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纸媒中江苏“新建筑”形象研究1

2019-10-26 07:58过伟敏张春霞刘佳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9年4期
关键词:式样屋顶南京

文/过伟敏 张春霞 刘佳(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中国近代建筑的产生、发展、转型及特征等相关问题,一直是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体系中的重要课题,既有研究成果亦较丰硕。这些研究成果关注的研究对象,仍集中在所谓的“主流城市”2“主流城市”与“边缘城市”是杨秉德先生依据中国城市是否直接受到西方影响而实现城市的近代化进程而进行的分类,直接受到西方势力影响的是“主流城市”,反之,则为“边缘城市”。本文参照杨秉德先生的分类法,笔者将近代江苏地区的主要城市,定义为非“主流城市”。,对于包括非“主流城市”在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近代建筑的整体性研究,尽管近年来有一定的进展,但是显得十分不足。著名建筑史专家、美国华裔学者赖德霖教授等三人合著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编写工作自省》一文中提及“忽视同一区域的其他城市”等内容,充分显示了作者对该问题的充分关注。至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近代建筑的整体性研究的不足,其一是学界与学者的关注度尚不够,其二是囿于文献资料的缺乏。故近代中国纸媒尤其是包含有关建筑图或文的报道与描述,成为了重要的、研究中国近代建筑的材料。目前藉于纸媒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内容展开,即通过对纸媒资料上相关图像形式特征及其意义内涵的解读,尝试考察图像呈现出的对现代建筑及其生活方式的认知与想象;或者以建筑学术期刊为资料源,研究特定时期(1927-1937年)中国建筑在从业群体、建筑观念、相关制度等方面的发展与特征等。而以纸媒为视角来研究江苏地区的近代建筑,并探求其区域内城市近代建筑的关联性的学术成果不多见。本文所指“新建筑”主要是近代时期出现的、有别于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即木结构体系)建造的建筑物,并包括部分仍采用传统建筑体系建造但外观融入西方建筑元素的建筑物。这些“新建筑”包含建成的、未建成的和想象中的。另外,文中所涉纸媒主要为当时中国人主办的报刊。

近代时期,中国“新建筑”的主要特征是突破传统建筑形制,在建筑式样、功能结构等方面采用或者融入具有西方建筑的建造方式或者特点。近代江苏,虽没有前述的“主流城市”,但凭借沪宁铁路将南京、镇江、常州、无锡和苏州与上海连接、南通与上海仅一江之隔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南京作为民国首都的重要地位,受外来文明的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下,江苏地区的上述诸城均产生了一批“新建筑”。另外,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近代纸媒,开始出现有关建筑图文的报道。这些报道关于“新建筑”形象的阐释与引介,对包括江苏地区在内的中国“新建筑”的传播与认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一、近代中国纸媒的发展与建筑报道

近代初年间因西学东渐带来的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一方面为近代中国纸媒的兴起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又为西方建筑思想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可以看到的是,以传教士为主的国外人创办的中、外文报刊开始大量出现,并逐渐从早期以宣传西教为主转向以传播西学为主。另外,受到新文化运动与外国人在中国办报创刊的影响,国人亦创办了大量报刊,其主题虽以报道社会百态为主,但也涉及到建筑图片与文字的内容,如《漫游随录图记》、《点石斋画报》等。这些刊物所涉“新建筑”形象,主要是作者在其见闻基础上演绎形成、明显带有西方建筑特征的建筑形象,并有一定的主观臆想的成分。这种“新建筑”形象,基本反映了当时国人对西方建筑的基本认知,亦比较契合西方建筑式样传入中国的早期特征。据统计,1903——1905年初仅两年时间,江苏地区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等11座城镇三年内订购报刊62种,20227份,其中上海的《申报》与《中外日报》订阅数达2242、1897份,丰富的刊物种类与大量的发刊数目为近代时期“新建筑”形象在江苏地区的引介提供了平台与受众。到了20世纪二十年代,随着东西方文化论战、科学与玄学论战等文化思想界新文化的进一步推动,美术界出现了现代派与学院派论战,举办了含有现代主义绘画作品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同年(1929年)出版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会刊》与1932年出版的《艺术旬刊》为西方新建筑文化的传入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国内建筑界亦随着西方建筑观念的输入与现代建筑意识的觉醒,建筑被纳入美学范畴等因素,新建筑的地位开始得以上升;另外,随着《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建筑月刊》、《新建筑》等专业建筑期刊的出现,更是直接助推了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化、建筑学科与专业以及中国近代“新建筑”的发展。

