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从事老年照护工作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10-22 10:51翟晓萍
关键词:护生老化意愿

杨 亚, 翟晓萍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江苏 南京, 211800)

2018年中国人口总量及人口性别、年龄、城乡结构分析显示,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 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 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1]。然而目前养老最突出的问题并不是养老机构、养老设施等硬件条件发展滞后,而是由于人口年龄快速转变、家庭结构迅速萎缩、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需求快速提升导致养老供给服务跟不上需求增长速度而出现的问题。北京市2016年“养老服务设施摸底普查”数据和相关报道数据显示,北京市存在着床位数过剩与老年人入住难的矛盾,这充分表明养老设施是否完善与是否满足养老需求无必然联系[2]。真正对入住老年人具有吸引力的是养老机构所能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增加医护人员数量、提高医疗人员素质和医护水平才是关键,因此需要更多的受过专业训练、专业技术能力较强、能够承担多重角色的护理专业人员进入到养老机构内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安全的护理服务。本研究旨在调查高职护生从事老年照护工作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护理行业人才短缺的现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3月—10月采取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取江苏省某高职院校2015、2016、2017级三年制高职护生和2015、2016级五年制高职护生,共300人。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籍贯、来自城市/农村地区、学历、年级、家中是否有老年人、是否被老年人照顾过、是否和老年人同住、有无照顾老年人的经历、有无与老年人相处的经历、有无老年服务志愿者经历、和老年亲戚是否来往密切以及护理专业是否为其第一志愿。

1.2.2 高职护生从事老年照护工作意向调查问卷: 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2轮专家评价进行问卷题目删减和修改后形成问卷。内容包括是否接受过老年护理教育、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了解、对老年护理发展前景的了解、对未来就业前景的了解、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对从事老年护理月薪的期望、影响择业的因素等。调查结果综合评价为愿意从事、愿意考虑和不愿意从事。

1.2.3 调查方法: 在晚自习时间集中发放问卷,统一指导语,要求被调查者自行、独立完成。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2份,有效回收率94.00%。

1.3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问卷进行编号,采用双人双录入方法对数据进行核实。采用Epidata软件数据录入,使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调查的282名护生中,45(15.96%)名表示愿意从事,197(69.86%)名表示愿意考虑,40(14.18%)名表示不愿意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独生子女、生源地在农村地区、三年制高职、二年级、有照顾老年人经历、有与老年人相处经验、与老年亲戚来往密切的护生从事老年护理意愿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护生从事老年护理照护工作意愿比较(n=282)

表1 不同特征护生从事老年护理照护工作意愿比较(n=282)

2.2 考虑或不愿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的原因分析

考虑或不愿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老年人难沟通、老年人不卫生、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较低、社会地位低、对老年护理不了解、与老年人相处不愉快。见表2。

表2 考虑或不愿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的主要原因(n=237)

3 讨论

3.1 护生从事老年照护工作意愿的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5(15.96%)名表示愿意从事老年照护工作,197(69.86%)名表示愿意考虑,仅有40(14.18%)名明确表示不愿意从事老年照护工作。该结果与杨玉洁等[3]报道的55.9%五年制高职护生毕业后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周晓丽[4]报道的59.9%护理本科生毕业后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穆晓云等[5]报道的17.31%的高职护生毕业后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相比较,还是比较乐观的。分析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本研究将意愿选项分成愿意从事、愿意考虑、不愿意,绝大多数护生属于中立、犹豫状态,因此,对护生进行正确引导,加强老年课程学习,将有利于提高护生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的意愿;另一方面,与目前的就业形势相关,2004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的紧缺人才报告显示,我国护士需求缺口很大,未来10年我国需增加护士数量超百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对护理人员需求的“缺口”与相对“饱和”现象并存,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竞争仍日趋激烈[6]。同时随着护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护理教育学历层次在不断提高,我国已经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学历结构,护理专业本科生及以上学历层次的人数在日益增加,高学历护士是我国现阶段护理行业就业竞争的佼佼者,因此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式较为严峻[7]。

3.2 影响护生从事老年照护工作意愿的相关因素分析

独生子女、生源地在农村地区、三年制高职、二年级、有照顾老年人经历、有与老年人相处经验、与老年亲戚来往密切的护生从事老年护理意愿的较高(P<0.05)。独生子女更愿意从事老年照护工作,与杨玉洁等[3]报道非独生子女更愿意从事老年照护工作有所差异,分析认为可能与目前的“4-2-1”的家庭模式有关,多数独生子女幼年可能是由老人照顾长大,与老年人感情更为深厚。生源地为农村地区的护生可能更加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愿意担当照顾老年人相对繁重的护理工作。三年制高职护生比五年一贯制护生更加成熟理性,能认清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所以更加倾向选择从事老年照护工作。一年级护生知识储备不够,三年级护生经历过实习后可能对老年照护失去信心,所以二年级护生更加愿意从事老年照护工作。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与老年人相处的经验、与老年亲戚来往密切的护生普遍对老年人充满情感,理解老年人,更愿意照顾老年人。

3.3 护生考虑或不愿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的原因分析

考虑或不愿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老年人难沟通、老年人不卫生、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较低、社会地位低、对老年护理不了解、与老年人相处不愉快。护生不愿意照顾老年人的首要原因是老年人难沟通,老年人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功能下降,部分老年人可能只会讲方言,造成与他人的沟通障碍,此外护生与老年人因年龄差距容易产生“代沟”,也会导致沟通困难。老年人由于各方面机能衰退或者疾病因素,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照护老年人除了需要疾病护理还需要从事更多的生活护理工作,使护生产生老年人不卫生、劳动强度大的印象,而不愿意照顾老年人[8]。此外,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也是护生不愿从事老年照护的重要原因。王若维等[9]调查显示,社会相关保障制度不到位、福利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是制约老年护理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院校未开设老年护理课程,仅有部分学生参加国家技能鉴定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所以绝大数护生对老年护理工作不了解,这也是导致高职护生不愿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的重要原因。

3.4 对策与建议

3.4.1 加强老化教育课程: 老化教育课程是一种提高学生理解老化的过程与教导和传递正确的老化知识与态度的教育活动[10]。国外高职护理专业积极开展老化教育课程,建立护生老化知识及态度,使其正向积极投入老年人照护工作,而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陈芳菲等[11]认为在高职护理专业开设老化教育课程教学,可提高护生老化知识水平,改善护生对老年人正面的态度,增强护生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的意向。

3.4.2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学校要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学校要培养护生尊老敬老爱老思想,从而改善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加强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的意愿。

猜你喜欢
护生老化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杜绝初春老化肌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HTPB热固PBX老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
抑制热老化的三效催化剂技术的开发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