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习面面观

2019-10-21 19:19冯婷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5期
关键词:翻译方法翻译

【摘要】翻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译者身上肩负着国家乃至世界的文化交流工作,责任之重不容小觑。本文通过历史实事,浅谈翻译的原因。并从英译汉的角度探讨译者根据两种不同的目的,如何选择翻译内容;译者应将什么作为指导思想,支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实践;译者自身需达到什么要求才能成为合格的译者三个部分,以达到理清翻译学习思路与目的的作用。

【关键词】翻译;翻译内容;翻译方法;译者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据《圣经·旧约·创世纪》第十一章记载:诺亚子孙饱受洪水的折磨,要修建一座名为巴别塔的通天塔来保护子孙后代。因上帝已赋予了他们相同的语言,故沟通无阻,修建过程十分顺利,塔身高度几乎要接近天堂。上帝知道此事后颇为愤怒,遂惩罚人类,将其语言区分开来使之不能交流。巴别塔的修建便就此终止,大家也各散东西。虽然这一神话故事的主要目的是为多种语言的存在寻找一个原因,但它也从侧面反映了语言相通力量的强大。犹太人柴门霍夫为了消除民族矛盾,将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立志重建巴别塔,故于1887年发明了世界语。但这一语言并未如其名那样成为世界通用语,其中的弊端之一就是,它在消除民族矛盾的同时也消除了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不同的语言虽会阻碍人类智慧的汇集,但也正因如此,世界才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翻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完美良策,可打破交流的隔阂,汇集人类的智慧力量,还能保留各民族独有的文化。翻译的存在如同真正的巴别塔,故如此重要的工作一定要交付于能够承担这份责任的译者进行,加快其进程使之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综上所述,本文旨在从四个方面探讨翻译的重要性以及达成其“重要性”的方法,目的为译者从事翻译事业理清脉络,坚定信心。

一、为何翻译

在我们的地球上,每个国家与地区因不同的历史催生出不同的灿烂文化,但语言让这些地区分离,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岛屿。翻译则是这些岛屿之间的天桥,人们通过天桥互相交流、分享,用对方的文化生出更多的文化之花。季羡林先生曾在《谈翻译》中多次感慨,“如果没有文化交流,没有翻译,根本无法想象现在的社会是什么样。”(季羡林,2015:7)我们现在拥有如此舒适的生活环境,如此便捷的科技,只用一方智慧是远远不可能达到的,需将不同的文化思想进行汇集,而这一工作只有通过翻译才能完成。

两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明初的西学翻译——这三次中国历史中的翻译高潮,为推动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东汉初年,平民百姓生活疾苦,佛经的“来世观念”慰藉人们心灵的同时,帮助统治者治国理政,稳定社会。并且通过佛经的译入,佛教观念融合儒家道教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以前,“重文轻理”导致中国的自然科学远落后于西方,但之后西方耶稣会的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思想,译者通过翻译相关科技著作,促进了本国科技文化的发展。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逐渐觉醒,通过翻译西方著作,促使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口号,唤醒国人,解放思想。日本遣唐使多次大量携回汉籍佛经,其文化影响之大在今天日本的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诸如此类的实例还有很多,它们都通过翻译这一媒介,使各自的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丰满。

二、翻译什么

翻译虽对各文化融合与发展有极大的作用,但需得当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理清观点后,随之而来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选择翻译内容。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如何选择源语语篇提升译者能力;第二,如何选择源语语篇提升译者价值。

翻译学习必须在大量翻译实践中进行。在学习初期,译者可搜寻个人较为感兴趣的源语内容,并从中筛选与自身外语水平相当且偏逻辑性的语篇进行学习及尝试。因考虑学习之初如果翻译内容难、语言难、形式更难的文本,应该很难有学习者能够体会其中的乐趣并继续坚持学习。当翻译学习之路走上正轨后,就应逐步选择略高于自己语言水平且偏文学的文本。原因有两点:一是较高于自己水平的语言难度能够使学习者在翻译期间既锻炼翻译能力,同时提高语言水平;二是学习者在逐步得到了一定的能力提升后,继续加强翻译的难度,能够凸显更多能力方面的不足,促使其继续学习,以提高翻译技术。虽然不是所有翻译领域都有机会接触文学类的文本,但学习者依旧可以借助此类作品的难度,提升本领域内翻译准确性、流畅性的把握。如在音乐文献翻译领域中,其翻译目标虽是一些文风较逻辑性的、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文献文本,但其中不乏有偏文学性的文献资料,如音乐评论和作曲家传记。若该领域学习者进行了文学类文本的翻译学习实践,其语言转换、句式调整以及风格把握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想必会对此类偏文学性的文献翻译实践有莫大的帮助。