二、近代中国纸媒对江苏“新建筑”形象的影响

近代中国纸媒涉及到建筑的图片与文字报道的,主要有非专业建筑的大众纸媒和专业建筑期刊两类。包含有相关建筑图文报道内容的非建筑专业的大众纸媒,其中大多数出现在近代初期,所涉建筑的内容尤其是“新建筑”形象,基本以画家或专业技师创作的黑白线描图为主,并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甚至是一种想象中的“新建筑”形象。此后,随着时代发展,国内建筑业开始繁荣,中国第一代职业建筑师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专业报道建筑业相关内容的《中国建筑》、《建筑月刊》、《新建筑》等专业建筑期刊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应运而生,这些专业建筑期刊成为了传播近代江苏建筑“新形象”的主要力量。非专业建筑的大众纸媒和专业建筑期刊,尽管受众不尽相同,但是这两类近代中国纸媒均对江苏“新建筑”形象的阐释、传播、认同和推广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下分别从大众纸媒和专业建筑期刊两方面解析下其报道建筑的内容、方式,以及传播近代江苏“新建筑”形象方面的作用。

1.大众纸媒重在对西方建筑式样的引介与传播

大众纸媒是指中国近代初期出现的非专业报道建筑的报纸期刊。这类纸媒以画报为主,图文并茂,画法融汇中西,善于将时事政治、民间风情、国外风尚、琐事逸闻,通过喜闻乐见的、白描图的方式进行描绘并传播于大众。这种方式多是作者(画家)在其见闻基础上的二次演绎。其中涉及的“新建筑”形象,虽然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甚至是想象,但是在事实上,它已成为助推近代中国“新形象”传播的先行者。这种报道形式,使建筑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成为近代中国公共领域关注的事物。

根据“冲击——反应”的中西文化交流认知模式,近代初期进入中国的西方建筑式样在大众纸媒上,多以转换成受众熟知的视觉形象的方式来演绎成“新建筑”的形象。该阶段“新建筑”的形象,均呈现“A+B=AB”模式,即中西建筑两种式样仅进行简单的拼凑。最为典型的是,1890年发行的《漫游随录图记》中所记载的“玻璃巨室”和《点石斋画报》中所记载的“第一高楼”(1898年刊出)。

在《漫游随录图记》中,被称为史上第一座现代建筑的水晶宫在作者充满想象的描绘下,以“玻璃巨室”展现给了近代中国的大众。作者笔下所谓的“水晶宫”,与其说是来自英国的水晶宫,不如说是作者将现实中的租界中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与作者意象中水晶宫的结合体(图1)。图中的“水晶宫”,玻璃覆盖的西式建筑体量上被施以中国式传统坡屋顶,层层叠叠,疏密有致地穿插于城市之间,充分体现了国人构筑“新建筑”和“新建筑”形象的想象中有着浓烈的本土化色彩。

而《点石斋画报》中的“第一高楼”的描绘,与“玻璃巨室”相比,在建筑造型和功能乃至建筑设施的现代化方面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描绘,显得更加直接明了。“第一高楼”因为“第一次以摩天大楼形象公示于中国大众”而成为“经典”。如图2所示,“建筑二十八层,高三百五十尺,周围八十丈柱,以钢为其最下一层。”事实上,中国真正建成的远东第一高楼是1934年由邬达克设计的高达24层的上海国际饭店。尽管“第一高楼”是作者(画家)的畅想之物,然而它亦是面对当时地价日益昂贵的社会背景来想象具有现代化生活的未来建筑“新形象”的一种真实写照。图中建筑物描绘有连续开敞的西式柱式外廊,立面上还有铁艺栏杆、券柱式门框、陶立克柱式等西式建筑装饰构件,并最终形成颇具震撼力的建筑外观视觉效果;另外,建筑顶部描绘为简洁的中式双坡屋顶。更为重要的,“第一高楼”还提出电梯(即文中所谓的起落机器)概念。“全无障隔设梯二道并置起落机器十二架,编定逐层号数,欲由某层达某层,则按号坐于其上,自有轆轤运送瞬息即到,无烦用力。”1898年《点石斋画报》在刊出“第一高楼”时,比1901年中国最早出现电梯时间还早了几年,但比1889年世界上第一台电梯(纽约德玛利斯大楼)应用的时间稍迟。“第一高楼”图中对电梯(即文中起落机器)的详尽文字描述,显示作者已敏锐地意识到电梯作为新的建筑设备会在“新建筑”中得到应用。

