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分析

2019-10-21 04:05李晓琼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出口退税影响

摘 要: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从激励效果和负面效应两方面探究了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利用出口退税政策促进我国出口增长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出口退税;出口增长;影响

一、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发展概述

出口退税政策是国家为了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税收种手段。目前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退还进口税,也就是说出口企业进口相应原料或半成品用于生产出口产品时将已经缴纳的进口税进行退还;还有一种方式是退还企业在国内已经缴纳的一些税金,即企业在商品进行报关出口时,退还其在生产该商品过程中已经缴纳的国内的税款。因此,出口退税政策是一种补偿性政策,能够在降低出口企业缴纳税款的基础上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目前,世界各国都有本国相应的出口退税政策,各个国家之间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发展来说,为了扩大出口额,迅速占领国际市场,提升中国产品的知名度,在1985年我国开始恢复出口退税政策。之后在1994年实施税制改革以后,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也进行了七次大的调整。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的前提下,我国连续三次对出口退税率进行提高,缓解了广大出口企业的困难。但是在出口规模扩大以后,我国财政资金中用于出口退税的资金越来越少,拖欠出口退税现象频发,这给我国银行的正常运转带来了极大的风险。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又连续对八次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上调,尤其是对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和轻工业产品。当前,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还在不断的调整与完善当中,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不断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 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分析

(一)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增长的激励效果

1. 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有利于刺激出口贸易量增长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与变动是出口退税政策当中最核心的内容,在大量的专业文献中都已经对出口退税率与出口贸易量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其研究结果都表明出口退税率与出口贸易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出口退税率越高,出口增长量越大,出口贸易总额就越高。并且利用Stata软件对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以出口退税率为自变量,以贸易出口总额为因变量,并加入年份和产品等其他相关变量,我们能够发现出口退税率和出口增长率都基本保持着相近的变动趋势,即在出口退税率较高或上调的时期出口增长明显较快,反之则出口增长则较慢,出口贸易量下滑。

2. 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

出口退税政策所释放出来的信号会对出口产品供给者的供给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利益的导向下出口产品的结构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升级。以我国1985年恢复出口退税政策时的出口产品结构来说,当时的出口产品结構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初级产品和一些工业制成品。而东南亚危机之后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开始针对不同的产品设定不同等级的出口退税率,对于国家限制出口的产品不再享有退税政策上的优惠,这样一来商品供应者也开始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目前我们能够看到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正向以下三个方面积极转变:以初级加工产品出口为主向半制成品和制成品出口为主转变;以初加工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深加工产品出口为主进行转变;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为主向以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

3. 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其出口退税政策密切相关。一方面,在出口退税率上调刺激出口贸易总量增长以后,我国出口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出口退税政策对于企业的产品生产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在政策导向下企业对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成为出口产品的主力,出口企业也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二)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贸易的负面效应

第一,尽管出口退税政策的初衷是促进产品结构的升级,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从结果来看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增长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主要的外贸收入还是依靠一些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大部分还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机电产品。由于资本本身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尽管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利润微薄,但是风险较低、收益稳定,因此在出口退税政策的优惠没有足够大的时候,大部分出口企业都还是选择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低成本中求得生存。第二,由于出口退税政策的不完善,我国政府对国内企业的退税资金也流入了很多外国客商的手中。由于缺少组织规范与约束,一些外国企业和商人在计算出口退税时能够抓住制度漏洞获得退税资金,这导致很多出口退税资金的外流,损害了国家利益。第三,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给中央和地方财政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出口退税资金在国家财政资金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负担也越来越重,地方财政拖欠退税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三、 利用出口退税政策促进我国出口增长的策略

(一)建立出口退税率的动态监控和评估机制

出口退税率是出口退税政策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此要想保证出口退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建立出口退税率动态监控机制,保持对综合出口退税率和各类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动态关注,并进行综合评估。除了关注本国的出口退税率等指标之外,还需要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国际产品结构的变化、各国的贸易政策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等保持密切的监测,将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与这些情况和具体指标结合起来,在保持对国内外出口贸易相关情况监督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出口退税监控体系,确保出口退税政策的总体效果。

(二)坚持出口退税率的差别化

就当前我国国情和出口贸易的情况来说,实施差别化退税政策是最优化的选择。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自1985年以来实施了多次大幅度的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差别化退税率格局,即工业制成品和深加工产品的退税率高于初级产品,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借助于出口退税率的杠杆作用,我们能够调动出口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坚持出口退税率的差别化还应当关注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在短期内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帮助企业克服困境、重振信心。

(三)促进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就一直以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长期处于国际出口贸易的弱势地位,出口产品的科技竞争力低下。因此,促进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们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项税收政策工具,应当及时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倾斜,客观分析当前出口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顾虑和困难,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用政策优势吸引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核心自主品牌。

四、 小结

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出口贸易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出口退税政策需要进行及时理性的调整,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立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效应分析与对策[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2]张润乾.中国出口退税率影响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J].知识经济,2015(14).

作者简介:李晓琼,宁波特克迈克机械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出口退税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及税收筹划
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税务筹划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会计核算研究
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评析
我国出口退税对福利效应的影响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