在翻译学习者经过充分的实践学习可以承担翻译工作后,同样面临着选择什么翻译内容能够为自身以及翻译事业增光增彩的问题。首先,译者需客观地结合个人的翻译能力以及所擅长的领域,选择领域中具体从事的方向(如音乐文献翻译中的西方古典音乐方向)。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可继续从两方面选择翻译的内容。第一,选择当前国内最欠缺,或普遍认为最具价值的内容进行翻译。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根据各领域目前的情况以及呼声选择翻译内容,可以促使本国该领域的快速发展。第二,结合自身对此领域现存问题以及未来趋势的认知,选择个人理解下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翻译。“是金子总会发光”。“价值”的创造与体现时间不一定相同,只要創造者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以及对工作的热忱之心,产生“价值”一定是必然结果。

三、怎样翻译

中国从较早的佛经翻译开始一直到现在,出现了很多翻译大家,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在这些众多翻译理论中,其中争论最多的是直译与意译。如晋代的道安在翻译佛经时主张“质”,也就是直译,而鸠摩罗什则要求既要“得大意”还要考虑“文体”。而对于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方法,大家的观点却则基本一致:偏逻辑的文本比较容易,不太需要意译;文学作品比较难,需要译者扎实的语言功底转换源语言为得体的目的语。

严复曾在《天演论》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译者的翻译方法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体现在译文中的区别大致有两点:一是“达”的表现形式不同;二是“信、达、雅”这三点的占比不同。先说达的表现形式。许渊冲先生称直译译文表现“达”的形式是“忠于原文的形式”,意译则是“通顺且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1]。译者运用“忠于原文的形式”目的为保留原文的异国风情,让读者阅读时置身于他国的文化氛围中;而意译那种“通顺且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其目的则是让读者在熟悉的文字环境中轻松阅读,快速理解译文的意义内涵。这两种不同的目的也就是直译与意译对“达”的不同理解。译者根据不同的目的与理解,选择不同表现形式,因而也就导致了翻译的处理以及译文风格截然不同。再说“信、达、雅”的比例问题。在翻译时,译者不可能只使用直译的方法从头译到尾,意译也是如此。要说明此观点,在这里需引用美国总统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词》,并对比1980年出版的《英汉翻译教程》与许渊冲先生对这句演讲词所做的译文:

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conceived in Liberty,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our men are created equal.

《英汉翻译教程》: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许渊冲: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建立了一个以自由为理想、以人人平等为宗旨的新国家。

不难看出,两种译文的“信”都是合格的,但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更“雅”一些。因两种译例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英汉翻译教程》的译文偏直译,季羡林的译文偏意译。虽然二者的翻译方法不同,但对“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这一时间状语的翻译,很明显两种译文是完全相同的,原因就在于原文形式与中文的“八十七年前”是完全吻合的。“当‘忠实于原文形式与‘通顺的译文形式能够统一的时候,也就无所谓直译与意译”。(许渊冲,1984)但这两者形式存在矛盾时——如本句演讲词的其余部分,则就需要译者根据自己想要呈现的何种“达”,而选择不同程度的意译与直译,进而展现不同程度的“雅”。

