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

2019-10-21 07:12薛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语言活动中班幼儿提问

摘 要:学前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中班幼儿在幼儿园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幼儿的教育上要格外的重视。对于正处于语言培养阶段的幼儿们,教师在日常的语言活动中,难免会存在偏颇,为此幼师必须反思自身行为,实现自我发展,切实帮助幼儿教育成长。本文以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对中班幼儿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其问题并提出对策,为幼师教育事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班幼儿;语言活动;提问

引言:

提问是有幼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手段,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正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时节。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自身的提问策略。提问的本质在在于开发幼儿智力,帮助他们进行思考,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但是,经笔者调查在结合以往文献资料可知,目前教师在对中班语言活动的提问上还存在诸多的纰漏。基于此,本文对中班幼儿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幼儿的教育提供借鉴。

一、概念解析

(一)幼儿园语言活动

所谓幼儿语言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幼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借助学校教学资源,以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所产生的教学活动。语言活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使幼儿与周围环境发生交互最用,从而实现幼儿语言发展的教学目标。中班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主要是以看图讲述活动为主。

(二)教师提问

目前,提问一次在汉语中的解释为提出问题来问,而也有学者对提问的定义进行了规范,具体可理解为,提问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点,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口头或者回答的形式,以锻炼学生思维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1]。

二、中班幼儿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类型过于机械化

通常来说,根据有无确定不变的答案,人们一般将问题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开放式问题对于中班幼儿这个阶段来说,更容易发散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常见的课堂封闭式问题有:“图片上有什么”“谁的双手举得更高”等。

(二)提问对象具有偏向性

美国大学教授马克斯·R·伦内尔斯论证了教师视线接触范围与幼儿成绩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相关原因。他指出教师讲课时,直视正前方和在视野的平面左右环视区是最自然的视角,在这个视阀内的学生是和教师接触最多的,因此该区域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也就最多。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也是喜欢和“最佳视阀内的幼儿互动”。

(三)理答方式不合理

教师在进行提问后,幼儿通常会因为自身词汇量有限,因此不能流利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而大部分教师为了保证语言活动的正常进行,会选择代替幼儿回答,或者直接其他幼儿,而且在教师进行提问之后,教师往往只会等待1~2秒的时间,对幼儿的想法只进行粗略的了解,没有给予幼儿充足的等待时间,也没有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其自己发现答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幼儿的积极性,也阻碍了他们自行进行思考表达的机会。

三、中班幼儿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

(一)注重提问类型的灵活性

中班幼儿语言表达力更加充分,他们热爱交流与讨论,教师应该多提问一些开放式问题,鼓励幼儿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空间[2]。

合理设置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的比例。例如:“是什么?”这种封闭式的提问可进行适当的减少。“为什么?”“怎么样?”这种开放式的提问可增多。在集体语言活动中,教师应多采用开放式提问,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在进行“看图说话”等这一类型的语言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对于图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利用封闭式问题进行提问。

(二)正确对待提问对象的标准

中班幼儿由于人数众多,很多老师可能无法顾及全面,然后这并不是老师进行偏向性提问的理由。在对幼儿进行提问时,教师应当做好事前准备,了解班上所有小朋友的发展状况,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提问。比如:同一问题,教师可以先让语言能力不强的学生先进行回答,再让语言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补充,这样一来不同层次间的幼儿都可以做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此外,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进行分组的模式来进行。有的问题可以让集体回答,有的问题可以让小组来进行回答,而有的问题则可以由个人来进行回答。还可以通过灵活变换座位的方式,让幼儿更好的进行语言活动,比如“围桌谈话”等。以幼儿为中心,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幼儿自由进行发言。

(三)综合运用多种理答策略

首先,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尽可能多地运用孩子自己的观点,提高孩子回答问题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参与问题的积极性。例如:当孩子回答正确时,老师往往会给予表扬或肯定,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和表达。当老师肯定孩子的答案时,也可以伴随着非语言的动作,如点头和竖起大拇指等等。综合运用多种答疑行为,不仅在语言上支持幼儿,而且适当添加动作表情,为幼儿提供心理支持。老师期望的眼神也许就是孩子踏出表达自我的第一步。

其次,适当延长候答时间。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完毕的过程称为解答距。一般来说,封闭式问题或是知识型问题以相关经验为基础,等待时间可稍短些,对于开放式、发散式问题,比如“你还有哪些不一样的方法?”给予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要任意打断学生的发言或者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时进行训斥或是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教学理念。在回答具有长解答距、创新解答距问题时,教师更应延长候答时间,切不可因幼儿的想法打破常规而给予否定。当教师给予幼儿更多的思考时间后,你会发现学生会带给许多不一样的惊喜。

结束语:

中班幼儿相比小班幼儿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此时幼儿非常乐于与人沟通,因此教师的引导启发尤为重要。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教师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语言特点,要注重提问类型的灵活性、提问对象的公平性以及理答方式的综合性。只有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才能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淑俊.对语文教学中提问艺术的认识[J].教育現代化,2017,4(22):1-6.

[2]王津津.浅谈中班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及原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227.

作者简介:

薛娇;女;1986年9月9日 苏州人;汉;本科;幼师;美之国幼儿园;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语言活动中班幼儿提问
对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提问作用的认识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精心设计语言活动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研究
灵动指尖的艺术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交际法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