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对招聘岗位需求能力认知状况研究

2019-10-22 13:19贾翔
北方经贸 2019年9期
关键词:岗位需求应用型能力培养

贾翔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产业同步转型提升,迫切需求高层次智能型、技能型人才,但在当前却呈现出就业与需求的错位矛盾。本研究从分析武汉商学院毕业生对岗位能力的认知入手,指出毕业生对岗位能力认知不足,储备不足,进阶动力不足,重视硬实力,轻视软实力,导致能力水平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水平之间匹配度不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希望研究内容对学校专业建设与毕业生岗位能力的认知和发展带来启示。

关键词:应用型;能力培养;岗位需求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9-0158-03

一、序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在持续增长的同时,其产业也在同步转型提升中,对高层次智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样迫切,而培养出这样一些人才以满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院校责无旁贷。但在当前的就业形势方面则呈现出就业与需求的错位矛盾。针对此种矛盾,目前国家教育政策层面采取的对策,一是发展“双一流”工程,用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学科来引领本科高校发展方向,着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创新型、智能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二是发展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用“国家示范”来引领高职院校发展方向,即加强职业教育发展,以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技能型优秀人才。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大学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所需岗位的能力认知状况,对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也能为学校制定相关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提供参考指导。

二、就业能力的内涵

我国出版的《现代劳动关系词典》中就业能力的概念为:是要求就业者自身的素质与社会劳动力需求相适应的程度,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品质三方面。一些中外学者有的认为就业能力应包括理解力、专业和通用技能、自我效能和思考认知等几个方面;有的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一种适应能力;有的则认为就业能力应包括态度、知识、技能;有的认为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为和非专业能力;还有的则干脆认为就业能力是指成功就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

因此目前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各级机构和组织方面对其所包含的内涵均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从就业和能力两词的释义上来分析,至少是指个体拥有能胜任工作岗位范畴的相关技能。综合专家学者对就业能力内涵的表述,笔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就业者足以匹配工作岗位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应包括知识和技能。软实力则应包括心理思维和团队意识、人际交往等。

三、用人单位对就业者的能力要求

(一)硬实力

1.专业岗位技能

岗位技能是一个就业者选择就业岗位所必备的技能,也是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的首选项,当然掌握和运用专业岗位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就业者顺利入职成正比关系。

2.知识能力

知识能力第一个层面是指一个就业者所拥有的与就业岗位相关的知识以及与就业岗位相关联的知识。第二个层面则是指学习知识发展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体系中知识系统是一种开放系统,始终处于高速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这就要求就业者必须始终对自身拥有的知识进行补充、重构并更新,它也反映出一个就业者不断地在就业过程中汲取养分,以实现与现实岗位环境协调发展的能力。

(二)软实力

1.团队合作能力

包括人际关系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如今的用人单位普遍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甚至将之视为单位文化重要的内涵之一,都希望自己的单位能产生令人向往的和谐人际交往环境,进而升华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并希望在这种企业文化的感召下,新老就业者都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工作中形成1+1>2的局面,从而将之贯穿于就业单位生产或经营的全过程中,使就业单位、就业者都获得最大利益。

2.心理思维能力

包括心理思维调节与抗压、情绪控制能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快速进步的重要能力,这种能力也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一种能力,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人类生活相对更富足,但各种由心理问题产生的案例却呈现增长态势,究其原因不外是人类社会发展重视与没有任何情感思维的器具打交道,而越来越缺乏对有情感思维的人的关往。因此在现实情况下,那些具备强悍心理思维自我调节能力,能坦然面对各种压力,调整自己的心理应激水平,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去主动适应现实工作生活环境的就业者,显然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3.岗位责任能力

岗位意味着责任,责任既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责任能力是做好任何事情必备的前提,它是就业者对工作的态度,对岗位的忠守。责任保证敬业,保证发展……可以說,“责任保证一切”。因此说责任是一种品德,事实上,每一个用人单位都非常强调岗位责任能力。

敬业与奉献能力也是岗位责任能力的一部分,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职责,那些爱岗敬业、守时诚信,遵章守纪的就业者最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作为一名员工,始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对待工作始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愿意与就业单位共进退,愿意为用人单位奉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4.开拓创新能力

也是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能力,是就业者在己知知识及信息的基础上产生出能打破现状,积极开拓创造的一种能力,在这种能力的指引下,就业者能不断接受、适应新事物的发展,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进而创新出有积极社会价值的事、物的能力。

5.宏观思维能力

是一种整体思维的能力,是就业者将判断对象放到与自己工作岗位相关的整个行业的全局上思维的一种能力,就业者在此基础上能够收集相关信息并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做出更好决定。它实际上有助于就业者个人能力与岗位的进阶,因此它是一种进阶能力。

