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历史价值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019-10-23 13:42马琳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价值观核心素养

马琳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渐渐成为教师研究和实施的重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历史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价值观

随着素质教育提出且持续推进,学生知识技能掌握以及核心素养发展已成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这要求教师要深化历史教与学,科学引领学生了解、学习历史,学会站在历史视角剖析问题,在把握、积累学科知识中高效培养历史价值观的同时促进历史核心素养发展。

一、巧引热点,培养历史情感

高中生核心素养发展和历史价值观培养深度联系,而历史情感培养能够为高中生正确历史价值观形成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在历史教学课堂巧引热点话题,在丰富教学内容中引领学生深层次感知历史学科实用价值,大胆提出想法、见解,实时培养历史情感。

以《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为例,教师要从班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角度出发,深化把握《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题内容的同时有机整合当下我国教育热点话题,将其巧妙融入到課题知识讲解中,缩短历史与现实距离的同时创设“和谐、宽松”的历史教学情境,顺利引领班级学生走进历史课堂。在讲解《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题知识中,教师可以从当下教育方针政策、机遇与挑战、市场人才需求等方面入手巧引热点话题,科学组织班级学生有效思考、探究并说说自己对此看法,在综合把握中融入《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题知识点,和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化互动,在把握当下教育热点话题中客观探究基于课题基础与重难点知识的层次化问题,在科学化解决中把握历史长河中我国教育发展全过程,在获取历史知识中科学培养历史情感与时空观念,日渐形成正确历史价值观以及高效发展核心素养。

二、对比剖析,锻炼历史思维

教师要强调对比教学,系统化把握课题知识点的同时巧设课堂思考问题,和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化课堂互动,使其在对比剖析历史材料、教材内容中科学解决课中问题,正确把握历史知识、锻炼历史思维并体验历史情感,培养正确历史价值观的同时为历史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支撑力量。

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为例,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用对比教学法,从对比的角度出发,深层次把握《“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题下“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孔子和早期儒学等知识点,引导班级学生对比剖析课题中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各自思想主张,对“百家争鸣”有全新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班级学生重现“百家争鸣”历史场景,让学生在观看短片的同时有机联系并理解教材中课题内容,借助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阶级关系、思想文化三大层面入手进一步对比剖析各派别思想主张,科学化把握“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哪些,有效锻炼历史思维的同时学会正确看待历史。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细化课题中关于儒家思想形成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合理化对比剖析孔子、孟子以及荀子的思想主张,准确理解课题中关于儒家思想创立以及发展的内容,在整合课题前后知识点中完善、扩大已构建的历史知识体系,在锻炼历史思维中发展认识善恶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拥有正确的历史价值取向,促进核心素养培养,提升新课标下历史学科教学实用性。

三、深入探究,把握历史本质

学生主体地位呈现、探究学习都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下强调的重要方面,教师要在深化高中历史学科教与学中辩论探究,合理化联系课堂内外,有效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历史课题辩论,在辩证探究、剖析、实践中深入把握历史本质,同步培养历史思维品质与价值观,发展并提升每位学生核心素养。

以《抗日战争》为例,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教师要强调班级学生主体地位呈现,以历史价值观培养为核心,优化《抗日战争》课中教与学各环节,强调学生对《抗日战争》课题主题深入探究,在把握历史事件本质中强化历史价值观、历史情感态度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和《抗日战争》课题内容联系密切的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和学生共同剖析日本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准确把握课题探究方向。随后,教师可以围绕《抗日战争》课题重点与难点,科学设置不同层次的探索性问题,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要求各小组学生在把握教材内容知识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站在历史的角度,深入探究抗战初期正面以及敌后战场各自特征,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性原因以及意义等,针对深入探究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补充讲解课题知识点,便于班级不同层次学生在突破《抗日战争》课题教学重难点中学会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同时客观揭示历史本质。同时,教师可以模拟历史法庭,让班级各小组学生在深入探究课题主题中诠释不同角色,重现历史事件发生现场,在日军暴行审判体验中增强民族自信心、责任感以及使命感。教师要在客观点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归纳课题知识点,对其进行有效历史情感教育,使其在培养正确历史价值观以及核心素养中实现全面发展,客观折射历史学科教与学魅力。

总而言之,教师要关注班级学生全面发展,优化创新思路与方法,打造高效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在课题知识、问题、实践等层次化联系中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历史情感体验,形成良好历史思维与正确历史价值观,学会辩证剖析历史事件的同时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兴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养成[J].高考,2018(15).

[2]宋从兵.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9).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价值观核心素养
我的价值观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