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那些事

2019-10-15 09:49易小瑜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班规班集体后进生

易小瑜

我的班是一个特殊班集体,它是由不同程度的聋哑、智障学生组成,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与常人的不同就放弃规矩,放弃班级常规管理,相反的更要抓好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事情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 “施政”,有服务同学、提高自己、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当然,班规的具体内容每学期都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地作出适当的修正,使班规不落后,能跟上学生、班级的变化,不断提高要求,为了体现学生的优,特此制定了学习奖、纪律奖、卫生奖、进步奖、写字能手奖,每周评出各一名,每月小结并发奖,期末总结发奖状。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行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我们说一个班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围绕班规的具体内容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班集体便是温暖的。我是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班级的呢?

首先建立值日班长制。按学号轮流来当值日班长,班中的事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其他同学协助工作。其次事事落实到个人。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再者建立竞争机制,形成竞、争氛围。让每个同学都知道什么是进步什么是落后。接着,要想一个班有爱、和谐的氛围,我还特地进行了两次感恩教育,一次是听彭成的感恩报告会,一次是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让学生都知道心中不能只是自己,接受了恩惠要懂得感恩。

平時在班级管理中,我“偏爱”后进生。努力将自己的爱心和班集体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就说我们班的周婉婷,是聋哑、智障于一体的孩子,刚开始时,她的一切遭透了,天生反应慢,动作慢,生活不能自理,学习上一无是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是盲人,还有个小弟弟,父母无力管教她。同学们都不喜欢她,经常告她的状。情急的我有时也真是气极了,但静下心来想想她挺可怜的。于是我就安排同学帮助并教她生活上的琐碎事情,大家常常对她嘘寒问暖,几个星期后, 没想到周婉婷变了,能做简单的事情了,也爱干净了。所以我认为我们大家多发现她的优点,指导她改掉不良的习惯,相信她是很讨人喜欢的人。这以后,大家都继续热情地帮助她,我也时时提醒她,她的情况好转多了。 再有,班上吴思杰同学生病了,吐在教室里,平时表现落后的同学也出乎老师的意外,他们不怕脏不怕臭,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自觉的把同学吐的赃物打扫得干干净净。

严爱优等生。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比如将兵同学,平时他学习刻苦,劳动积极,礼貌待人,是个好学生,老师常常表杨他。但是人无完人,他时不时的要出状况,有一次,他和同学打扑克赌钱,我知道后没有忽视、掩盖、原谅、袒护他,而是严肃的批评了他。我就是这样时时提醒他们"做什么都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表扬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鸣,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继续前进。

博爱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这个群体在班上站的比例又比较大,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比如,我们班的黄鑫、曾艳丽、蒋佳敏他们学习成绩一般,都很关心班集体,班里的卫生他们随时注意,我常常看见他们捡教室地下的垃圾。早读之前、放学之后没有谁叫,他们自觉的打扫教室内外,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还帮助老师打扫办公室。平时清理同学们乱放的作业本,摆放好教室里的卫生工具。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如今教室里外干干净净。

为了当好班主任,我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参加各种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我努力塑造自身形象,赢得了学生的信赖。我的班在我和科任老师、全班同学的努力下迎来了领导的赞扬。我们不会骄傲,今后会更加努力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天地。

猜你喜欢
班规班集体后进生
My New Year Wishes
神奇的班规
浅谈转变“后进生”
班规“七问”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好班规应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温暖的班集体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