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降低医院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和预防术后感染中的作用

2019-10-26 06:10广东省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523900李妙凡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4期
关键词:菌落无菌手术室

广东省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523900)李妙凡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共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本研究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男性10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1.55±5.68)岁;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2.14±5.5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如下:①术前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术前相关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康复锻炼;讲解伤口感染的危害及诱发因素;指导术前锻炼。②术前无菌准备:手术前进行淋浴、皮肤消毒、备皮;胃肠手术者术前服用抗生素并清洁灌肠;医务人员术前认真清洗、消毒双手。手术器械、辅料严格消毒灭菌。③术中无菌操作:此步骤为预防感染的关键。彻底消毒,使用皮肤保护膜、全层保护器保护切口;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走动,保持手术室安静;接台间隙保持不少于10分钟的自净时间,稀释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尽量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④人员培训:对手术室全体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培训,定期学习消毒杀菌的新方法。⑤手术室管理:定期检查手术室相关空气指标。严格遵守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及限制区的相关规定,做好各区域的明显标记。⑥手术室感控小组:专门成立感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主管护师组成。严格落实手术室环境指标的检测、无菌消毒及隔离等制度。⑦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守抗生素使用规范,进行胃肠手术的患者可预防性服用抗生素。手术时间过长或失血量超过1500ml可追加抗生素使用剂量。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伤口感染标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②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③统计手术室环境指标,包括手表面菌落数、空气菌落数、物体表面菌落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Fisher确切法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感染发生率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58%(P<0.05)。

2.2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6.24±2.05)d显著低于对照组(12.57±2.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0.37±3.72)d显著低于对照组(17.19±2.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手术环境指标的对比 观察组手术室的手表面菌落数、空气菌落数及物体表面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手术环境指标的对比(,cfu/m3)

附表 两组手术环境指标的对比(,cfu/m3)

组别 n 手表面菌落数 空气菌落数 物体表面菌落数观察组 19 0.98±0.11 74.58±23.91 2.17±0.05对照组 19 7.69±1.27 288.57±75.61 5.46±0.1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后,感染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手术室手表面菌落数、空气菌落数及物体表面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模式更能够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加快患者的恢复。其原因在于术前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无菌手术环境,健康宣教为患者减少了紧张情绪。术中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以及确保手术室的严格通风消毒更为关键,并减少走动,一定程度上杜绝预防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定期对医务人员,尤其是手术室管理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的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管控质量[2]。

综上所述,采取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预防术后感染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菌落无菌手术室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菌落图像分割与计数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