译者选择不同形式的“达”所依据的目的与理解,其实就是译者的翻译目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德国。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根据老师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提出的功能派理论思想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的目的论(Skopostheory)。它要求“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2]这一观点为我们的翻译理论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根据目的论,优秀译文的评定标准不应该只考虑是否完全忠实原文,以及是否表达通畅,而是在于是否能够达到其翻译目的。翻译界大量的实例可以证明这一点。如十九世纪末,严复在译作《天演论》中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震撼了无数的同胞,影响了几代人。但其中“边译边作”翻译方式在如今恐怕不能够称得上忠实原文。但通过《天演论》,严复实现了呼吁国人觉醒,希望祖国富强的翻译目的,我们就不能够否定它的价值。又如鲁迅翻译的《死魂灵》,译文较为拗口,但拗口即为鲁迅的翻译目的,为的是保存洋气,输入新的中文表达,活跃当时死板的本国语言环境。因此,我们就不能只从技术层面评定《死魂灵》是否为一本优秀的译作。总之,译者在翻译前需先对源语文本风格、译文的读者群体、译文最终产生的理想价值进行权衡考虑,再运用适合的翻译方法实现个人最初的翻译目的,进而产生译文的存在价值。

四、谁来翻译

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交流,这种交流可以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由翻译的作用之广可以想见,译者作为翻译的主要发起人其肩負的责任之重。在翻译过程中,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译文的一丝细微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能力。

第一、双语能力(甚至多语能力)强且素质好。要做翻译工作,毋庸置疑,需要高水平的外语能力来正确的理解原文意义,呈现准确的“信”。且在可能的情况下,精通的外语越多越好。多会一门语言就是多了一种接受信息的途径,多了一种媒介、一种表达方式、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同时还需要扎实的中文功底,继而在“信”之上建立“达”与“雅”。季羡林先生说过,要提高中文水平就要“好好学习古文,背两百首古诗词,几十篇古文”。(季羡林,2015:126)虽然本篇论文探讨中心为如何进行英译汉的翻译工作,但作为一名译者,汉译英工作也是必须的。如若译者在古文及古诗词的翻译中,都无法准确把握中文的意义,那一定不可能呈现高质量的译文。学习绝非一劳永逸之事。随着新事物的产生,各国交往的密切,各种语言持续不断地出现新的名词与新的表达方式,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素质,同样无法译出群众接受喜爱的高质量内容。

第二,知识面广且好钻研。翻译工作往往需要译者能够准确地呈现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文本。在这里我们对如何翻译不同题材文本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译者要对不同领域有所了解。我们平时应该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甚至科技、金融、医学等领域的各种文章书籍,有所了解后才能在翻译时做到轻松准确。其次,译者要结合自身的优劣势,选择一领域进行深度钻研学习。较广的知识面只能作为基础知识储备,并不能真正体现译者的价值。在有限的精力与能力下,选择一个可行的领域进行研究,深度提高译文准确性,为该领域的发展贡献翻译的力量才是我们最终应该做的事。

第三、工作态度严谨且谦虚。译者习得了优异的外语能力,建立了扎实的中文功底,找到了合适的工作领域,万万不可沾沾自喜、高枕无忧。态度决定成败。不保持谦逊的心,在译文中就会有所体现。对自己的能力扬扬得意,必然做出的工作漏洞百出。而且如今我国高速发展,人才辈出,如不持续保持学习,将难有立足之地。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诸多翻译实例证实了翻译对人类智慧与文化的交融、碰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翻译任务的重要、艰辛提醒着译者要理清思路才能更好地从事翻译工作。首先,译者要依据自身的能力对翻译对象进行选择,然后根据翻译目的选择适合的翻译,理论配合实践,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译者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为翻译事业、人类文化进步增添一己之力。

翻译学习十分不易,哪怕是“译事三难”中最基础的“信”,也不是靠一天两天的学习就可以达到的。译者必须谨慎地对待每个字、每句话。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稍有疏忽,其错误可能影响几十年的沟通、文化、甚至思想。希望本文可以给予译者一些启迪与借鉴,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翻译,1984(11).

[2]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

[3]陈小慰.翻译理论功能方法与启示中国翻译──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中国翻译,2004.

作者简介:冯婷(1995-),山东,本科(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文献编译(音乐)。

猜你喜欢
翻译方法翻译
民俗旅游资料日译方法探讨
浅谈日语翻译的方法与策略
中医语言隐喻分析及其翻译方法研究
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方法举隅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浅谈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外宣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