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路径深究

2019-10-14 05:36张剑
中国教育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涯目标职业

张剑

在高中阶段引入“生涯发展”“生涯规划”等概念,开设生涯规划课程,通过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学业、职业目标,设计自己的取向,学会决策,在丰富知识学习和塑造完美个性的同时增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既达到了学生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又扩展和完善学校教育的功能;既有利于强化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促进人的全民、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体现教育的公平与“以人为本”。

然而,在生涯规划的推进过程中,许多普通高中却陷入了有想法、没有实践;有实践、不谙路径;有路径、不易操作等困局。多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深入探索高中生生涯规划的实施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顶层设计为生涯规划提供智力支撑

(一)有的放矢,确立三维目标引领学校生涯规划教育方向

生涯规划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形式来实施生涯辅导活动,以促进学生生涯发展和生涯成熟。具体包括自我发展目标、生涯探索目标和生涯管理目标三个部分。

自我发展目标旨在通过自我探索、他人评估以及科学的生涯测试量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能力、兴趣、需要、价值观和态度,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评价发现自己的长处,探索个人可发展的领域,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引导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生涯探索目标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与高中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涯环境,培养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意识,以及对多种类型职业的认识力和判断力,形成对生涯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学会利用各种方式如查阅图书馆资料、搜索互联网、访问等搜寻各种生涯资讯及有关资料,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远大而脚踏实地的志向。

生涯管理目标旨在辅导学生学会管理当下的学习,并结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确定正确的人生方向,设计和思考如何升学、就业和实现人生发展目标,作出科学的生涯决策。

(二)步步为营,厘清实施步骤、内容,明确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路径

第一步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和价值观。学生要尽量选择与自己的兴趣、性格相一致的职业;思考自己最看重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另外,学生进行职业决策时,应当适当关注市场的需求变化,将自己的爱好与市场挂钩。

第二步指导学生认识职业。通过查找信息,与从事该职业的人、大学相关专业的老师交流,参加相关的职业体验,获取职业知识。学生弄清职业规划的具体问题后,就能更好地了解这个职业,确定该职业是否适合自己,而这一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自去体验。

第三步指导学生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生在职业探索的过程中,只有逐步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才能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了解从事该职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社会实践及职业发展道路。

二、大数据分析,为生涯规划提供数据依托

传统的生涯规划教育受技术、手段的限制,更多的是主观推断。为应对生涯规划教育对多样化、个性化、大容量、高精度的需求,学校从2015年开始构建“武高云”平台,通过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相关数据,结合智能分析,为生涯规划教育提供较为科学的数据依托。

(一)通过对学生消费信息的收录与分析,掌握学生的生活习惯,了解学生的规划能力,帮助分析学生性格,该板块已实现以下功能:学生的经济来源调查;住(非)住校生的消费情况收集;学生消费偏好分析;学生体质分析;对学生消费类的综合评价。(二)通过对学生考勤信息的收录与分析,掌握学生的作息习惯,了解学生的协调能力,帮助分析学生性格。(三)通过对学生、班级、年级、学校学业水平相关信息的收录与分析,掌握信息对象的成绩走势,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明确学生的学习优缺点。(四)通过对综合素质拓展相关信息的收录与分析,了解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分析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织管理等相关能力。

目前,“武高云”平台每天采录学生信息50000余条,涉及大量与学生兴趣、爱好、能力相关的基础数据和较为科学的分析报告,为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提供翔实的依据。

三、多元课程,为生涯规划提供定制服务

课程是落实生涯规划教育的中心路径,针对学生生涯规划后多元化需求,学校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为出发点,创设具有武高特色的多元课程体系(图1)。

学校的课题体系以生涯规划课程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通过基础类课程,使学生形成基本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丰富的拓展类课程供学生选择,以激趣、挖潜,助推学生探索自我兴趣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通过其中的社会实践类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综合学习、社会学习的平台;进而在探究类课程中选择性的专业学习。

基础类课程即国家基础课程。主要是满足学生的普适需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挖掘基础课程中有效因素,使生涯规划指导与日常教学有效结合。

拓展类课程以生涯规划为主线,充分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设置兴趣拓展、能力拓展、品格拓展三大类,共约40个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其主要职能为体验,让学生在进行初期的生涯规划之后,以课程的形式进行与规划相对应的学习体验,并在体验过程中培养与规划相对应的能力。

探究类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置了艺体专项、学科实验园、科创三类综合课程,为学生根据个体的志趣不同,成长为不同领域的拔尖人才提供专业课程支撑。探究类课程的实施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从计划到实施、从兴趣爱好发展为专业特长的重要环节。

四、全员导师制为生涯规划教育提供跟踪指导

第—,设立专门的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机构,统籌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实现生涯规划教育的“五个结合”。

在学校教育服务中心(原德育处)下设武侯高中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全面指导我校生涯规划教育,努力做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集中讲授与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对学生的教育与对家长的指导相结合、学校教师授课与邀请职业发展专家讲座相结合、学生社会实践成绩与学业水平成绩相结合等五个方面的结合。

第二,全面推进“生涯规划导师”制,在贯彻全员德育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提供跟踪指导。

学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为指导,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人生规划向导”的总体要求,坚持“人本关爱,因材施教”,结合武侯高中“八+五学生生涯发展目标”和德育底线教育目标,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知识教育与生涯规划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全面推行“生涯规划导师”制。

学生在高一年级上期通过双选的形式,选择、确定自己的生涯规划导师。生涯规划导师制的实施,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足够的关注及个性化指导,不断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反馈,引导学生领悟责任、挑战、成长的真正含义,开拓我校生涯规划工作的新格局。

武侯高中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通过开展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研究,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生涯规划,使学生尽早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自己的能力与特长,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根据自己的学业、职业目标,有计划地利用各种条件去发展自己,有目的地强化相关的学业、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积极地参与相关践活动,增强未来人生需要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在确保方向性、科学性的基础上,满足“两种需要”,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生涯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种机遇、创造一条出路,使得他们在未来的人生竞争中取得优势。当我们的学生以明确的人生理想,自信的人生态度,对自己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意识,走出校门,以脚踏实地的努力报效国家、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时,我们完全可以说,他们精彩的人生彰显着武侯高中生涯规划特色的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生涯目标职业
我的教书生涯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奥巴马:总统生涯使我成为更好的父亲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