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作用

2019-10-26 06:10江西省靖安县妇幼保健院330699余小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4期
关键词:障碍性性生活盆底

江西省靖安县妇幼保健院(330699)余小兰

妊娠、分娩均会对盆底肌造成损伤,若不能有效恢复产后盆底损伤,产妇产后很容易出现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等不良结局,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整体生活质量[1]。为探究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作用,本文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产妇80例,纳入标准:①足月、头位、单胎分娩的产妇。②患者认知能力正常,无分娩并发症、妊娠并发症。③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患者均知情。与此同时,排除既往盆腔脱垂、尿失禁病史,引产,盆腔手术,合并长期便秘及慢性病等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在20~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2±1.3)岁,分娩方式:剖宫产18例,自然分娩22例;观察组40例,患者年龄在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0±1.4)岁,剖宫产17例,自然分娩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接受盆底康复锻炼:产后42天开始进行盆底肌康复锻炼:①加强产妇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产妇健康指导,使其正确认识盆底康复锻炼的重要性,结合产妇自身情况制定盆底康复计划。②kegel盆底肌锻炼,指导产妇平卧,吸气收缩会阴、肛门,维持8~12秒,放松后重复上述锻炼,每日一至三次,循序渐进增加锻炼次数。③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疗法。将生物反馈治疗仪置入产妇阴道,结合患者耐受情况合理调整刺激强度,一周两次,一次30分钟,从而达到锻炼盆底肌的重要作用。

1.2.2 对照组 仅接受盆底筛查,未进行盆底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盆底肌力 产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选择GRRUG会阴肌力测定法评估患者盆底肌力,分为Ⅲ~IV级,级别越高,提示患者盘底肌力越高[2]。②比较两组性生活质量 产后3个月选择PISQ-12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分数越高,提示患者性生活质量越高[3]。③统计两组尿失禁几率 患者在增加腹压情况下(咳嗽、打喷嚏、身体用力等)产生非随意性尿液漏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盆底肌力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III级60.0%、IV级4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盆底肌力情况情况分析

2.2 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PISQ-12性生活质量评分(39.9±5.2)分,对照组PISQ-12性生活质量评分(32.1±5.2)分(P<0.05)。

2.3 两组患者尿失禁几率比较 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尿失禁,几率为2.5%,对照组9例患者出现尿失禁,几率为22.5%(P<0.05)。

3 讨论

临床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发病率较高的产后并发症,妊娠与分娩均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独立性危险因素。产后盆底康复锻炼是改善患者盘底肌力的重要方式,kegel锻炼能有效提升盆底肌力,而电刺激反馈能有效改善会阴肌力和盆底肌扩张力,两者相互协同,优势互补,效果显著。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PISQ-12性生活质量以及尿失禁几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可以改善盆底肌功能,改善性生活质量,康复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障碍性性生活盆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性爱和谐有秘诀
性生活有“ 八 忌 ”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