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几点思考

2019-10-21 07:12乔长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服务社会教学团队双师型

乔长英

摘 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出台,要多举措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深厚、教育理念先进、熟悉企业状况、支持产业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需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打造教学团队入手,建设一支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双师型教师。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团队;服务社会

近期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一如滚滚春雷起萌蛰,将迎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节。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多举措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深厚、教育理念先进、熟悉企业状况、支持产业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双师型”教师应该是除了专业功底深厚,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理念先进且能引领示范,熟悉企业状况并能跟踪本专业新技术的发展外,还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工作责任感,能够解决教学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能带领教学团队共同成长并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我校的现代农艺专业教师秉承“正德砺技”的校训,10名教师中有7名教师迅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把该校的现农艺专业打造为省重点和特色专业,在技能高考和技能大賽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笔者现以我校农艺双师成长历程为例,认为”双师型“教师成长需从几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孜孜不倦,实施教学改革

一名优秀专业带头人可以带出一个好专业。专业带头人首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能把教学管理和专业教学有机融入一体,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带领专业教师一心搞专业建设,谋求专业发展,探索出专业课实训教学的成套模式,全心全意服务于学校教学工作。现代农艺专业带头人能熟悉当地农业企业,能深入农村根据主导产业建立实训基地,并和当地农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学校现代农艺专业现代学徒制基地。能深入企业一线和田间地头,收集相关素材和案例,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研究,探讨难点和疑点。依托课题研究平台,使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资源建设上有了重大突破,在学校的专业建设上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抱团发展,铸就专业品牌

兴山职教中心校内建有省、市现代农艺技能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有来自宜昌市8所中职学校农艺专业教师、高职院校的顾问和企业行业专家共20余人。这个专业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磨合与融合,达成了“四有”的工作共识,即有一项“农村有用、学生信服、可以推广”的专业技术,有一套“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系统完整的六步工作法,有一种“锲而不舍,只争朝夕,锐意进取”的敬业习惯;有一本“格式规范,重点突出,富有创意”的电子教案。为了让团队成员迅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团队的老师们先后到山东、海南等地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深入到知名农业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每年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探讨技能高考和技能大赛的教学标准,针对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进行教学资源建设。

三、砺技研修,服务农业农村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将专业技能发挥在更广阔的天地之中,为本县经济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农艺组一班人每年均开展核桃、蔬菜等栽培技术和牲畜良种繁殖、饲料配方、畜病防治技术的培训,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累计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无偿发放了2万余本十多种农村实用技术手册,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教师在开展技术服务的过程中,了解了产业的真实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专业动手能力也得了锻炼。农艺班学生田水涛2007年毕业回乡后,带领村及周边的农户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创办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农艺组定期带队到田水涛所在的火石岭乡仁胜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经过多年的努力,田水涛带动了乡亲们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种植模式,许多家庭在他的带领下脱了贫,致了富,发展农村经济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被表彰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青年标兵”“双建双带示范标兵”“农村致富专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教育报.

[2]吉文林.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及其理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

猜你喜欢
服务社会教学团队双师型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性研究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