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古籍的羊乳功用研究

2019-10-21 10:14赵梦雅赵学军吴晓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羊乳牛乳古籍

赵梦雅,张 维,赵学军,吴晓霞,柏 冬

(1. 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北京 100016; 2.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 100700; 3.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羊乳的基础结构和各项营养元素比例均与人乳相类似,而总热量、干物质、蛋白质、脂肪以及矿物质含量均高于牛乳,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1]。目前研究表明,羊乳有“降低乳糖不耐”“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功能”等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早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注《本草经集注》已有对羊乳功效的记载:“羊乳,温。补寒冷虚乏。”至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对羊乳的性味和功效进行了详细描述:“羊乳白者佳,甘温,无毒,补寒冷虚,润心肺,治消渴;疗虚劳,益精气,补肺、肾气和小肠气”,说明羊乳作为甘温之品,具有补气益精、滋阴润燥的功效。本研究从中医古代文献研究入手,收集中医古籍数据库及相关古籍有关羊乳应用的记载,整理和深入挖掘羊乳在中医古籍中的临床应用,明确羊乳的适用范围,为进一步挖掘羊乳在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检索中华医典(V5.0,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书同文古籍数据库(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

1.2 数据检索

在上述数据库中以“羊奶”、 “羊乳”、 “羊酪”、 “羊酥”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文献资料。

1.3 文献筛查及分析

逐条阅读古籍文献,去除重复文献,甄别文献内容。查找原文,归纳文献中涉及的功能主治,将文献按照主治功效分类,统计各类文献的数量、出处、年代等信息。归纳羊乳各类功效的应用范围。

2 结果

经过以上数据库查找共获得638条古籍数据,经查重、甄别后得到292条羊乳相关文献。

2.1 文献出处出现频次分析

表1显示,292条古籍资料来自于138本古籍,各类古籍中出现“羊乳”频次。目前记载羊乳频次较多的古籍有《普济方》《本草纲目》《太平圣惠方》等,集中在明代。

表1 含有“羊乳”及其异名的古籍及朝代频次统计(>5)

2.2 羊乳的功效记载

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注《本草经集注·虫兽三品》中已有对羊乳功效的记载: “牛乳、羊乳实为补润,故北人皆多肥健”,认为日常食用羊乳可强健身体。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方》记载:“羊乳汁,味甘微温无毒,补寒冷虚乏少血色,令人热中。”唐代《食疗本草·卷中》认为,羊乳作为食疗之品,可“补肺肾气,和小肠。亦主消渴,治虚劳,益精气。合脂作羹食,补肾虚”。宋代《证类本草·卷第二》明确记载:“羊乳,温。补寒冷虚乏。”故至明·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对羊乳的性味和功效进行了详细总结:“羊乳白者佳,甘温,无毒,补寒冷虚,润心肺,治消渴;疗虚劳,益精气,补肺、肾气和小肠气。”并认同朱丹溪提出的“反胃人宜时时饮之,取其开胃脘、大肠之燥也”,为后世医家所认同。清·陈修园《医学从众录·卷五》认为,羊乳“不拘分重,总宜常服,为生血润肠之妙药”,可润肠通便。清代《本草求真·上编》记载“羊乳止润燥消渴”,认为羊乳作为甘温之品,具有补气益精、滋阴润燥的功效。

2.3 羊乳组方应用分析

表2显示,通过归纳、分析以上292篇文献,所涉及的羊乳应用有反胃呕逆、噎膈、虚劳(气虚、血虚)、蜘蛛咬伤、大便燥结、消渴(补肺润燥)、心痛、小儿口疮、脾胃虚冷等,外用可治疗面皯、癣、漆疮并可驱虫(蚰蜒、蜒蛐入耳)。将文献分类统计,各类应用的频次。

表2 含有“羊乳”及其异名古籍中应用频次统计比较(≥10)