6.自我定位能力

每个人在社会体系中都会有自己的位置,它源自于自身实力,就业者基于自身能力准确的认知并定位自身,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就业者对自己的能力和性格有客观而全面的认识,清楚自己的优缺点;明确自己在组织中的适合位置,量力而行,就可以更理性的去追求就业岗位。当然这种能力伴随着就业者的成长发展,也处于一种动态过程中。

四、毕业生对就业岗位需求的能力认知状况

当今社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好的就业岗位常常吸引众多的就业者前来竞争,而那些能从众多就业者中脱颖而出者,一定是拥有用人单位所需的能力。就业单位——岗位——就业者三者之间是互动关系,从岗位职责到岗位要求,就业单位会有非常明确的认知,即就业单位只会召入符合要求的就业者,而毕业生如果对就业岗位所需求能力非常了解,那三者就是良性互动关系,会促进就业单位和就业者双向更好发展。因此现在的重点是需要知道就业者对岗位需求能力的认知状况。

为了了解毕业生对就业岗位需求的能力认知状况,本研究以武汉商学院旅游学院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了解他们对就业岗位需求的能力认知状况并进行分析,目的是希望引起相关当事者的重视,主动去了解目前社会需求状况,促进其对岗位需求能力认知状况的改善,以便通过自我管理,提前准备应对措施,提早历练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提高将来就业的竞争力。

(一)调查情况

这次调查涉及到武汉商学院旅游学院2016级应届毕业生共计450人,其中专科249人,本科201人,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按照旅游学院各专业应届毕业生总人数,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抽样,抽样比例为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30%,最终回收问卷135份。

(二)调查结果

1.毕业生对岗位需求具备的主要能力认知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毕业生中,认为己经具备专业岗位技能、专业基础知识、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发展能力、岗位责任能力的人数较多。很少人认为自已还需要具备开拓创新能力、敬业与奉献能力和抗压与情绪控制能力、宏观思维能力等。进一步综合分析显示,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對就业者的专业知识的关注度最高;其次是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和发展能力;而他们认为开拓创新能力、心理思维能力、宏观思维能力、自我定位能力等不是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的能力需求。

2.毕业生所具备的主要能力来源

通过访谈得知,绝大部分毕业生承认他们所具备的主要能力来自于大学教育,包括课堂教育、实习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也有少部分毕业生认为其具备的主要能力,来自于家庭的重视及自身的学习成长与对社会发展的关注程度;因此可以看出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是导致毕业生就业时岗位需求能力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家庭、自身、社会发展对毕业生对岗位需求能力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调查结论

1.认知不足

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招聘时重视的岗位能力认知不足。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招聘时所重视的岗位能力认知水平有较大偏差,毕业生对岗位需求的能力认知与用人单位岗位能力需求匹配性最好的是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其次是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发展能力、岗位责任能力,而与用人单位对岗位能力需求匹配性最差的则是开拓创新、抗压、情绪控制、宏观思维能力。

2.储备不足

首先毕业生无论是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准备不足,同时其技能的储备也不足;其次其心理上的准备也不足,处于盲目乐观状态,求职一旦遇上挫折首先是否定用人单位,而不是从自身上找问题,容易产生怨天尤人的不良心态。

3.进阶动力不足

大多数毕业生比较重视就业单位的薪金水平与各项待遇水平,不重视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一旦求职成功,重视对岗位专业技能的熟悉了解,轻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继续学习,一旦岗位专业技能掌握熟练,很容易安于现状,导致岗位发展后劲动力不足。

4.毕业生重视硬实力,轻视软实力

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是专业基础知识还是专业技能都属于硬实力范畴,而开拓创新、抗压、宏观思维能力属于软实力范畴。硬实力是岗位的基础,而软实力是岗位发展的助推器。大部分毕业生只清楚了解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而认为开拓创新、抗压、宏观思维等能力可有可无。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说明,武汉商学院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招聘时岗位需求的能力认知有偏差,导致毕业生自身具备的能力水平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水平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对于毕业生就业能为与社会需求匹配问题,解决的根本方法是学校在教育教学上要做相应的调整和引导外,学生们要认识到当前就业市场及就业单位的用工需求,同时更要全面提高其自身的各项就业能力,包括积极参与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主动参与各项社会实践,并要善于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好自身职业规划,明白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针对自身与就业岗位所需能力之间的差异情况,制定相应的短长期学习计划并严格坚持;以积极学习的心态,面对职场竞争,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梁 静.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2] 黄燕明.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需求优先序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

[3] 付晓娜.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自我认知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6.

[4] 李天宇.基于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指导体系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

[5] 何二毛.“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实证研究——基于河南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问卷调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1).

[6] 唐传英,孙振祥,曾维炯.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高校工作的启示——基于对经管类高校师生和用人单位的认知比较[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2).

[责任编辑:马 欣]

猜你喜欢
岗位需求应用型能力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装备实践课程几种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青年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