除去中西建筑两种式样仅进行简单拼凑的描绘外,与之相似的是中西建筑两种式样调和的描绘方式在《点石斋画报》中,可谓随处可见。这种“新建筑”形象,以“中外纪闻”、“格致汇编”、“海上繁华”等主题背景身份进入大众视野。如图3所示,“操演水龙”、“逢凶化吉”、“游戏生涯”等描绘的故事场景中的建筑式样,貌似中西式样简单叠加,实则是互为图底、中西建筑两种式样调和的折中主义手法。这种折中主义手法在近代时期江苏地区一些建成的建筑物上有所运用。如图4所示,南通大生纱厂表门(1898年)、大生二厂表门(1907年)、资生冶铁厂(1905年)、张謇啬园入口大门(1924年)等洋门脸大门式样,其来源于西式建筑立面的山花、壁柱、券窗、涡卷饰件等局部构件元素与整体式样,均能在西方的巴洛克建筑样式中寻得到出处。而与1890年由盛宣怀创办的上海又新纱厂比较,南通洋门脸大门式样与上海又新纱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整体式样虽然来源于巴洛克式,但是其伸出山墙外的壁柱则采用中国传统冲天牌坊的形制。同样的例子在镇江亦有出现,镇江公共省立体育馆(1933年)入口大门式样(图5)与南通大生纱厂表门(1898年)如出一辙,均是西式整体式样与冲天牌坊的融合。伸出山墙的壁柱处理方式,同样可以在《点石斋画报》中的“巨钟新制”中寻找踪迹(图6)。

图1 玻璃巨室

图2:第一高楼

2.专业期刊重在对西方建筑体系的阐释与推广

20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现的《中国建筑》、《建筑月刊》、《新建筑》以及《中国营造学社》等期刊,是近代中国重要的专业建筑刊物。尽管各刊在建筑报道方面有所侧重,但《中国建筑》、《建筑月刊》等刊物,从专业角度方面对西方建筑式样的阐释与推广起到关键的作用。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在于对西方建筑式样在中国的认同与转译,即中西如何融合的问题。相对近代初期“新建筑”多为“A+B=AB”的模式,即中西建筑式样两者简单叠加而言,该时期的“新建筑”则逐渐呈现为“A+B=C”的模式,即中西建筑式样两者融合。另外,此时的所谓“中国固有形式”亦不同于西方传教士摸索的“中国式”1“中国式”与“中国固有形式”不同,两者在价值取向上迥异,“中国式”是西方教会为了争取国人对西方宗教文化认同采取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借用,具有表象性;“中国固有形式”是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价值认同基础上,以传统建筑的“固有形式”响应“民族本位”的时代诉求。,而是在民族复兴、政府文化政策、中国本土建筑师自主精神等因素推动下,在“A+B=C”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新建筑”形象。

图3:《点石斋画报》里中西调和建筑

图4:南通与上海、西方建筑式样脉络分析

《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是专门报道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专业建筑期刊对《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中江苏“新建筑”样本进行梳理统计,发现刊登江苏地区“新建筑”的样本总数有22个2由于收集文献的缺失,该统计是在不包含《中国建筑》1935年第3卷第2、3、5、6期的基础上进行梳理的,此外,关于李锦沛设计的南京聚兴城银行在《中国建筑》、《建筑月刊》均有报道;南京中国银行分别报道于《中国建筑》1933年第1卷第1期与第6期,共算2个建筑样本。,建筑式样除范文照设计的南京卫生设施实验室、杨锡镠设计的南京饭店与华信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镇江小住宅等3个建筑物为纯西式建筑,其余19个建筑物均为“A+B=C”的模式,即中西建筑融合式样。其达到总样本数的86%。涉及的江苏地区的城市有南京、镇江和苏州。其中南京最多。此外,样本中《中国建筑》占18 个,《建筑月刊》仅占4个,其中1个仅是文字形式的报道,主要介绍了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南京“孙院长住宅”由馥记营造厂承建3该报道内容为“首都总理陵园孙院长住宅,由华盖建筑师设计,馥记营造厂承造,造价约四万余元,工程现在进行中”。该报道出现在《建筑月刊》1933年第1卷第5期第33页。。其原因在于当时的《建筑月刊》以报道上海租界内建筑为主,集中于报道国外建筑师作品。《中国建筑》报道对象则首推中国本土建筑师作品,并为呼应《首都计划》而集中报道民国政府组织建设的建筑。

对以上建筑样本依据主要建筑外观特征、建筑师和刊登期刊年号等进行一定的梳理与总结,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除去个别为纯西式建筑外,近代江苏地区建成的“新建筑”整体形象上体现了“A+B=C”模式,多为包括采用西方建造体系或者建筑式样等的中西融合的方式。尽管这些建筑物又被表述为“中国固有形式”,但是从设计的学理来看,其“底”(空间组织方式和建筑结构形式)是来自西方的建造体系,而“图”(外观)则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形式。当然这些建筑物在“图”(外观)的表现有所不同。从采用“A+B=C”模式的19个建筑样本来看,基本呈现为一部分选择运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中,立面屋顶、屋身、台基 “三大件”之一的屋顶(即“大屋顶”)作为外观造型要素。其中屋顶出檐大的,显得尺度大、且强烈视觉冲击力;另一部分则选择运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中的建筑构件,如斗拱、雀替、木枋,甚至是彩画纹样等作为立面上的局部装饰,立面上不同元素间融合度高,整体上外观造型显得相对平和。另外,从时序上来看,这些建筑物在外观处理上亦呈现为早期繁复后期简约的趋势。