2.3.1 羊乳应用于调理脾胃病证 从统计结果显示,羊乳对“反胃呕逆”“膈症”“便秘,大便燥结”等症状的应用频次较高。对气血亏虚所致胃失濡润、胃气失和,从而胃气上逆引起的干呕,饮用羊乳可缓解。在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卷四》“治卒胃反呕方”中记载有:“干呕,取羊乳一杯,空心饮之”,后世医书也多有类似记载。如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胃腑方》曰:“治病人干呕方,取羊乳汁,饮一杯。”类似记载还有《千金翼方·卷第十八杂病上》《外台秘要·卷第六干呕方六首》等。此外,羊乳对噎膈的应用出现频次也较高。《内经》认为噎膈与津液及情志有关,而关于其病机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如《医学心悟·噎膈》指出:“凡噎膈症,不出胃脘干稿四字”[2],故《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指出:“反胃噎膈,大便燥结,宜牛、羊乳时时咽之,并服四物汤为上策。”《症因脉治·卷首》引用朱丹溪治法亦谓:“噎膈之症,火热上炎,多升少降,更发内伤真阴不足,津液枯涸,而以四物汤中多加竹沥、荆沥、牛羊乳等为治。”将羊乳加入“四物汤”中使用,取其补益气血、滋阴润燥之意,以助方效。

气虚津亏之反胃呕逆常伴有大便燥结,羊乳也同样适用。清代《本草备要·禽兽部》记载了“反胃噎膈,大便燥结,宜牛、羊乳时时咽之”,认为牛、羊乳日常饮用有益于改善便秘症状。《古今医鉴·卷之二药性》也提到羊乳可 “利大便,安呕哕”。《本经逢原·卷四》“羊乳润而且补,反胃人宜时时食之”,并认为“青羊者尤良”。

此外,《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五》和《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四》在“治小儿哕诸方”中提到“以羊乳一升煎减半,分五服”和“羊乳”(五合)饮用治疗小儿呕哕,可见饮用羊乳对小儿呕逆也有同样改善效果。

2.3.2 羊乳应用于调理虚劳 虚劳一般由禀赋薄弱、后天失养或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导致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羊乳作为“生精血、补虚损”之品,对虚劳中的气虚,尤宜对肺气、肾气亏虚者更为适宜,也适合血虚者、产后虚损妇人等。如《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中》记载: “乳蜜汤”(牛乳或羊乳、白蜜、 当归、 人参、 独活、 大枣、甘草、 桂心共8味),治疗产后七伤,虚损,少气不足。在食用形式上有“合脂作羹食”“酪酥”“乳粥”等,通过多种食用形式的补充,补益气血,温补肾气。

2.3.3 羊乳应用于调理小儿病症 饮用羊乳对一些小儿疾病如呃逆、口疮等有很好的效果。《本草纲目》《太平圣惠方》《外台秘要》等均记载了饮用羊乳治疗小儿呃逆案例。如《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记载:“小儿哕啘及舌肿,并时时温饮之。”《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四》:“羊乳(五合)上以慢火。于银器中煎三两沸。量儿大小。以意时时服之。”《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六小儿哕》提出了“羊乳饮方”:“羊乳(一升)上一味,慢火于银器中,煎令减半,分作五服,更量儿大小加减。”《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五》:“以羊乳一升煎减半,分五服,无,用牛乳代之”等。

治疗小儿口疮(即口腔溃疡),有《证类本草·卷第十七羖羊角》记载:“与小儿含之,主口疮”;《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小儿口疮》:“羊乳饮方上取羊乳五合,冷点口中,不过三两上,瘥”;《食疗本草·卷中》:“主小儿口中烂疮,取羊生乳,含五六日瘥”等。

对其他小儿疾病,羊乳的记载有“小儿惊痫”(《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小儿脐中生疮”(《普济方·卷四百七婴孩诸疮肿毒门》《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下》)、“痧疹不出”(即麻疹)《救生集·卷三小儿门》“小儿痘后痈毒初起”《本草单方·卷十四幼科》等。

《幼幼新书》作为宋代儿科巨著,多次在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法中记载了羊乳的使用,如“初生有脐疮”(用羖羊乳及血令饮之)“呃逆”(以羊乳煎,无,即以牛乳代)“口疮”(羊乳汁 黄连,浸涂)“舌肿”(饮羖羊乳即瘥)“漆疮”(以羊乳汁涂之)等。

