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新常态”的挑战

2019-10-21 08:41周敏
现代食品·上 2019年8期
关键词:监管体系新常态

周敏

摘 要: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成为了一大重要问题。但是,由于食品行业链条比较复杂,涉及的利益主体比较多,所以安全监管工作难度很大。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着“新常态”的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本文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监管体系;“新常态”

Abstract:Food safet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 but also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refore, in modern society, strengthening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However, because the chain of food industry is more complex, involving more stakeholders, so in the work of safety supervision will also face great difficulties. In this way,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s also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new normal”, and effective measures need to be taken to deal with it.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of this aspect was analyzed.

Key words:Food safety supervision; Regulatory system; “New normal”

中圖分类号:F203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将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十分严重的威胁。但是,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的利益主体比较多,所以开展起来十分困难,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进食品安全监

管工作。

1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所面临的“新常态”挑战

1.1 财政方面的投入不足

在实际中,根据财政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情况可知,在2018年,全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所投入的财政资金大约为304亿元,在全部支出中仅占据0.34%。同年,美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投入了383.4亿美元,占美国全年支出的1.10%。通过这一对比可知,国内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财政投入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欠缺。资金欠缺会导致相关的硬件设备不够完善。在缺乏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会受到很大的阻碍,相关负责人无法直观地了解目前食品安全的整体情况。另外,财政投入较低问题也会导致资金牵引机制短缺,从而导致食品安全的相关检测数据无法实现有效共享,从而影响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1]。

1.2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完善

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方面,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且也展开了比较深入的探索。早在2003年,国内已经开始加强食品安全监督体制建设,并在2009年颁布了《食品安全法》。这一法律的颁布,明确了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责。但是,时代在不断发展,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也需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当前社会中,国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仍然不够完整,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在具体的工作中也没有开展协同合作。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1.3 对于违反法律的惩处不够严厉

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食品安全问题是整个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在具体情况中,对于违反食品安全规范的行为的惩戒力度也相对较轻,导致法律条款不具备足够的震慑效果。在食品生产中违反某些条列生产出问题产品时,生产商或者销售方只需要赔偿足够的金额即可,但是这种赔偿对其而言不过是皮毛,并不会造成根本上的影响,无法对造假贩假起到有效的惩处作用。

1.4 食品生产现状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

从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如今国内的食品行业还存在着粗放型管理、分散程度高、技术含量较低等特点。其中,食品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居多。近年来,在社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某些中小型食品企业存在“利益至上”的心理,不注重食品的质量,导致食品质量不合格的概率大大增加,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

2 “新常态”背景下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2.1 完善财政投入方式,加大财政投入

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食安全监管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必须积极改善这方面的财政投入方式。对此,有关政府可以借助资金机制为牵引,有效地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将传统意义上的规则驱动合理地转变为任务驱动。除此之后,还需要完善相关的考评机制,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积极地调动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并且改变传统的财政投入模式,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使食品安全监督更可评价、可控、可预防,确保相关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控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2]。

2.2 采取有效方式完善基层监管

食品安全监管,应该是层层开展的。在现实社会中,要想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就必须积极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管理建设,完善基层监管。可以设置专门的乡镇食品安全监管队伍,配置专业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并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考核,根据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工作情况为其发放相关福利,从而提高其监管积极性,使其端正态度,从而确保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可以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另外,在具体情况中,为了使相关的管理资源得到最大化的优化和利用,还需要加强对管理资源的整合,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积极向相关人员发放一定的工作津贴,使安全监管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建立起完善的三级检查制度:国家级、省级、市级,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力度[3]。

2.3 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罚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罚,不仅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而且也能够提高法律的威慑力。因此,要想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作用,利用法律武器对各种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罚。针对故意隐瞒安全问题的,要依法进行重处。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让公安机关介入检查。另外,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有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管,如果发现执法人员存在失职、渎职等行为,也需要依法处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2.4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立法,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

社会在不断发展,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也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在实际情况中,要根据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需要,完善食品法律体系。在完善法律体系时,重点要加强以下内容:①重点突出3个利益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并且加大安全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度。②实现对食品供给全过程的监管。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立法,强制实施食品安全生产准入制度、可追溯制度以及召回制度,从各个环节确保食品安全。

3 结语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问题是一项十分重大的问题,不仅关系到民生,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针对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完善,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参考文献:

[1]杨 琴,徐成波.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进展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20-25.

[2]武贤凯,姜方桃,薛晶晶.“互联网+”外卖食品供应链安全监管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3):166-168.

[3]胡国英,肖聪伟,吴晓晖,等.江西省食品安全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调查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2):3665-3673.

猜你喜欢
监管体系新常态
台湾地区食品监管对食品召回制度的作用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