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安全的影响及其预防

2019-10-20 04:24许梦珂
知识文库 2019年6期
关键词:暴力政治思想

许梦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上真假信息层出不穷。对于网络上存在的一些暴力虚假信息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使大学生的思想容易产生动摇,这对于辨别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一项工作。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战场在高校,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辅导员需要发挥能动作用,使大学生意识形态与社会主流及党和国家保持一致,是确保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任务。

1 引言

近年来发生的关注度较高的有代表性的两件事,就是日本“江歌枉死案”和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这两件事本来都是小众事件,但在网络的推动下,一些微博大V和公众号的炒作下,变成了大众事件,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着。事件发生后,根据学生的 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动态,笔者发现学生都很愤怒,群情激奋,叫嚣着处死杀了江歌的陈世峰,叫嚣着严厉惩罚幼儿园里的老师,让我感到奇怪也最不能理解的是很多学生发的动态最后都会怒问:“这个社会怎么了?我们一直希望为社会做出贡献,为社会的未来做出贡献。”、“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这个国家怎么会发生这样一些事?”。“新京报”撰写了一篇文章“凶残的米萌创造了网络暴力的新高潮。”看着学生的动态,我不免对我们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些许的担忧。

2 概念

2.1 网络暴力

据Heidi Bandebosch等学者称,网络暴力至少包括以下特征:主观上故意伤害受害者,客观上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持久伤害;在频率上需要多次反复;犯罪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权力不平衡,传统暴力的弱者可能会利用网络媒体的匿名性成为网络暴力的强大一方;大多数网络暴力发生在熟人之间,它与陌生人发起的网络纠纷,网络戏弄和网络病毒分布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将“网络暴力”定义为一种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恶意骚扰,如电子邮件、电脑、手机、摄像机等,使对方无法有效保护自己。

2.2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指一系列思想,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对想象的理解,一种看待事物(如世界观),在共识和某些哲学趋势中,或在社会统治阶级中为所有社会成员看待的方式。包括政治和法律思想、道德、文学和艺术、宗教(神秘的特殊意识形态)、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和其他形式的意识。意识形态不是人类大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类意识形态受到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和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3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安全的影响

3.1 影响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杀了一个人是否必须杀掉另外一个人才能解决人性?这是江歌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正确的价值观是正常社会秩序运作和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保证。网络暴力影响着人们自己的防御系统。最初提倡的辩证法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完全被忽视,事物变成了两个极端,黑色和白色。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大学生盲目地支持一方过于绝对的观点,并不认为他们错了。在这里,网络暴力的表现是一种扭曲的价值,错误的观点被视为真理,并决心不承认错误。人们的思维惯性,也就是说,他们有时过于确信某种观点,他们通过寻找其他信息不断强化自己的观点。

3.2 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的信心

北京“红黄蓝”事件发生后,一些沉寂五六年的微博账号突然开始造势,说是有部队“老虎团”的势力在背后操纵,最后这件事肯定不了了之,求转发求扩散,借助于群众的力量把这件事顶上热门。甚至有些群众和学生呼喊到:我们还能相信我们的军队么?后经调查,这些账号皆是在国外注册的“僵尸号”。不难看出,西方反华势力见缝插针,国内一点风吹草动就恨不得立刻把脏水泼向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军队,激起群众的愤怒情绪,扩大敌对队伍。此时,单纯的大学生是最容易被影响的,甚至有的大学生没有主见,就会开始怀疑国家怀疑社会,产生迷茫感,所以网络暴力诉诸下,大学生对社会的信心受到了影响。

3.3 侵犯大学生的权益

在网络暴力的持续影响下,以前难以区分的真实美好和虚假丑陋变得更难以区分。有些信息刚发布出来,经过一些网络推手有意造势,大学生不知道真假以及事实的真相就开始转发,开始带着自己被误解的观点评价这一事件,成为了帮助造谣的一份子。大学生多数已经成年,有义务对自己说过的话负法律责,法律规定虚假信息转发500条以上就可以定罪,無形之中,大学生帮助了虚假信息的传播,同时也侵害着自己的利益。

当然,同时可以看到网络这个大环境下对我们当代大学生产生的一些好的影响:(1)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在仅限于书本和学校老师。(2)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独立思考能力相较于之前的时代进步迅速。(3)学生关心国家社会事件,有了解事实真相的渴望。

4 预防措施

4.1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思想安全的重要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功能为主导,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思想安全不可或缺的手段。各种形式,明确主题的主题教育活动,巩固和创造健康积极的主流思想悖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始终是大学生唱响坚定理想信念、勇于追梦圆梦的主旋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思想安全的重要手段。

4.2 社会实践是维护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载体

包括三下乡、扶贫攻坚战、走进基层等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维护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目的在于通过现实教育或者教化,让大学生不只是活在书本或者活在网络里,让他们真正接触到生活,亲眼看亲身经历,了解社会现象,成为一个参与到其中的真实的人,把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给全体学生,内化是一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现在个人行为中,成为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指导思想。

4.3 高校辅导员是监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防线

处在网络中,就要善于运用网络,让它变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助力。高校辅导员需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浏览QQ群、QQ空间以及朋友圈等各种能看到学生状态的新媒体渠道。了解和掌握热点,关注学生关注的问题,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指导。学生在网络上公开发表的言论,如果有煽动消极情绪、造谣闹事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存在,要及时找学生了解情况,迅速妥善地处理,将不良反应控制在最低限度。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高校始终是多元政治思潮渗透的重要领域,在网络发展迅速、西方思想入侵、多元文化碰撞的大时代背景下,倡导主流价值,并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群体和个人意识,外化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一个现实问题,是大学生思想安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暴力政治思想
反性别暴力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暴力的班长
暴力和痛苦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