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2019-10-20 02:36吴娱
数码设计 2019年13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小学信息技术

吴娱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应用技术也得到了全面重视。教师在面对复杂且多变的信息资源时,会感到无从下手和举棋不定。所以资源的获取与整合,并且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小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作用,创设教学情境,进行理论实践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5;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3-0155-0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has also received comprehensive attention. In the face of complex and chang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teachers will feel unable to start and hesitate.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cquire and integrate resources and apply them to teaching practice. Therefore,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teachers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create teaching situations, theoretical practice explanation,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integration

完善的信息技術将会是教育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每一个教师提供了现代化教育手段,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成长和提升。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相联系的意义

由于老师常年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思想观念上都是关于应试教育的模式,教学方式过于死板,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老师处于主动的地位,并将大量的知识强制灌输给学生,随着时间的递增,学生就会出现严重的消极心理。在此种传统教育的引导之下,学校的管理层和家长也会在此环境下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缺少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语言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此种教育模式下培训出来的人才,经常会出现一种失衡的状态,不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针对此种情况,学校需要采用先进的教育模式改变当前的现状,借助信息技术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老师的教育模式,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多种课件的结合,让学生的知识层面有所丰富,拓展其视野,积极的调动其主动性,对于学习产生大量的兴趣点,重新确立以学生为主导的主体地位。

2 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实施策略

2.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作用,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处在农村,学校的资源设备较少,一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显得过于沉闷,从而使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传统教学观念,就要积极地引人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使教师抛弃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活跃度,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加深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到课堂中,才能增加教材的鲜活性,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得到提高,从而拓宽学生对学习的视野和思路,加深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通过优化教学情境,让课程教学更贴近于生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2与时俱进,观念更新。终生学习,终生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唯有学习才有源头活水,有源头活水才会绽放常新之花。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教研方式己经越来越不适用于新型的教学研究理念、信息化教学满足各科教学的需要将成为今后主流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下,我们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要积极调整思想,借助信息化的优势,重新建构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注重在具体情景中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关注与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增加开放性试题,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机会运用文化知识解决生活实践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等。

2.3讲解理论实践,增强学生理解能力。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实践是学习和认知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成果的有效补充。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较重。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强化课堂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学会避险与自救》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此关于避险与自救的视频和动画片,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能够做到有效避免和自救、自护。学校可以组织逃生演练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运用。借助社会教学力量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活化教学场景,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课堂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思想认知,深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2.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课堂学习空间。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例如在进行《人类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北极圈逐渐融化、上地沙漠化视频录像,冲击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参与环保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结束语:在新课程改革下开展小学课程教学,教师应当有效加强信息技术的辅助应用,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进行充分的整合,在课程教学中明确地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教学范围得到有效的扩展和延伸,教学空间不受学校和课堂的限制。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拓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全为一位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李佳妮.探析西藏农牧区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实施策略[J].科技视界,2019,(28):188-190.

[2]姚梦燕.职前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发展调查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8.

[3]卢雪峰.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整合策略与实践研究——以福建厦门某学校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小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