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发展民族民俗生态旅游产业对策研究

2019-10-28 12:15迟耀军
理论观察 2019年8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

迟耀军

摘 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表述涵盖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个基本内容的“两山论”。民族民俗文化好比“绿水青山”,其内涵丰富、底蕴浓厚,是我国民族精神传承的结晶。而相关生态旅游产业如同“金山银山”,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硕果。黑龙江省民族民俗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是在实证调研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民族民俗生态旅游发展优势,突出民族元素和文化内涵,提出旅游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为奋力走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民族民俗;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8 — 0089 — 03

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抓住发展旅游产业的有利契机,找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结合点,以民族民俗旅游资源为依托,立足地域优势,突出民族特点,开发旅游产业,形成北方民族民俗生态旅游品牌,努力探索出一条民族民俗文化进步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

一、黑龙江省发展民族民俗生态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

调查中大家认为,近年来,旅游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个性游”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名地游”。充分发挥民族民俗资源优势、挖掘民族文化魅力,黑龙江省形成了以黑龙江水系、嫩江湿地、乌裕尔河流域、民族村落为主体的民族民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一)地域优势得天独厚,民族民俗生态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正是人们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形象描述,可以说北方气候宜居、四季分明,春季风清气爽,夏季花红柳绿,秋季天高云淡,冬季银装素裹。境内黑龙江、嫩江、乌裕尔河长流不息,自然泡沼交错,土壤肥沃,植被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为民族民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从民族分布情况来看,黑龙江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共有少数民族53个,人口达到200余万。其中世居本省的有满、达、蒙、朝、回、赫哲、锡伯、柯尔克孜、鄂伦春和鄂温克等10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超过10万的有满、蒙、回、朝4个民族,达斡尔族人口达到4.3万,人口不足万人的有5个民族,鄂伦春族3800人,占全国鄂伦春族人口的50%。其中,农村聚居人口占三分之二,聚居在民族自治区和乡镇的占40%,散居人口占60%。黑龙江省所辖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各1个,民族乡镇有69个,下辖少数民族聚居村680个。长期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具有民族独特魅力的人文和自然资源。

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满族人口众多,主要集中在双城、阿城、五常等地;朝鲜族在牡丹江、鸡西、东宁、宁安、密山、海林等市县居住较多;蒙古族分布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肇源、泰来等县;赫哲族集中在同江和饒河等地区;鄂伦春族人口较少,主要是在黑河、呼玛、逊克、塔河等地区;达斡尔族沿嫩江流域分布,散居在齐齐哈尔、嫩江、富裕、龙江、爱辉等地;鄂温克族主要集中在讷河市,柯尔克孜族集中在富裕县境内。

调查表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集中,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民族民俗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继承和传播。同时,在各市地调查采访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文化旅游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旅游行业商业开发代表表示,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区域,民族根基牢固,民俗文化思想影响深厚,民族民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二)民族文化内涵丰富,构建多元民族民俗生态旅游资源

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悠久,达、满、蒙、柯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文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黑龙江省民族民俗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生产民俗和生活民俗两个方面。其中,生产民俗以朝鲜族的农耕民俗,蒙古族和达斡尔族的畜牧民俗、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的渔猎民俗等最为典型。生活民俗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少数民族的服饰实用豪放,饮食淳朴原始、民居独具特色、出行习俗更为独特;尤其是在服饰方面满族的旗袍、赫哲族的鱼皮衣、朝鲜族的裙衣、鄂伦春族的兽皮衣饰等文化内涵丰富;在饮食方面达斡尔族的库木勒、满族的酸菜、朝鲜族的泡菜、赫哲族的鱼类饮食独具风味;在民居方面达斡尔族的草房,蒙古族的蒙古包,鄂伦春族木质房屋等居住文化原始古朴;在出行方面蒙古族的勒勒车、鄂伦春族的狗拉雪橇等交通文化富有情趣。各民族信仰文化原始、神秘,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在齐齐哈尔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调研中,我们就深刻的感受到民族民俗的独特魅力,富裕县委、县政府先后编辑出版的《民间舞蹈集》《民间文学集》《三家子满族风情录》和《满语通论》等具体较高的文学价值。其中,友谊乡三家子满族村保留着满语口语,在民族学校开设满语课,满族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被誉为世界满族语言的“活化石”;友谊乡五家子村是柯尔克孜族聚居的村落,建有柯尔克孜族酋长博霍依塑像、民族展览馆、东迁广场,每年举办柯尔克孜族东迁节;塔哈、宁年驿站号称中华北疆第一站,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之,民族文化内涵的历史积淀,构建了多元化的民族民俗生态旅游资源。

