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探究

2019-10-21 08:41周燕
现代食品·上 2019年8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基层

周燕

摘 要: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监管体系的建立健全能够将其功能发挥出来。为了更好的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本文在分析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特点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够为食品行业对内对外形象的重塑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并且对今后的食品安全监管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层;食品安全;监管

Abstract:Food safety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regulatory system, its function can be brought into play. In order to better analyze food safety issue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ssues, this paper propose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hoped to help the food industry to reshap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mage, and also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Key words:Grassroot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中圖分类号:F203

对于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而言,基层才是其工作的关键之点。所以,本文通过对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分析,希望对今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1 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利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谨的标准、最严厉的问责和最严肃的处罚守护其底线。基层食品的安全监管的特点如下。

①重执行。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注重其执行率,主要是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食品安全政策的落实,有效保障任务的执行效率和效果。②即时性。当基层食品安全方面出现问题时,要能够“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作为执法监管的第一线,因为其直面群众和经营户,所以,及时解决问题是基层监管需要重点考虑的素养。③机动性。基层食品安全问题本身带有较强的随机性,很容易出现突发情况,因此难以有效掌握其具体情况。所以,基层食品安全的监管还需要强调机动性,一旦哪里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并且对重点的问题也要重点关注。

2 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2.1 信用体系建设欠缺完善性

目前,国内信用体系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的监管中,个别违法经营者为了逃避监管,在查处之后不配合工作,出现人去楼空、无法联系到等情况。这一种现象在基础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执法严肃性有所欠缺,违法成本较低。实现市场监管与信用体系的相互对应,可对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效率的提升起到帮助作用[1]。

2.2 监管力度严重不足

基层食品监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再加上监管区域相对零散。对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实施基层食品监管就更加困难,再加上管理意识薄弱、发展经费不足等问题,最终会影响基层食品安全的监管。

2.3 基础薄弱,规范难度大

食品行业本身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监管难度较大;在食品生产中,部分生产经营者的文化程度较低,其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不足,再加上认识不到位,也容易引发问题。尤其是小摊贩、小餐饮、小作坊(简称“三小”)等,经营规模较小、资金储备有限、经营设备相对简单,达不到生产许可要求,从而引发了加工操作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等现象。但是“三小”给基层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其存在也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多多的留意与关心。

3 改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路径

3.1 建立信用体系

以街镇作为基本单位建立食品信用档案。对于挑战食品安全底线的,应该坚持“一票否决”制,但是因为信用体系还有所欠缺,如何起到震慑作用,才是当前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以街镇为基本单位的食品信用档案的建立健全,可以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先行实施,解决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问题,然后再与全国范围的信用体系相连接。如,通过街道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建立,实现街道与街道之间信息的共享,满足信用档案使用范围的持续扩大。另外,还可以考虑将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引入到其他部分。如当有不良记录时,则需要在公安部门的户籍打分上给予适当的扣分处理,这样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2]。

3.2 创新监管工作思路

①落实监管职责。考虑到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本身的工作相对复杂,为了确保能够稳定的开展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明确基层政府、街道办事处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能,加强对各个经营单位实际情况的了解,努力提升安全隐患的排查能力。各个乡镇也需要指派对应的人员,做好上报工作,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②针对性的建立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通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建立健全,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实施,从而为后续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条件。③采用“一岗双责制”“区域负责制”的基本模式,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自身的职责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基于这一基础条件实施监督,从而完善对应的工作。

3.3 合理治理“三小”

针对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还需要做好对小摊贩、小餐饮、小作坊的规范,帮助其找准薄弱之处,注重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积极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其食品安全意识。通过部门的联动模式、定期的监督抽查、暗访等方式,做好分级的整治与管理。通过“三小”示范点工作的实施,鼓励条件较差的向优秀的学习。合理引导“三小”进入到集中的交易市场中,再配合适当的政策优惠,满足产业集群的建立健全,最终推动行业的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基层质检监察而言,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是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的今天,作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严把食品安全关,通过对应的措施实现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实施,在保障食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崔 婧.食品安全监管的“碎片化”及其防治策略解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9(9):23.

[2]王列莉.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19(3):18.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监管基层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