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探究工业流程题的教学思考

2019-10-15 09:49张云燕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师

张云燕

摘要:小组合作的探究教学,给学生设疑,并引导学生释疑,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工业流程题教学 小组合作    教师

中考化学工业流程题的特点与难点

1.工业流程图题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化学与工业生产的密不可分。题目考察知识比较综合,一大题中包含若干小题,难度较高,陌生度较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工业生产流程、侯氏制碱法、金属冶炼、海水资源的利用、物质的提纯除杂和物质的回收利用等。题干部分一般都是采取流程图的模式。

2.学习难点

(1)读懂流程图的能力

(2)获取流程图中有效信息能力

二、工业流程图“三部曲”

1.阅读题头→提取信息→明确目的

工业流程型试题常以学生未知的知识或方法作为题源背景,并将生产或实验目的置于引题信息中。因此,解题时要认真阅读题头资料,看看引入什么信息,找准关键字,提取有用信息,了解工艺生产原料目的原理。

2.精读流程→对比分析→理解原理

工业流程图主要包括三部分,即三线 (进线、出线、循环线或可逆线) , 核心反应,框图文字(表明主要原料及产品)。箭头进入框图的是反应物(原料),离开框图的是生成物(常指副产物),箭头最终指向的常是目标产物。解题时应首先关注流程图中的起始物与目标产物,其次关注每一个箭头的指向(进或出),每一个框图内的中转物及副产品,每一条可逆线、循环线上的提示或说明等,从而明确核心反应及生产原理,找到解题线索。

3.浏览设问→纵观全局→分析解答

该类试题常以独立设问或关联设问的形式将要解答的问题置于题尾, 每一个设问都可以从框图信息中找出答案。因此,看清题尾设问,沿主线探寻答案及线索,关注核心反应及箭头提示,及时总结联系化学所学知识与方法,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三、小组合作探究工业流程题教学思考

(一)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工业流程题的优点

一是合作学习一般只适用于复杂较高层次的学习任务,而流程题的深度与难度适于合作探究,流程题往往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思维,适于学生应用自主性探究。合作的意义在于区分于个体的片面理解,多次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取长补短,填补个体的知识空缺,整合题意,多次合作,相互促进。

二是小组合作的形式并非只局限于一个课时,一个专题,应用于复习阶段适当的时刻,可以在课堂之内,也可在课后互助问答之中。

三是合作小组的编排关键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比如班级50人左右,大约6人一组,每组6-8人,小组合作应有明确的分工任务,因应各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任务的完成情况不同而交流分析对比拓展思维逻辑能力。

四是引导学生在解题之后认真讨论思考解题程序,掌握解题的思维模式与思维方法,了解解题规律。

五是小组合作有利于前置作业的顺利开展,设计合理前置作业,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过程中展示主要思路,探究得出工业流程,了解题意及最佳方案。

六是小组合作的引入需求,初中学生对化学中一些简单题目有一定的解答能力,但缺乏系统性和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对流程题陌生又有深度和难度的题目不知从何入手,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形成快而准的解题策略。

七是小组合作有利于学后反思,化工流程题的困惑和自我拓展,通过复习总结好用的方法。

(二)在工业流程题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1.给出适当的问题是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关键

本人认为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中等难度的、有真实情景的、有挑战性的以及解决途径和结论不唯一的问题。太易和太难的问题都不适合,太容易的问题无需讨论,太难的问题,小组讨论难以使个人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入缜密的思考。真实情景有助于激发小组的兴趣,有挑战性的和解决途径和结论不唯一有助于更多的成员参与评价和获得成功感。给出的学习任务是否恰当,是教师设计这项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

例如,以下题为例,前置作业的布置下题中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生总结、查找、加深记忆)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初级问题:(1)粗盐中有哪些杂质?(2)BaCl2除去什么杂质?(3)NaOH除去什么杂质?(4)Na2CO3除去什么杂质?(5)稀HCl除去什么杂质?

中级问题:(1)BaCl2过量怎样除去?(2)NaOH过量怎样除去?(3)Na2CO3过量怎样除去?(4)HCl过量怎样除去?

高级问题:(1)怎样将上述知识综合汇总,形成自己的知识点认知。

此外学生需掌握每一步加入的试剂用于除去什么杂质,以及为什么要过量,过量以后怎样除去,学生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注意加入过量的物质,所以需要把每一步中的物质标出来,通过各个合作成员的交流分析对比并学会总结。

根据中学生的平均思维水平考虑,教师对上述问题进行讲授性教学,大概只有20%-30%的学生能够掌握,所以要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阶梯性问题系列,使学生拾级而上,层层推进,在学生具备一些基础性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总结,通过讨论,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迪,取长补短,根据获及的反馈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2.教师提供对小组合作学习技巧的指导

学习任务明确了,是否能很好地完成以及是否能使多数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理的分工与合作。教师要在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明确的角色分工,帮助学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

目前,虽然我们在很多教学领域都在试探性地进行合作性学习,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合作性学习并不是万能药,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课堂中进行教学时也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比如单从一节课来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进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但本人认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化学学科的的興趣和成绩,以及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是有帮助的。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美育教师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