(三)旅游产业有效开发,促进生态文明保护与经济同步发展

依托民族民俗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有利于民族民俗生态文明的发展和传承,同时也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达、满、柯族较为集中的富裕县少数民族村调研时,民族民俗旅游产业项目得到了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乌裕尔民族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乌裕尔民族风情园,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其中,天然草原面积109万平方米,集民俗娱乐、风味餐饮、古朴民居等于一体,完成了达斡尔族草房、嫩江水垂钓场、库木勒采摘园、民俗文化展示长廊、扎恩达勒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友谊乡五家子柯尔克孜族村为纪念先人由叶尼塞河上游特斯河流域东迁历史,每年的8月2日举办富裕柯族人东迁节。富裕县历史民族民俗博物馆,内设历史展厅、民族民俗展厅、垦荒纪念馆、嫩江玛瑙石展馆,集中展现了富裕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更是富裕县民族民俗文化发展的浓缩,面向上级部门、外地游客、县内群众参观游览,同时也成为了学生了解家乡历史的第二课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制约黑龙江省民族民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黑龙江省围绕民族民俗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搭建了许多民族民俗生态旅游平台,但从目前产业发展看还存在制约民族民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民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不够深入。虽然我省的民族民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比较,民族民俗旅游项目没有得到高效率、高质量开发,民族元素没有得到有效传承,民俗文化没有得到有效挖掘,生态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尤其是黑龙江省独有的鄂伦春族民族民俗文化也没有得到较好的弘扬和发展。

(二)民族民俗生态旅游国内外宣传不够广泛。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对旅游的宣传重点还停留在冰雪等特有项目上,宣传定位为冬季冰雪旅游的目的地,导致在旅游者心中形成了季节性印像,在国内北方特有的民族民俗旅游方面的宣传不够深入。同时,民族民俗生态旅游方面的国际性宣传力度不大,例如,与对国际友人调查访问中发现,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了解较少,尤其是周边的俄国、韩国等游客对我省民族民俗生态旅游特色和民族民俗历史文化了解较少。

(三)民族民俗生态旅游地域特色不够鲜明。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际间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共存,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俗生活习惯逐渐汉化,地域范围日益收缩和稀释,原有的民族特色淡化。同时,民族民俗生态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民族语言和民俗濒危绝迹。此外,受少数民族聚集在较为偏远的影响,知名度不高,交通相对不便,民族民俗特色不鲜明,旅游资源难以开发和利用,也不利于民族民俗的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

(四)民族民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全面。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旅游产业的垄断性较强,如何将民族民俗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制约发展民俗旅游的瓶颈问题。黑龙江省的民族民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却较少,产品单一,缺少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其首要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高质量、高品位的民族景区开发缓慢,这一点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发展的需求。

三、民族民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发挥黑龙江省民族民俗旅游资源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我们还需在保持“原生态”、注重“互动性”、开发“短期游”、打造“大品牌”等方面探索、实践和创新,破解瓶颈问题,努力探索一条适合黑龙江省独有的民族民俗文化进步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