2.3.4 羊乳应用于皮肤病症 羊乳外用亦对面皯、癣等有很好的效果,起到美白、润肤、消瘢的作用,尤其对漆疮有很好的疗效。《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记载:“白羊乳三斤,羊胰三副,和捣。每夜洗净涂之,旦洗去”,有“面黑令白”的功效。《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令面光泽洁白诸方”方中提到:“以羊乳和之”调和诸药成形。《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等文献提到 “白羊乳(二升)羊胰(二具水浸、去汁、细擘)甘草(二两末)”,可“治面皯”,令皮肤洁白,去黑,去癣。其他如治疗皯黯(雀斑)方等是“以羖羊乳调如膏”(《太平圣惠方 ·卷第四十治面皯黯诸方》),取羊乳的美白祛斑功效。羊乳还可用于“痘疮瘢痕”“热疮似癣,或黑瘢点”等。

羊乳对“漆疮”有独特的疗效。漆疮因接触漆树、漆液、漆器或仅嗅及漆气而引起的皮肤病。《普济方·卷四百七》对此有详细记载:“有禀性不耐漆者……起瘾疹色赤。生疮痒痛者是也。用羊乳汁涂之。”其他文献如《肘后备急方·卷五》《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备急方》等也多提及治疗“漆疮作痒”(急性皮炎)中“羊乳敷之”即可痊愈。

2.3.5 关于羊乳对消渴的应用 羊乳适合于“消渴”病程日久、阴液亏损之人。《圣济总录·卷第五十九胃热渴》记载:“黄连羊乳丸”是以黄连末、栝楼根汁、生地黄汁、羊乳4味制成丸剂服用,取羊乳滋阴润燥之效,治脾胃有热和烦渴不止。《普济方·卷一百七十八》“消渴门”提出:“羊乳、羊脂上合作羹食之……治猝消渴小便多。”《喻选古方试验·卷三消渴》记载:“下虚消渴,心脾中热,下焦虚冷,小便多者,牛羊乳每饮三四合。”

2.3.6 关于羊乳应用的其他医案记载 羊乳的应用医案还有一些记载次数比较少或现今不常见的疾病,如“卒心痛”“蜘蛛咬”“喉痹”、霍乱、驱除“蚰蜒、蜒蛐入耳”“生发”等,可供临证裁决使用。

《证类本草·卷第十六羊乳》《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等记载羊乳可“治卒心痛,可温服之”。

宋代《本草图经·虫鱼下卷第十五》记载了羊乳可解蜘蛛咬伤之毒,书中引自“刘禹锡《传信方》载其效云:贞元十一年……目击有人为蜘蛛咬,腹大如有妊,遍身生丝……有僧教吃羊乳,未几而疾平”的案例,后世医籍也多有引用和转载。

《普济方·卷八十九诸风门》记载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的外风“以羊乳和脂。作羹食之。治中风急。喉痹欲死者”,可以缓解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不利等症状。

《验方新编·卷一耳部》《证类本草·卷第十六》等多部医书记载了“蚰蜒入耳,灌之即化成水”,即使用羊乳化虫为水。

《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一生发令长诸方》“生发令长诸方”记载有:“莲子草(绞汁三升)羊乳(一升)麻油(二升)猪脂(一升)”,可生发。

3 讨论

羊乳甘平润泽,适用人群广泛。古人早已认识到羊乳的价值,并将其应用于反胃呕逆、便秘、虚劳、小儿口疮、小儿舌肿、消渴、蜘蛛咬伤、癣疥漆疮等病症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

3.1 羊乳的使用方法

在古籍文献中羊乳既有内服也有外用。内服一般正常饮用,如治疗干呕等;也有频繁饮用,如缓解津液枯竭之便秘等,需“时时咽之”;还可含服,如小儿口疮,需“冷点口中”。外用主要以外敷涂抹的形式为主,如单用羊乳外敷治疗“漆疮”,也可与诸药调和外用于皮肤疾病,还可点耳驱虫,“即化为水”。

羊乳单用濡养胃气,改善脾胃疾病的症状,如干呕、反胃呕逆、便秘等。羊乳也可组方入药,如前文提到的治疗消渴“黄连羊乳丸”,取羊乳滋阴润燥之效。羊乳还可作为赋形剂使用,如《圣济总录·卷第四十霍乱呕哕》治疗“霍乱呕哕”的枳实汤方,《医灯续焰·卷十八》记载治疗“面上风癣疮方”等,助药增效。

