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的心理惩罚现象探析

2019-10-20 11:30刘娇
知识文库 2019年6期
关键词:惩罚现象心理健康

刘娇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我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校园中“体罚”学生的现象已日趋减少,但心理惩罚这一隐性的教育伤害现象却在一些学校呈现上升趋势。本文对当前小学教师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心理惩罚现象进行了探讨,力求创建一个和谐、健康的教育新环境。

1 心理惩罚的界定

本文认为心理惩罚是指:在校园情境中由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管理手段、措施的不完善或失当等因素给学生造成了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伤害,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和影响。

2 心理惩罚的表现形式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小学教师施与学生的心理惩罚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讽刺挖苦

有些老师经常会用“笨死了”“怎么这么笨”等多种讽刺挖苦性语言来对待学生。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铺天盖地的训斥声中,出于对老师的敬畏,学生只能沉默,只会伤心,只有痛苦。

2.2冷漠的态度

很多教师经常以“轻视、冷漠”的态度发泄他们对那些成绩不好、调皮捣蛋或爱惹事生非的学生的不满。表面看来,教师对他们不打不骂,似乎没什么伤害可言。其实教师对学生的忽视和不闻不问本身就是一种伤害。这样的漠视常常使他们感到自己处于无人过问的孤单境地里。

2.3不公平对待

有些教师以“分”取人,对优秀的学生宠爱有加,而对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后进生,则往往视而不见,而且经常斥责。这对差生来讲是非常不公平的。

3 心理惩罚的成因

心理惩罚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多种复杂的因素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教师的职业道德欠佳

有些老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只是把他们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教师职业缺乏热情,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没有为学生做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表率。

3.2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首先,多重的社会角色让教师承受各方面的压力,要求教师随时进行角色转换。其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各种聘任制的实施,使教师所承受的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教师的内心压力无处释放,只能找学生发泄。

3.3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

在国内目前的教育法规中,心理惩罚并不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行为,对于这类行为,人们就以为是可以去做的。由此可见,教师以及教育机构对教育法规的无知和偏颇的认识是导致心理惩罚的原因之一。

4 心理惩罚的解决策略

如何让学生教育远离心理惩罚呢?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4.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首先,应重视师范教育,如增加教师职业指导课程,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班级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教育和训练。其次,教师应定期进行在职培训。

4.2重视教师心理健康

心理惩罚现象主要与教师的心理有关。因此,要减少心理惩罚现象的发生,关键在于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首先,学校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校教育环境。还应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及时对心理出现偏差的教师进行心理疏导。

其次,教师平时也要注意自己心理的调节,讲究心理卫生。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能克服偏见,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在教育教学中还要保持稳定的情绪,永远保持乐观的心境和振奋的精神状态。

最后,社会应该对教师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真正关心我们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4.3强化教师依法执教意识

学生隐性心理伤害事件屡有发生,与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现在首要任务是加大对教师的法律教育工作力度,让教师明确作为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明白学校与学生之间是有法律关系的。

4.4改革现行教育评价制度,加大学校管理监督力度

要对现行教育评價制度进行改革,首先要改变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唯分数论”的观念。给学生和教师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工作。

其次,学校管理方面要加大管理监督的力度。学校应强化对教师的教育,制定一系列制度,明确教师的哪些教育行为是违法的,建立有效的投诉机制,对教师心理惩罚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从制度上杜绝该类行为,并将心理惩罚纳入对教师的考核范围。

5 结语

心理惩罚现象的存在,是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反映了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师德建设的不足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希望存有此类言行的教师应尽快警醒,以积极、善意的方式对待犯错的学生,讲究教育的艺术,使学生的性格、人格和心理在童年时期得以正常发展。

(作者单位:东营市春晖小学)

猜你喜欢
惩罚现象心理健康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Jokes笑话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真正的惩罚等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