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深化课程改革实现学校持续发展

2019-10-14 05:36李晓东
中国教育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交流学校课堂教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沈阳和平一校),作为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省市区知名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各界对我们都充满了高标准、高期待。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历程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名校的根本在于名校的精神、名校的文化,名校应该成为吸引所有孩子的地方,让每个孩子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为此,我校围绕课堂教学,对打造什么样的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对深化课程改革进行了立体化的精细实践,从而实现了和平一校在新的改革背景下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一、树立全新教学理念,引领推进教学改革

(一)重新认识课堂功能,追求教学新境界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更多的改革与发展要通过课堂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课堂、理解课堂、規划课堂。经过学校干部教师的反复讨论与交流,基于我校“和文化”教育主题的办学模式,我们提出了和平一校“和慧”课堂,对课堂中应展现的新功能与新境界进行了理性的认识,归纳出课堂应形成“五个场”:

1.课堂是灵魂学习知识的思维场

课堂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性发挥得愈充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强烈。因此,教师要重视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改进教法,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

2.课堂是体验学习幸福的娱乐场

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我实现后得到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放松、愉悦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潜能,找到自己在班级的位置,找到自己与老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之间应有的关系;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较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在与学生的交往与互动中彰显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个性,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总之,师生在课堂上应当是充实的、成功的,更是愉悦的。

3.课堂是施展个性才华的竞技场

要让课堂不再是复制的作坊,让学生展现着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要引导学生主宰自己,与老师平等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有丰满的个性,说自己所想,写自己所思;让质疑、问难、交流、合作、批判、评价、反思、总结、想象、联想……像一条河在课堂上经久不息地流淌。让学生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经典拥抱、与创造撞击,让课堂成为学生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的竞技场。

4.课堂是具有强大引力的强磁场

要让课堂有磁场效应。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来源于教师的教学魅力。首先,是由教师的教学鼓励研发而成的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强大的教学吸引力,是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的集中体现;其次,也是所有学生生命活力所产生的成长需求的强大合力,是学生对自我发展的一种迫切追求;最后,则是来自教学内容的人性光辉和艺术力量,是师生得以超越时空,与智者对话的那份愉悦。这些多方面综合而成的教学魅力,便是一种月明星朗、清明情思的吸引力,是一种扣人心弦、激励人奋发的感染力,是一种令人愉悦、催人奋进、引人入迷的内驱力,所以要重视和营造课堂效应中的强磁场。

5.课堂是师生真情实感的交流场

教师要善于从创设情境与形成体验两个方面,通过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灵活性地把握教学过程,在课堂中教师把握住教学活动的每时每刻,一言一行、时时处处为学生作出表率。要把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融为一体,让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流淌着幸福的美感与韵律,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的交流场。

(二)重新认识教师角色,追求教学新行为

为了有效推进和平一校的“和慧”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鲜明地提出教师要担当好三种角色,提出了教师角色上的“三要”:

1.教师要当“总导演”

学校强调教师要重新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要成为“总导演”,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挖掘演员的表演才华,学生究竟“演”得如何,体现了“总导演”的功力。教师的这门功夫,决定了课堂教学能走多远。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做到放手不放任。

2.教师要当“领航员”

学校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成为“领航员”。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纠正者、推动者,不代表教师就此做“甩手掌柜”。教师“领航员”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教师要当“点金师”

学校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成为“点金师”。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胸有成竹”的教师才是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课堂中对于一刹那的灵光闪现,需要教师具有“点金师”的功力,在这样的精彩呈现的时刻,教师要抓住机会,不吝表扬,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积极的评价,给学生的课堂交流活动添加“柴火”,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产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让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变成“点石成金”的过程。

二、采取立体有效措施,深化课程改革实践

(一)用“四项措施”更新教学管理方式,生成课改的新动力

我校为促进课改内部动力的生成,采取“渗透式”教学管理和引领策略,通过科研引领——学习提升——草根研究——微型行动,实现课改由理念到行动的过渡,完成由宏观到微观的转换。

1.科研引领

为了尽快寻求适合我校的“和慧”课堂教学模式,从2012年9月开始我们就进行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课研讨。最初教师采取观望的态度,等与靠的思想特别严重。为了提升教师上课的理念,学校科研室建立了高效课堂研讨群、研究型教师工作室平台,定期出版“科研骨干教师每月荐读”和校报《振翅》,不断给教师传递新的课改理念。

2.学习提升

为了有效促进全校干部教师观念与方法的提升,学校一是抓班子学。每周一中心理论组学习。从国家教育大政方针到系列课改理念、课改如何实施,反复探讨交流,使大家形成共识,站在最高点指导课改实践。二是促教师学。邀请课改专家来校为教师讲座;多次召开教师课改研究会;分批派领导教师到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上海、山东、西安等地学习课改经验;为教师买书赠书,要求每名教师每学期读书5~10本,听课20节,完成自学笔记70页。学校采用层层推进的策略,由上至下,以点带面,层层落实。