3.2 羊乳的食疗功效

作为日常食物,羊乳是优良的滋补品,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佳品。《调疾饮食辨·卷之五》记载:“辽金元时,以羊乳饲之,用供上膳,以为珍馔,千里赠遗。”唐代《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补益》认为:“用牛羊乳煎令熟,常服令人志性强,轻身益气力,消谷能食,耐寒暑,百病除愈”,认可牛羊乳常服可强身健体。因其可补气生津血,《千金食治·鸟兽第五》等食疗方书也有记载。唐代《食疗本草·卷中》曰:“羊乳补肺肾气,和小肠……益精气……合脂作羹食,补肾虚”,并提到“羊乳酪”。宋代《养生导引秘籍·修真秘录》也记载了“羊乳酪”,认为其可“补肺,利大肠”。“酪酥”是一种乳制品的常见保存形式,来源常为牛羊乳,也有使用马驼乳(《本草详节·卷之十兽部》)。《本草经集注·虫兽三品》记载:“酥出外国,亦从益州来,本是牛羊乳所为,作之自有法”,属于“微寒”之品,可“主补五脏,利大肠,治口疮”。此外因羊乳“不堪充药,为其膻”(《证类本草·卷第十七》)的缘故和古代加工工艺的限制,羊乳在应用中会受到一定制约。

3.3 羊乳与牛乳的区别

牛乳是日常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乳制品。《新修本草·卷第十五》中记载:“牛乳,微寒。主补虚羸,止渴,下气”,可滋阴润燥、补虚损。明代《医学入门·内集卷二》:“牛乳甘寒补血虚,清热止渴润肌肤,羊乳性温补肾气,更润心肺咬蜘蛛”,认为两者牛乳偏寒,功在补血清热;羊乳偏温,益于补气,润心肺。牛乳因其性“微寒”可“解热毒”(见《本草汇言·卷之十八》),适用于血热枯燥、胸中烦热之人。羊乳则“性甘温”,适合虚损寒冷之人。牛羊乳虽性味不同,但在多数医籍中,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使用。如反胃噎膈(《本草备要·禽兽部》等)、消渴(明代《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七消渴门》)、产后虚羸(明代《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二产后诸疾门》)、小儿哕(明代《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四婴孩吐泻门》)、虚损《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妇人方中》等。

从现代营养学角度看,羊乳是目前公认的最接近人奶的乳品,羊乳的脂肪球大小与人奶相同,仅是牛奶脂肪球的1/3,更利于人体吸收。羊乳含有200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因子,其中蛋白质、矿物质及各种维生素的总含量均高于牛奶[3]。并且羊乳比牛奶含有较少的αs1酪蛋白和较多的β酪蛋白,非蛋白氮含量也高于牛奶[4],可以用于对牛乳过敏人群。

3.4 羊乳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羊乳具有降低胆固醇、抗氧化、预防少肌症、改善肠道功能、降低乳糖不耐症、益智健脑等作用[5]。在外用方面,也有研究证实羊乳有延缓衰老、清除自由基等功效[6]。因为羊乳中钾含量极高,每升110 mg,钠含量极低,每升4.6 mg,有文献报道羊乳可以治疗急性肾炎并消除蛋白尿[7]。曾胜松等发现,鲜羊乳具有利尿作用,对急慢性肾脏炎、肾变质有治疗效果,对心脏性浮肿及腹水有利尿效果[8]。吴润秋等发现,对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小儿患病较多,羊乳具有利尿、消蛋白的作用[9]。李珍等使用羊乳奶粉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短期取得满意疗效。对于Ⅰ型肾病和无症状性蛋白尿的疗效突出,对肾炎性蛋白尿也有较好疗效,而且肾病患儿血浆白蛋白浓度增加,表明羊乳具有改善蛋白质代谢的作用[10]。还有研究表明,应用羊乳可以改善营养状况,提高肝脏的合成功能[11]。

通过以上研究,可见羊乳的保健价值开发具有广阔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树立“治未病”预防大于治疗的观点才是正确的选择,羊乳的开发应用必然会为大健康领域增添色彩。

猜你喜欢
羊乳牛乳古籍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牛乳中脂肪掺假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花式”喝羊乳,孩子更喜欢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消毒鲜牛乳还要煮吗
羊乳脱膻工艺研究进展
羊乳作为婴幼儿配方乳粉乳源的研究进展
牛乳的滋气味与调香初探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