图5:镇江公共省立图书馆入口大门式样

图6:巨钟新制

采用“坡屋顶”形式,并有较大出檐的建筑为原民国南京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官邸、原民国南京主席公邸、原南京交通部等5个(图7)。其主要设计特征是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琉璃瓦材料仿造了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外观造型,“大屋顶”的形式加上底部高台基处理,使建筑显得格外肃穆庄严。这些建筑物的设计手法多是在运用西方建筑体系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为主要外观形象要素进行的一种中国民族形式的现代性转译,是对所谓“中国固有形式”的发展。

采用“坡屋顶”形式但较少出檐的建筑,主要有南京旧中国银行、原常州武进医院、苏州旧中国银行等6个。这些建筑物其主要设计特征是,屋顶部分运用局部“大屋顶”或者其它坡屋顶的形式,立面主要为西方建筑的构图与细部方式,立面上不乏有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是中西建筑式样融合的处理方式。同时,亦是“中国固有形式”在经济、功能和现代技术的挑战下走向简化的产物。其中,南京旧中国银行、苏州旧中国银行、原常州武进医院、南京住宅区住宅,其整体建筑式样均为西方建筑体量饰以简化的坡屋顶形式(图8)。而李锦沛设计的原南京新都大戏院、原南京粤语浸信会堂,是典型的西式建筑门脸与局部坡屋顶的建筑形式(图9)。对于包括“大屋顶”等在内的坡屋顶建筑形式的进一步理性的设计手法,被有些学者认为是“中国固有形式”在造价、工期等经济因素挑战下的妥协。当然其中还有相关建筑技术成熟的因素,如平屋面的施工技术等。

表1:《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关于江苏地区“新建筑”样本外观特征分类

图7:采用“屋顶”形式并有较大出檐建筑

采用简约处理方式且具有一定现代建筑特点的建筑物,有原民国南京外交大楼、原南京中央医院、原南京聚兴城银行、原南京中国国货银行等7个。这些建筑物的主要设计特征是平屋顶、中轴对称且采用西式建筑构图的立面,以及在重点部位如檐口、窗户和入口等有中国传统装饰。如1933年由赵深设计的原民国南京外交大楼,建筑方案采用平屋顶、T字形建筑平面布局、横竖三段式的建筑立面设计、简化的斗拱装饰以及局部霸王拳式的装饰纹样,其简约的外观,一时成为近代中国探索与实践现代建筑的标志性起点(图10)。并与同年建成原南京中央医院(杨廷宝设计)、南京聚兴城银行、南京中国国货银行等建筑,被当时称为“简朴实用式略带中国色彩”建筑。其中由奚福泉设计的原南京中国国货银行、原南京国民大会堂和原南京美术陈列馆都在建筑物的檐口、勒脚、窗口或入口处等部位饰以中国传统纹样。

从以上大众纸媒和专业期刊两个层面对近代江苏“新建筑”形象报道的分析,可以看到,尽管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两者在近代时期共同推进包括江苏地区传统建筑的近代转型,并走向现代性方面均功不可没,缺一不可。

图8:采用“屋顶”形式但较少出檐建筑之一(A南京旧中国银行 B苏州旧中国银行 C原武进医院 D原南京住宅区住宅)

图9:采用“屋顶”形式但较少出檐建筑之二(A原南京新都大戏院B原南京粤语浸信会堂)

三、结语

近代纸媒涉及近代江苏“新建筑”形象的报道,基本反映了在近代非“主流城市”其建筑转型和演变发展的路径。其中所存在的基本规律,对研究同一区域的近代城市尤其是非“主流城市”的“新建筑”的产生、演化乃至对后世建筑风格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选择纸媒来研究近代江苏“新建筑”,仅是一种研究视角,囿于可见的近代纸媒尤其是涉及建筑图文的纸媒仍十分有限,故研究可能会存在不当之处。同时,亦期待着对同一区域的近代建筑转型,不断有新的阐释与新的观点出现。

图10 原民国南京外交部大楼

猜你喜欢
式样屋顶南京
借“光”生财的屋顶
“南京不会忘记”
屋顶屋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基于弱磁性奥氏体不锈钢磁导率测量探索
屋顶的雪(外四首)
南京·九间堂
屯堡女子“尖头绣花鞋”探析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