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在晚期肝癌疼痛患者中的应用

2019-10-26 06:1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300170宋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4期
关键词:条目服用疼痛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300170)宋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100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47.8岁。其中男52例,女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纳入患者均符合肝癌诊断标准;自愿参加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性别、病情、疼痛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第1d进行疼痛评分,并向患者发放自拟的疼痛调查表,调查其对疼痛和药物镇痛的态度,并分析影响其服用镇痛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7d的疼痛评分及疼痛护理满意度。

1.2.1 疼痛评分 采用10点疼痛数字等级量表,评价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为严重的疼痛。疼痛分值下降2~4分为中度改善,下降4分以上为明显改善,下降2分以下为无明显改善。

1.2.2 疼痛护理满意度 评价患者接受疼痛护理后的满意程度,包含专业技术能力维度5个条目、教育关系维度5个条目,信任关系维度11个条目。该量表每个条目计分法为,患者非常同意5分、患者同意4分、患者一般同意3分、患者不同意2分、患者非常不同意1分,若问题是负向叙述题,采用反向计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第1d疼痛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试验组患者在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及疼痛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认知行为干预

3.1 分析患者对疼痛及镇痛药物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向患者发放自拟的疼痛调查表,调查其对疼痛和药物镇痛的态度,并分析影响其服用镇痛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其中,30.2%的患者担心镇痛药物成瘾,17.8%的患者担心产生耐药,16.8%的患者担心毒副反应,22.5%的患者担心使用镇痛药物无人监管。

3.2 疼痛知识培训 通过床边指导、小讲座、发放宣教材料等方式向患者宣教疼痛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疼痛可产生机体的紧张,不仅加重疼痛的感受,更引起不良的心理反应,从而导致疼痛的加剧。纠正患者对于使用镇痛药物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并教会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冷敷、热敷、心理调适、适度运动、按摩、深呼吸等。并及时观察患者对于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无恶心呕吐、有无头晕、有无呼吸抑制等。及时检查患者是否按时服用药物,并做好疼痛评估。

4 讨论

2000年WHO就提出“使癌症病人不痛的目标”[1],然而时至今日,仍有大量癌症患者日夜忍受疼痛带来的身心折磨。认知行为干预是指通过对个体已有的认知和思维进行改变或影响,从而影响其行为的一种干预措施[2]。通过发放自制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患者对疼痛和服用镇痛药物存在一定的误区,影响其镇痛效果。通过对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其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其正确服用镇痛药物,并教会其利用物理手段减轻疼痛的感受,并辅以心理干预,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条目服用疼痛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疼痛不简单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良书每月一副,按编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