3.草根研究

草根研究旨在通过教师个人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难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组织开展了课题立项工作,给教师提供“课题自助餐”,如:A.我的鼓励用语集;B.使学生安静就餐的策略;C.让学生学会自习策略;D.让全班每个学生真心喜欢我策略;E.与家长交流方式策略;F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策略等。这类课题贴近课改、贴近实际,教师参与热情高涨,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工作现实需求,促进了课改的深入发展。

4.微型行动

教学行为的转变要从细微之处抓起,我校为此开展了课改微型行动,即抓好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则成为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通过在课堂中提倡“四个好”,从细节中促进教学行动的转变。

(1)你说好了吗?

教学是双边活动,师生在课堂中不单是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也是一个情感的传递過程,有不少的学生就是因为喜欢某位教师然后才喜欢上该门学科的。课堂上教师亲切、和蔼的语言能增进师生感情,沟通师生心灵,产生良好的效果,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比如我们开展的评价语言的研究。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避免了学生的尴尬,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了学习中错误的同时,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如:

“——很佩服你的勇气,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好吗?”

“——你的说法不太确切,你若能换个说法,相信你一定能表达出来,愿意再试一试吗?”

如果学生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可以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

这些充满爱心、智慧的话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2)你写好了吗?

教师板书的书写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是“画龙点睛”的启示。因此抓住板书的细节描写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的要点。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板书设计,通常会让学生看到知识点间的异同,有助于把握好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3)你做好了吗?

在课堂中,不仅需要运用教师的口头语言,还需要都教师善于运用身体语言控制和调节课堂气氛节奏,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科学间的情感交流。比如我们都会用“T”手势对孩子说暂停,或者用安静的手势告诉孩子,表示要静下来了,比用嗓子喊要灵验得多。又比如,有同学在发言,但旁边有个别同学在议论,没有认真倾听,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般会用手指指着嘴巴“嘘!”,这个手势表示你要专心听讲,不可以说话了……那么这些手势都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4)你用好了吗?

现代科技的发展,优化组合多种现代多媒体,不但可以展示内容中的细节和动态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而且可以节省活动的时间和拓宽活动的空间,把具体和抽象进行有效结合。例如,在讲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物体的平面形状、物体色彩、位置关系”时,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出较形象、立体、动感的图像,大大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的培养。

(二)用“四轮九段”小步子渐进性推进,稳步走进课改

为了尽快寻求适合我校的“和慧”课堂教学模式,2012年9月至今,我校围绕课堂建设,通过“四轮九阶段”,稳步加以推进。“四轮”表现为工作的阶段性,“九段”表现为工作的节奏性。

第一轮:名师示范

名师为我校学科的带头人。为了发挥好名师的示范作用,我校把名师分别送到香港胡少渠纪念小学、澳门培华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地进行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学习。这些名师带回先进的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展示给全校教师。在他们的引领之下,让更多的教师了解了最前沿的教学改革进展。

第二轮:优师建模

在名师引领的基础上,我校由区级各学科骨干教师组建的优师队伍对“和慧”课堂的研究进入模式探讨阶段。在学习交流之中,我校的“四段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和平一人都尽自己的努力在教学中摸索,他们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经验提供给大家,使我校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而鲜活。

第三轮:“经师”提升

我们把第三轮定为“经师”提升课,主要是提升有经验的教师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识与能力。经过名师与优秀教师的引导,这部分“经师”的想法也都逐渐发生了变化,由被动参与变成了主动跟进。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教学改革也从最初设计的导学评价卡发展为使用导学案,最后发展到现在的学案。目前,我校已经组织班主任教师完成了全部课程的学案设计并实际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第四轮:全员“过关”

我们在第五至第九阶段,组织了全员“过关”课。学校坚持“向前走,不强求齐步走,但不能不走”,采用“文化引领——课题带动——学科建模——群体参与”的推进策略,逐渐实现了所有教师均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之中的局面,让课改成为了常态。学科教研组经过几轮上课磨课、研讨,又总结出各自学科个性化教学模式。例如:英语学科Sunshine五步教学法,数学学科“三环四步”高效课堂模式,综合实践学科“导—研—拓”教学模式,音乐学科“三大板块”教学模式等等。

经过了上述“四轮九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能课、中年教师特色课和资深教师示范课等等系列教研活动,使大家重新认识了课堂,认识了学生。老师们走下了“神坛”,学生们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三)用“四段式”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教学,优化课堂全过程

