果,具有动态延伸的空间;而具有动画效果的动态标志,在每一个节点停顿时所产生的静态画面也可以作为标志的多形态使用。因此,笔者认为,动态标志和多形态标志虽然有所区别,但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多形态标志可以算是动态标志的一种特殊形式。例如大埃及博物馆的标志,即是动态标志與多形态标志的相互转换。如图1所示,该标志每一个角的定位都是动态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不断变化,以此来体现从博物馆建筑内部看到的不同历史视角,以及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连接。这些动态变化产生的形态既可以作为多形态标志使用,又可以作为后续延展图形使用,具有动态延续性。

动态标志突破了静态标志的局限,更具有吸引力和传播力,是新媒体时代标志设计的主要趋势。动态化标志通过形态、色彩、肌理、方向、位置等变化,一方面可以更全面地展示企业或者品牌的内涵,让受众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该企业或者品牌所要传达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运动变化的标志,打破单一静止的局面,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甚至可以通过交互设计,与受众产生互动,形成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增加企业或者品牌竞争力。标志的动态化设计,不仅需要有对应的动态化数字技术,同时也需要有动态化设计理念和思维模式。

二、标志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从标志动态化发展趋势反观当下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标志设计课程作为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但是在教学中往往将其作为一门孤立的课程,没有与上下形成衔接,没有形成动态的教学理念。第二,课程教学普遍没有跟上新媒体时代的步伐。通过调查发现,不少高校的视觉传达正在向数字媒体扩展,有的新增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的在传统视觉传达专业增加了数字媒体相关课程,然而极少有直接在标志设计课程中融入数字媒体理念和技术的。标志设计教学还是以传统的静态标志为主,没有新的突破。第三,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传统,没有与时俱进,学生普遍为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三、标志动态化趋势下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创新路径

(一)教学理念的动态化转变

建立动态化的教学理念,应当具备动态教学思维模式。标志设计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应当让先修课程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等为标志设计课程做好铺垫,同时将标志设计课程与后续企业形象设计、导视系统设计等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课程体系的延伸。这就需要专业教师一方面在上前期课程的时候,把基础打牢,为标志设计中的图形、文字设计做好技术准备;另一方面,在进行标志设计教学的时候,不应当把标志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应当以全局的角度去看待,设计时就应当考虑到标志在后期好不好运用,将课程中的动态标志所呈现出来的多维、多形态标志与后续企业形象设计中的辅助图形等内容结合起来考虑,做到真正的承上启下。如图2所示,学生作业—— “花点时间”鲜花店品牌标志设计,该标志由一个主形和四个多形态共同组成一个动态标志,其结构不变,中间的花卉做动态变化,每一个停顿就是一朵不一样的花,充分体现品牌属性。同时,这些图形又可以演变为辅助图形在企业形象设计中进行应用,充分为后期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教学内容的延申,让学生真正理解标志设计的内涵、价值与设计意义,同时培养起动态化的设计思维。

(二)教学技术的数字化革新

顺应标志动态化发展趋势,应当在传统标志设计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4],将教学内容中传统的静态化标志向动态化标志转换,以满足市场新媒体传播的需求,利用Illustrator、Photoshop、After effects等软件综合设计动态标志。同时应提高标志设计课程教师专业技能,教师应当从传统视觉传达向数字媒体转型,学习与标志设计课程相关联的新媒体技术,完成动态标志设计教学。

需要强调的是,在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把控好一个度,不能过度强调数字化所呈现的动态形式而忽略标志本身的内涵,应当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数字化只是锦上添花。如图6所示,学生作业“刘氏绵阳米粉”品牌标志设计,标志图形来源于与之有历史渊源的刘备吃米粉,通过动态化设计展现吃米粉的过程,让其更加生动、更具趣味性。

(三)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探究

新媒体时代,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利用综合媒介发掘各种教学资源,并且将传统的讲授法与讨论法、实训法、参观法相结合,利用多元化手段来进行教学。例如进行校企合作,植入真实项目,让学生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以及标志设计的现代发展趋势,在学校通过互联网连线,实现校内专业教师、校外设计导师、项目客户三者共同教学的情景,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在线讨论、共同指导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学习积极性。通过实际调研、项目讨论、策划定位、草图构思、标志制作、提案、修改、延展应用等一套完整的流程,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习到与市场接轨的标志设计方法,让设计能够落地,同时将动态设计思维延伸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标志动态化趋势下,高校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应当为适应新时代需求做出相应的改进,不管是教学理念、教学技术、教学手段还是其他内容,都应当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动态的思维模式去思考,真正做到动态教学,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周正亚.浅析标志的动态化发展[J].新闻传播,2018(12):7-11.

[2]朱琪硕.标志设计的动态化发展研究[J].包装工程,2009,30(4):117-118.

[3]方茜,郭武卿.“连续识别”——品牌标志的动态化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1):78-79.

[4]龙健.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专业标志设计课程的创新性探究[J].戏剧之家,2016(6):170.

猜你喜欢
标志设计新媒体
标志的色彩设计
论标志设计创意的思维方法
标志设计教学中创意性思维的拓展
探析标志设计中的简繁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