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19-10-28 12:15崔亚虹
理论观察 2019年8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崔亚虹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传播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我们的历史责任的光荣使命。凭借地缘优势,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本文将地方高校作为研究主体,将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作为研究对象,就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地方高校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8 — 0128 — 03

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我国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文化领域的传播与发展事得中国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更应注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可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不被侵犯、遗忘甚至消失;可以确保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健康发展;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可以与经济有机结合,从而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到达推动力。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主方向,关系到振兴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实现强国之路。

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主要有政府主导、个人参与和社会组织参与。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虽然人们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但是很少有人愿意把这当做一种事业。而社会组织,往往是受阻于缺乏资金和专业能力而很难做出成绩。

地方高校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地缘性,地方高校能够方便的接触了解到地方特有的非物质文化;二是有足够的教育水平和传承对象;三是具备足够的资金和硬件条件;四是动因由经济因素决定少,研究精神领域多。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一种特殊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上还表现在内在规定性上。具体而言,那就是传承性、口头性和可塑性等特征。

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被人类以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和发展的性质。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即: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和汗水的结晶,并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流传下来的技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调查时,首先要弄清这项技艺是不是我们的祖宗留下来的。

口头性。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传于农村,有的传承人教育水平不高,不可能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艺和习俗整理成书,在传承形式上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再加上在传承中有许多规矩,如“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有许多技艺属于独门绝技,往往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绝艺。再说,我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还打上了“封建迷信”的烙印,甚至让人“望而生畏”,这些技艺往往都是一脉相传,一旦师傅过世后,这些技艺随之失传。故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抢救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可塑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的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遺产可塑性的必然,也就是说有“非遗”口头的传承性就有“非遗”的可塑性。特别是在“非遗”的口头传说、表演艺术、风俗礼仪、节日庆典、传统工艺等遗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它的文化内涵是通过人的活动表演来传达给受众的,因此在传承传播的过程中,将会有所变异和创新。如武术中的太极拳,从陈氏到杨氏,再到吴氏,还有流传着的太极拳的八十八式等,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他们还会根据不同人的特点不断创新,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地方高校的特征

地方高校具有地域性、教育应用性和多样性三个特征。地域性是指地方高校位置处于一地,受地方财政供养,深受地方文化影响,相比其它单位和组织,地方高校是一个地区教育、文化的中心,是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所以地方高校有能力和资源对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构建相关的教育传承体系。教育应用性是指地方高校教育模式基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科研为辅,在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可以培养广大具备应用能力的传承人。多样性是指地方高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所开设的学科也丰富多样,具有不同的优势领域,这有利于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也更能接触了解到不同的非物质文化并在优势领域上发挥力量,促进其保护与传承。

三、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上文化知识技术密集单位,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随着老艺人的年事高或逝世,一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是历史赋予地方高校的迫切使命。

(一)收集、挖掘、整理和研究作用

为此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与挖掘,就地方高校而言,有较多的当地学生群体,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再加上本身地处其中又得到了地利之便,这些都为收集和挖掘工作打下了基础。加之高校自身较为充足的设备资源和图书资源又方便学生和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与研究。

(二)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

地方高校必须承担起为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收集、挖掘、整理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为设为培养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作为一个人才培养基地,可以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人力支持。

(三)创造遗产价值与品牌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品牌,边保护继承,边发展创新,边就业致富。

四、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地方高校积极发挥受教育人口多,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圈优势,积极宣传,在推进政府和其它社会组织积极关注和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地方高校也是积极发挥媒介作用,积极支持在当地形成积极热情的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范围。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具体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专业设置、学术研讨会,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发展还稍显滞后。目前的高校专业设置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越来越关注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长相关的研究工作和成立相关的研究中心,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现实难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缺少专项资金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在政府的预算方面,目前还缺少对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案,另外一方面,缺少广泛的宣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社会认知度不广泛,因而在资金渠道方面,获得社会捐赠的渠道不畅。没有经费,或者经费不足,都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一句空话。

(二)师资力量匮乏甚至断代

目前,建立规范的传承机制,培养一批能保证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一定意义上说,文化和传承是密不可分的,与其它文化形式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传承方式,无论是师傅相传、家族相承、跟班学艺,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从具体传承路径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族人民以口授或技艺学习等方式,以声音、技艺、图形等为表现形式,主要依靠个人的记忆和模仿完成传承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首要的是解决传承人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或者给予必要的社会保障机制也是有利于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传窘境的有效举措。如何把这些珍贵的传承人引进校园,如何有效的把他们所拥有的技艺以大学教育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的一大难题。

(三)宣传力度与继承人兴趣较低

如何提高宣传,把年轻人吸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来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地方高校在新技术手段的研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运用现今的数字化手段,如先进的二维扫描、三维建模、数字化虚拟博物馆和图书馆,数字摄影和图像处理,这些在其它行业应用都比较成熟的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宣传。数字化全面、保真、直观、立体、长久保存及方便传播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数字化还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认识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意识。

(四)与市场脱节

目前地方高校与市场的联系度还不够紧密,往往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所以学校应该增加与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甚至可以自己组织进入市场,这样既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学以致用,既能继承又能吃饭。学校也可以借机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更好的完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再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学校的经济效益。

五、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实途径

(一)构建专门的研究队伍和机构

各高校可以利用自身所有优势,结合当地资源,组织专家团队,对所研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真地發掘与整理,再通过全媒时代的多种方式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积极开展一些“非遗进校园”,与教学结合等活动。

(二)开设专门课程和重视技术研究

地方高校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应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当成一个学科建设开设课程或选修课,普及非物质文化知识。开设学生实践项目,增强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激发大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大学生爱上民间艺术。可以利用网络和技术资源来宣传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三)多渠道加大资金的投入

积极发动企事业单位、校友会、非营利性质组织等多渠道加大资金的投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而且是牵涉到民族文化传承的大事,地方高校作为知识文化的聚集地,更应该承担起保护、发展和传承的历史责任,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参 考 文 献〕

〔1〕王鹭羽.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1):26-28.

〔2〕李晖.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与对策〔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06):22-29.

〔3〕王学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在地方高校的构建与实践——以呼伦贝尔学院“三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5,26(06):87-91.

〔4〕李萍,许六军.地方高校介入云南壮剧民间传承群体开展社会保护教育的个案服务实践——边疆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之四)〔J〕.文山学院学报,2015,28(02):01-07.

〔5〕刘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非遗”传承的内在动力——以云南壮剧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2013,(02).

〔6〕佟玉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J〕.文化学刊,2011,(10):26-27

〔7〕王志平.鄱阳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享赋与保护利用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12,(09):56-59

〔8〕郑颖.论高校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J〕.社科纵横,2009,(02):07-08

〔9〕黄龙光.民族文化传习馆:区域性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J〕.文化遗产,2012,(50):41-45.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谁远谁近?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