经过一次次的探索实践,我校构建了“四段式”和慧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分为四个阶段,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拓展升华。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即在问题引领下的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主完成前置作业,自主掌握基础知识,自主记录难点疑点,自主拓展文本内容。自主学习意在对学生的点燃、唤醒与激励。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解决自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合作探究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是:探难点—合作突破、探疑点—合作研讨、探成效—合作分享。合作探究意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也是学习成果生成的过程。

3.交流分享

交流分享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积极思考、大胆交流,然后在班级交流展示。交流分享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观察,并思考应对方案。交流分享,不仅生生分享,更有师生分享,教师的点拨内隐于师生分享之中,这样做意在给学生更多思考与发挥的空间。

4.拓展升华

拓展升华是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拓展运用,关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我们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打开生活空间,发展學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与处理能力等。这个环节的学习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生的生命在绽放,思维在碰撞,情感在表达,师生个个气盈身心,容光焕发。

“和慧”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激活了我校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模式的总体表达,“四段式”体现的是课改理念与实践中的共性。在推进这一教学模式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我校强调的是这一模式中内隐的先进理念与基本方法。与此同时,我们更强调教师自身教学灵性的充分发挥,不刻意、死板地用“四段”束缚每一节的教学过程,意在让每一位教师创造性地结合教学的现实需要科学地发挥个人能力。

三、持续收获整体进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经过几年的课改实践,由于我们用先进、务实的办学理念引领队伍,用立体、精细的办学实践带动队伍,收获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可喜进步、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展现出了和平一校可持续高位发展的现实能力。

(一)提升综合素质,学生实现持续进步

1.课堂上:

学生们灵动的思想、大胆的质疑、自信的表达、张扬的个性,正在实现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成为学生们一天中最快乐的事。2013年我校承办了“全国生本教育现场会”,学生课上积极求知的探索精神给与会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活动中:

“书友俱乐部”的孩子们与省长对话、出版作文专集;“校长小助理”为校长献计献策;校园“小记者”的稿件经常出现在各大报纸上;“校园文化宣讲团”的学生让来宾了解学校渊源流长的校史……学生多次参加省市大型活动的献词、汇演受到领导高度好评。

3.大赛中:

多年来千余人在国际、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参加维也纳金色大厅合唱演出、悉尼歌剧院的舞蹈汇演获得赞誉;学生绘画作品送到法国卢浮宫展出;多人晋级全国英语大赛获奖;成为“华人杯”、“华育杯”作文大赛全市获奖人数最多的学校。

(二)示范功能强大,学校实现持续发展

1.队伍成长方面:

学校涌现了沈阳市优秀教育专家、特级教师、首席教师、辽宁省名师;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优秀课达百余人;校领导、教师独立承担国家、省市课题近百项,课题成果在各级教科研成果评审中纷纷获奖;撰写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达700余篇。

2.专业发展方面:

学校名师参加两届沈阳市“型教师”大选均获得前十名佳绩;录制了200节微课在“名师堂”网站上传实现资源共享;四大名师团队多次在省、市课改大会上作课和交流经验;多名教师在沈阳市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温爽、曲莉等名师多次在市区作专场讲座,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各级活动中作论坛交流和经验汇报屡受好评。

3.影响扩大方面:

课改以来,学校多次接待省市各校校长、教师到校参观学习;承办各类教研活动及和平区“走进学校”系列活动;成为沈阳市“双优引领”培训基地学校、“双名工程”基地校,代培校长、骨干教师多次到校听课教研和学习。

4.引领带动方面:

学校作为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学校,先后代培了多批农村校长;李晓东校长作为市教育专家,代培了三批市后备教育专家(共计6人);先后两次代表沈阳市送培进疆,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牵手了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九年一贯制学校、内蒙古自治区通辽科左中旗舍伯吐中心校、新疆塔城市第五小学;学校还多次派教学领导和优秀教师去澳门、新加坡、农村一贯制学校支教获好评。

5.对外交流方面:

学校与美国印第安纳州三叶草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并进行了校际间的友好交流。2012年12月,接待了港澳台教师大联欢活动;2013年11月,澳门“数学教育交流会”、日本教育代表团到我校听课观摩,与教师研讨互动;此外,美国、新加坡、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学校也与学校进行了友好的文化交流。

6.获得荣誉方面: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红旗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特色学校等百余项荣誉,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成员校、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校、国家级校本教研实验基地校、国家级外语实验基地校、辽宁省课改示范校、沈阳市内唯一一所课改综合基地校,在省市区各级发挥示范、辐射功能,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

和平一校步履坚实的课程改革,不断地铸成了学校今日的辉煌。展望未来,我们深感任重道远。如何恒久地立足于时代的前列,需要我们在课改中不断地突破自我,打造峰值。需要我们用心地沉潜,砥砺前行。和平一人将不懈地努力,改变教育,改变未来……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交流学校课堂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学校推介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