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预算绩效分析

2019-10-21 04:05张祎娜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行政机关预算绩效问题

摘 要:随着现代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行政机关预算绩效工作开始向着预算绩效管理转变,但是在现如今时代背景下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为了能够有效完善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确保行政机关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针对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行政机关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相对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行政机关;预算绩效;问题;策略

预算绩效管理是行政机关内部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不仅如此,对于行政机关来说,预算绩效管理将直接影响到行政机关整体管理水平,对于行政机关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现如今行政机关重要工作内容。现如今我国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管理效果,因此必须要针对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并探索优化对策提高行政机关管理水平,进而推动行政机关更为长远发展。

一、 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模式固化不能够满足现如今绩效管理要求

虽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已经在行政机关推行多年,并且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也已经累积了不少经验,但是在行政机关中预算绩效管理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行政机关整体管理水平,在这其中最为主要的一项问题就是管理模式固化。其一,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后,预算编制方法仍然没有获得大程度上的突破以及进展,现如今,行政机关财务部门中还是在运用传统的基本支出的定员定额管理以及项目支出的项目库零基预算编制方法,虽然这两种预算编制方法都有十分强大的实用性特点,但是仍然存在较为粗放的现象,与行政机关的目标之间没有过高的关联度,结果导向欠缺。其二,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的运用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已经成为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的发展方向,受到广泛相关人员的认可以及共识,但是由于在现如今的行政机关中绩效管理以及预算编制之间存在的关联不足,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存在基础上的问题,进而不能够满足于现如今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需求,影响到行政机关的长远发展。

(二)预算绩效管理观念淡薄,缺少监督管理

虽然,现如今我国行政机关中已经普遍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工作内容,但是因为预算绩效管理观念较为薄弱,进而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效果普遍偏低,其主要原因就是行政机关中相关工作人员不重视预算绩效管理,他们更多认为财政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在财务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并不用格外强调其重要意义。另外,在行政机关中还存在着不具备专业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并且所建立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也不够明显,过于简单,进而导致了预算绩效管理效果偏低。再者,一部分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规定规范的流程进行,只是根据早期的测量数据上进行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预算编制年度是否于计划实行年度一致,这种情况下就忽略了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而在行政机关调用预算资金开展项目的过程中存在着缺少相关监督管理机制的制约现象,这就导致资金使用率较低的现象发生,例如当行政机关在采购的过程中没有相关监督管理机制,对采购工作人员以及采购过程实施全程监督管理,这种情况下就非常容易导致资金滥用的现象发生。

(三)预算绩效管理执行力度较弱,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

现如今,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主要是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行政机关的各个部门会安排自己的工作内容,然后向财务部门进行汇报,但是由于各个部门中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性质等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又加上预算审核的时间较为短暂,所以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在细节上掌握各个部门中资金的走向,只能够按照各个部门汇报的资料进行预算管理。针对这一情况,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没有完善,并且执行力度较弱,进而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更好的发展都建立在信息化建设上,针对于行政机关也是如此,但是行政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较为缓慢,进而导致内部的财务信息不能够及时更新,信息的公开力度也相对较低,十分不利于进行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同时也不能够满足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需求。

二、 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优化策略

(一)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完善绩效评价

首先,将现如今行政机关中固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改革。建立在预算绩效管理原则的基础上,行政机关的人头费不应该按照人数作为分配标准,而应该按照行政机关实际承担的功能开展标准人员的计算,然后根据标准人员以及标准工资、公用经费定额来计算行政机关的基本支出。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吃饭财政的现象。

其次,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使得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范围有效扩大。其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用指标应最大限度上做到标准化以及统一化,另外在制定个性化指标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相关专家的论证。其二,构建第三方評价体系,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以及公平性。其三,建立应用绩效评价结果机制,一定要在年度考核中运用绩效评价结果。

(二)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监督体系

现如今,行政机关必须要加强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工作落到实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转变以往传统的绩效管理理念,行政机关相关领导人员应起到带头作用,充分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落实管理相关工作;同时建立预算绩效管理部门,并通过招聘以及培训的方式设置预算绩效管理专业工作人员,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落实等等,能够为预算绩效管理奠定良好基础,进而有效保证预算绩效管理能够实现财务目标。

再者,建立监督体系,这样能够加强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行政机关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监督体系其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分别为支出行为的监督以及支出结果的监督,一定要充分重视构建监督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抓出成效。

(三)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编制,加快信息化建设

行政机关在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以及编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将行政机关内部的所有与经济相关的活动都要融入在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之内,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编制是确保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以及进行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行政机关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根据行政机关内部的实际情况调整以及改革。其次,在制定预算管理以及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行政机关可以通过业务往来进行,细化到每一个环节的管理上。

在制定年度预算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保证制度具有管理特点以及临时可操作性特点,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实现根据行政机关实际情况来调节具体方案以及制度的实施。在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制定信息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展开工作上的沟通。另外,加快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向社会公开行政机关的财务信息,进而使得社会人员能够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提高工作公开性以及透明性。

三、 总结

预算绩效管理是现如今行政机关中重要管理工作内容,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基础。因此,应加强针对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积极探索优化解决策略,提高行政机关预算绩效管理,进而提高行政机关整体管理效果,促使行政机关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涛.行政机关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2):88-89.

作者简介:张祎娜,偃师市农村水利水保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行政机关预算绩效问题
以信息化推动行政机关财务管理规范化
法治中国视野下检察机关
行政机关和企业员工培训开发机制比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