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脓肿并肾周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9-10-19 07:43刘桂安欧新伟赵师仲陈思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低密度脓肿实质

刘桂安 欧新伟 赵师仲 陈思羽

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眉山 620010)

肾脓肿是指肾脏实质因炎症化脓而被破坏,因此又被称为肾皮质脓肿[1-2]。通常为于肾部形成脓性包囊,导致肾功能完全丧失,该病以上尿路梗阻的患者多见。通常是由于急性肾盂肾炎继续发展,发生坏死形成。该病易诱发周围组织器官发生感染。其主要依靠腹部超声和CT检查进行诊断[3-4]。CT操作简单,扫描成像时间短,可清楚的显示人体血管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以及能清楚显示病灶周围组织及病灶转移情况等优点[5-6]。为此,本文使用CT增强扫描对肾脓肿并肾周感染的诊断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或CT扫描证实的肾脓肿并肾周感染患者48例。入选标准:①患者均经过手术或CT扫描检查确诊为肾脓肿并肾周感染;②患者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且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无缺;③未合并其他严重肾脏病变等。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肺等功能损伤患者;②CT检查禁忌症者;③患者本人及家属拒绝参与本研究者。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25.92±7.65)岁;58例患者中发病于右侧31例,发病于左侧27例。

1.2 检查方法检查前去除患者体外的金属饰物等消除异物伪影干扰,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试验结果为阴性者方可进行CT增强扫描。采用西门子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对58例患者进行CT扫描。58例患者采取仰卧位,双手上举抱头,设置进床方式为头先进,扫描范围为整个中上腹,自肾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58例患者均先行常规平扫后再进行对比增强扫描。CT检查采用64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CT扫描设置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95mA,螺距为1.5,扫描层厚1~3mm。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以2.0~3.0ml/s的注射速度经静脉注射碘海醇造影剂80~100ml。在注射造影剂完毕后分别于20s、65s进行肾脏动脉期、静脉期期扫描,在对比剂注射2~3min进行肾盂充盈期即延迟期扫描,扫描完成后,将CT图像传入计算机后台工作站进行薄层重建(层厚/层距:1mm/0.5mm)。

1.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分别对58例患者的薄层重建图像进行容积在现 (volume reformation,V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技术进行图形后处理。所得图像资料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并观察分析肾脓肿并肾周感染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及优势,并以一致商讨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

1.4 统计分析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均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患者平均年龄等计数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描述,并以χ2检验进行检测,以P<0.05为具体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多排螺旋CT扫描对58例患者检出结果显示35例为单发,23例为多发,其中右侧发病31例,左侧发病27例。病灶大小约为2.03mm~6.17mm。CT扫描示:病灶部位平扫呈等密度、稍低低密度,形态多为楔形、圆形或类圆形,于病灶中可见更低密度区显示,多位于肾周间隙或肾旁间隙,部分病灶侵及腰大肌。于肾门区可见大量脂肪密度影,且对肾盂显示较为模糊,肾中上盏出现影响扩张,可见多个密度不均的不规则小片状低密度影位于相邻中上盏外侧肾实质内;增强扫描后可见肾实质呈圆形或弧形缺损且肾盂肾盏受病灶压迫呈现出弧形移位。此外,可见淡片状密度增高影环绕肾筋膜下,且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58例患者中,部分患者可于增强扫描后于病灶周边见轻度强化的环状影,且与周围的一圈低密度带形成典型的“双环征”或“月晕征”。

2.2 病例分析患者女,60岁,因发热伴恶心、呕吐3天入院接受诊治。CT检查(平扫及增强扫描):左侧肾盂内可见面密度不均的囊样病灶改变,病灶边界显示清楚,肾实质内可见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小片状低密度影,且边界模糊不清,左肾下极皮质与正常皮质比明显变薄;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于注射造影剂3~4h内,可于囊内见造影剂充填,且左肾周围模糊,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欠佳;于右侧肾中未见明显异常征象显示。CT诊断结果:左肾脓肿伴肾周感染。术后诊断:左肾肾内积脓感染及肾周感染,左肾功能严重损伤。见图1-4。

3 讨 论

肾脓肿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高烧、寒战、全身乏力、呕吐、虚脱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慢性病人则常于患侧腰部出现明显压痛及叩击痛,且于临床触诊中可于腰部扪及肿块[7-9]。临床上该病常伴膀胱炎,而下尿路感染又可上行感染累及肾,有时不易区别。因此需对患者作进一步检查,以便进一步诊断治疗。有相关研究显示,CT扫描可清晰地显示病灶的大小、性状,是否外凸或外侵,肾的轮廓、外形、破坏等情况。增强后通过肾实质时期病灶周围的强化程度及密度显示情况对病灶能进行更清楚的观察,进一步对病变的性质进行判断,从而能及早帮助临床对病情进行诊断,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治疗[10-11]。

本文对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脓肿并肾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研究。多排螺旋CT是一种具有多排宽探测器结构、球管一次曝光可同时获得多个层面图像数据的成像系统[12-13],该技术运用于对疾病的检查中能够更快、更好、更大范围对病人进行检查。多排螺旋CT的快速扫描可用于提高图像的时间、空间和对比分辨率[14]。部分资料显示:肾脏肿瘤样病变在CT扫描中常常表现为可于肾实质边界处见形态规则的低密度区,通常表现为圆形,并可测得低密度区域CT值高于水,且于增强扫描后低密度圆形区域显示更为明显。此外,增强扫描后可见厚壁强化环,并于环周出现细线状低密度带,从而出现典型的“双环征”CT扫描征象。但部分患者由于伴有脓肿壁肉芽组织不规则增生,可能导致脓肿CT值与水一致,且同时可形成囊壁内不均匀性增厚和结节,出现此种情况应当排除囊肿癌变可能。本文对58例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检查,检查结果显示,8例患者中,35例为单发,23例为多发,其中右侧发病31例,左侧发病27例。病灶大小约为2.03mm~6.17mm。CT扫描示:病灶部位平扫呈等密度、稍低低密度,形态多为楔形、圆形或类圆形;增强扫描后可见肾实质呈圆形或弧形缺损且肾盂肾盏受病灶压迫呈现出弧形移位。增强扫描通过把药从静脉注入血管内同时进行CT扫描,增强扫描可以发现平扫未发现的病灶,通过对病变部位的血供情况来对疾病的性质进行定位,增加病灶的信息量,以便于对病灶进行明确诊断[15]。部分患者可于增强扫描后于病灶周边见轻度强化的环状影,且与周围的一圈低密度带形成典型的“双环征”或“月晕征”。该研究结果与部分资料显示结果一致。进行一步表明,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能良好的区分正常肾脏组织与异常病变,且能通过不同CT值与病变部位进行比较,从而对病灶进行性质判断,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病变进行准确判断。

图1 CT平扫显示:左肾实质内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直径约55mm,其内可见气-液平,左侧肾周筋膜增厚,左肾周脂肪囊见少许条索状软组织密度影。图2 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囊强内未见强化,壁呈局部持续强化;左肾周脂肪囊见少许条索状软组织密度影呈轻度强化。图3-4 增强扫描静脉期及延迟期显示:囊强内未见强化,壁局部持续轻度强化。

综上所述,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脓肿并肾周感染进行扫描,能根据图像直观、全面的准确显示肾脏的病变部位,且具有特定的扫描征象,有利于临床对病变的精准定位,帮助临床医生进行准确诊断。

猜你喜欢
低密度脓肿实质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新型低密度Nb-Ti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破产程序中关联企业的实质合并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治疗难易不同的肝脓肿
低密度脂蛋白
“五老”精神的内涵实质和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