(一)保持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生态”。 贫穷不是原生态,发展更不能破坏。“原汁原味”才是民族民俗生态旅游的根基所在,为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有效的保护。一方面要做好民族民俗的保护工作。在加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导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在民族民俗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保护工作中,必须着眼长远,谨防被其他文化冲击和同化,尤其要保护和发展好我省独有的鄂伦春族民族民俗文化,注重放大资源优势,突出民族元素,深挖文化内涵,真正把民族民俗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另一方面要做到突出特色。保持民族民俗的差异性就是突出民族特色的有效做法,要发挥北方民族特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围绕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礼仪习俗、游戏竞技等内容,把饮食、服饰、起居等习俗与发展旅游产业有效结合,增强民俗文化的吸引力。同时,更要适应市场发展律,针对国内外客源市场,挖掘民族历史文化、渔牧文化、捕猎文化、草原文化资源,发挥现化网络传播媒介作用,广泛宣传,提高北方民族民俗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二)注重民族民俗生态旅游的“互动性”。在开发民族民俗旅游项目产业时,要注重研究游客心理,以满足其求知、猎奇、娱乐和体验等需求为切入点,开发例如“雪乡”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旅游产品,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民俗节庆活动与游客的“互动性”,增强吸引力,带动民族民俗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是加大民族村镇建设。选择较为典型的民族村落进行适度开发和利用。例如,在调研中发现,黑龙江省的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柯尔克孜民族村较多,居住范围较为固定、乡间文化独特,适宜开发民俗旅游,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二是修复民族民俗原貌。修复和还原民族民俗的旅游开发方式是一种“回顾型”开发模式,在原有的民族民俗区域内重新修复和兴建旅游项目,还原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让旅游者重游故里,感受少数民族的原始风貌。在调研走访中旅游开发的业内人事表示,要避免商业化的过分干预,保持民族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才是长远发展之路。三是兴建民族民俗博物馆。兴建民俗博物馆对民族民俗资源传承和保护意义,政府加强投入和政策扶持,在少数民族聚集区的中心城市建设综合性的民族民俗博物馆,展示周边不同民族的悠久历史、生活方式、婚丧习俗、风土人情、饮食服饰以及传统民间技艺,深入体现民俗旅游资源的人文性和广博性。调研中大家提出,博物馆的运营要把商业性和公益性结合起来,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促进博物馆良性发展,适应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三)开发民族民俗生态旅游的“短期游”。“短期游”也可以理解为“一日游和几日游”模式,是迎合现化生活节奏的一种“菜单式”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打造可圈可点的“短期游”和“精品游”项目,与旅游者个人兴趣紧密结合,打造成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立足点和增长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具备“短期游”等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建立各民族间的联系,打破各民族的界线,建立相通的旅游路线,向旅游者展示北方民族文化的不同侧面,吸引旅游者走进民族区、体验狩猎、渔牧、农耕等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此外,要围绕少数民族服饰开发相关旅游产品,例如,蒙古毡帽,达斡尔族坎肩,满族旗袍,朝鲜族长裙,这些资源可以开发为民俗旅游纪念品。在深入旅游商贸地区调研时,经营业主表示要注意旅游商品开发的系列化、精品化和特色化,要注重观赏与实际应用功能的多样化。

(四)打造民族民俗生态旅游的“大品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合理開发生态旅游资源,做强北方民族旅游大品牌,必须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做好宣传营销等方面入手,重点打造黑龙江民族民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完善景区功能,提高景区知名度,要推出一批差异性强,特色鲜明的国家及世界级品牌。发挥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众多、民俗活动丰富的优势,政府部门搭建平台,加大对民族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包装、促销的工作力度,通过举办传统节庆、民俗文化节及少数民族风情游等活动,让旅游者参与少数民族的庆典和体育活动中来,使其获得真实的观赏、娱乐体验。目前,蒙和达族的草原盛会、赫哲族的乌日贡节、鄂温克族的瑟宾节等已经逐渐被开发出来,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同时,借助于已经形成的旅游品牌,推动冰雪旅游、森林旅游、草原旅游等协同开发,发挥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效应,将民族民俗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整合,把民俗风情文化做为旅游宣传的重点,提升游客的认同感,达到“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效果,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实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奋力走出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孙玉婷〕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
暑期游泳培训班现状及对策研究
“营改增”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