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0-20 13:41郭秀丽
商情 2019年43期
关键词:生涯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

【摘要】现阶段,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师资队伍不健全、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等问题,为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职业实践的平台,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深入挖掘自身潜力,改进不足,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在引导学生成才,提升就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师资队伍不健全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高职院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表现在许多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将本门课程的教学与管理依托于思想政治教研部、招生与就业管理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业部门的管理人员或辅导员等兼任,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训练,只能简单的“照本宣科”或依据自身的有限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专业化程度不够,而且兼职人员往往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无法投入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系统性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当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全过程,在每一学期都应有不同的侧重性的内容,具有整体性、系统性。而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一个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课程结束后就没有了后续的跟踪指导,持续性、系统性的缺失妨碍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而且,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师资力量有限、课时有限等原因,采用了大班型授课的教学方式,每个课堂80-100个学生,甚至更多,学生又来自于不同的专业,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

(三)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已经成为许多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单调的课堂讲授理论性过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严重脱节,大大降低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效果。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有实践教学基地,但利用率不高,只是挂牌摆设,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吸收,继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提升职业能力。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生活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表现为“忙”“盲”“茫”(“忙”,忙碌;“盲”,盲目;“茫”,迷茫)。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规划意识薄弱,不清楚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一定的了解与定位,更谈不上具体的规划与想法,这就导致了课余时间不能得到合理的安排与利用,学习缺乏主动性,虚度光阴现象严重,错失了储备知识和能力的最佳良机。还有部分学生不顾客观条件,随心所欲地进行规划,所以辽宁省的人才市场测评结果显示,89%的学生表示自己两年之内要做主管,五年后成为部门总监;71%的学生说35岁之前成为年薪50万—100万的职业经理人,这种随意的规划设计也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流于形式。

二、加强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有的作用,各高职院校应针对上述现存的主要问题,及时探寻解决的对策,加快改革的步伐,为高职学生提供最优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专业能力较强,业务素质过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是保证和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的关键。各高职院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研室建设,在原有师资“杂牌军”的基础上,通过“外引内培”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外部引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以其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内部加强对原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各高职院校应加大投入,积极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培训机会。同时,通过校企合作,还可以让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使其了解熟悉现阶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做到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向学生传递更有效、更实用的信息和技能。

(二)科学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特点,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涯持续进行。因此,应当在不同阶段安排具有不同侧重点的教学内容。大学一年级,应侧重引导学生了解高职学习生活的特点,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职业兴趣、性格、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自我认知,找到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做出初步的职业定向;大学二年级,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对职业目标和职业环境进行探索。教会学生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获取职业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筛选,同时结合专业课程,围绕行业标准,尽早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大学三年级,应侧重于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掌握求职的方法和技巧,调整心态,为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三)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职业实践的平台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了职业生涯规划,未来发现自己对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满意时,会再次陷入迷茫困惑,又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为新的职业目标储备知识。为最大限度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各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到企业中实践锻炼的机会,进一步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职业岗位。比如,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面非常广,可以从事商品贸易、营销、谈判、客服等许多岗位,如果学生没有真正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他们只能宽泛的知道自己要进入经贸类企业,却不清楚自己最适合在什么具体岗位上工作。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熟悉真实的职场环境,亲身体验是否要进入这个行业,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是否满足行业要求,以及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

(四)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和态度,是我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驱动力。只有具有强烈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才能顺利地开展规划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所以各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可以通过课堂讲授、邀请专业人士座谈、讲座,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素质拓展训练、校园展板展示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增加学习的积极性、主動性,尽早地筹划未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关永承. 浅谈中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必要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5).

[2]林民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问题解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7(5).

[3]许超. 当代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1).

[4]孙佩瑜,周跃萍,朱聂蓉.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

[5]孙余.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6]农培樱.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4).

作者简介:郭秀丽(1978—),女,满族,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度科研课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ZKY2018B24。

猜你喜欢
生涯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
我的教书生涯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