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数量表现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研究

2019-10-28 12:15范喜春
理论观察 2019年8期
关键词:形式意义

摘 要:本研究批判了以移动变形理论为基础的数量表现研究,认为多数情况下,形式不同意义是不同的,意义不同形式也是不同的,但是因为数量词存在多义性、含糊性和同义词,所以有的时候,同一形式可以表达复数含义,同一含义也可以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语言分析时,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意义与形式的对应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合并和分化就是处理形式的两种相反的方法。如果把有相同点的形式合并,就会形成同形异义句。如果把有不同点的形式分化,就会形成一义一形式句。

关键词:形式;意义;数量表现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8 — 0158 — 04

奥津敬一郎(1969,1983,1986)和神尾昭雄(1976,1977)认为日语数量表现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是多:1。

(1)a:太郎ハ3冊ノ本ヲ買った。(QノNC型)

b:太郎ハ 本3冊ヲ 買った。(NQC型)

c:太郎ハ  本ヲ3冊 買った。(NCQ型)

奥津敬一郎(1969:43)

Q是Quantifier的省略语,代表数量词。N是Noun的省略语,代表名词。C是Case-particle的省略语,代表格助词。(1a)的「3冊ノ本ヲ」的排列顺序是QノNC型,(1b)的「本3冊ヲ」的排列顺序是NQC型,(1c)的「本ヲ3冊」的排列顺序是NCQ型。奥津敬一郎(1969:43)认为这三个句子虽然形式不同,但意思基本相同。并且,奥津敬一郎(1969,1983)认为(1b)的NQC型是基本构造,(1c)的NCQ型是通过移动变形(movement transformations)而派生出来的。

神尾昭雄(1976,1977)也认同移动变形,但是与奥津敬一郎(1969,1983)的观点不同,神尾昭雄认为(1a)的QノNC型是基本构造,(1c)的NCQ型是通过移动变形而派生出来的。

但是,移动变形是存在问题的,当数量词Q移动时,意义会发生变化。

Muraki(1974)指出 (2a)和(2b)的意思是不一樣的,(2a)的“あの3本の鉛筆(那3支铅笔)”是特定的3支铅笔,而(2b)的“3本(3支)”是指那种铅笔中的任意3支。尾谷昌則(2000)指出(3a)“その子豚三匹(那三只猪)”也是指特定的三只猪,而(3b)的“三匹(三只)”是指那些猪中的任意三只。由于(2a)和(2b)、(3a)和(3b)的意思是不同的,所以,奥津敬一郎(1969,1983)和神尾昭雄(1976,1977)的观点是存在问题的。

通过以上先行研究我们可知,“移动变形理论”并不能充分地解释数量表现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关系,本论文将日语数量表现作为研究对象,重新探讨一下日语数量表现的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关系。

一、特定的形式存在特定的意义

我们把数量词Q按意义分成数量Q、时间Q、频率Q,来探讨日语数量表现形式和意义

的对应关系。

1数量Q

我们先来看一下数人的情况

(4)1人の学生が旅行に行った。(QノNC型)

(5)学生の1人が旅行に行った。(NノQC型)

(6)学生1人が旅行に行った。(NQC型)

(4)表达的含义是一个学生去旅行了,(5)表达的含义是学生中的一个去旅行了,(6)表达的含义是学生自己,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去旅行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数物的情况

(7)二つのリンゴを買いたい。(QノNC型)

(8)*リンゴの二つを買いたい。(NノQC型)

(9)リンゴ二つを買いたい。(NQC型)

(7)的含义如图1所示,是在购买装在保鲜盒里的两个苹果时,使用的形式。(8)在意义上是不成立的。(9)是在购买如图2所示的苹果时使用的形式。

2时间Q

(10)2時の映画を見る。(QノNC型)

(11)*映画の2時を見る。(NノQC型)

(12)*映画2時を見る。(NQC型)

从(10)~(12)的言语事实我们可以知道,只有QノNC型可以表示时间Q。

3频率Q

(13)2回の試験をパスしましたよ。(QノNC型)

(14)*試験の2回をパスしましたよ。(NノQC型)

(15)試験2回をパスしましたよ。(NQC型)

(14)在意义上是不成立的,(13)和(15)在意义上是成立的,但是存在细微的差别。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两组对话来看一下它们的差别。

(16)

A:試験は3回あると聞いたけれど、どうだった?

B:*2回の試験をパスしましたよ。

「QノNC型=(13)」

(17)

A:試験は3回あると聞いたけれど、どうだった?

B:試験2回をパスしましたよ。

「NQC型=(15)」

(16)的B作为A的回答是不成立的,但是,(17)的B作为A的回答是成立的。(16)的QノNC型的数量词“2回”表示的是名词“試験(考试)”的全部次数,即只有两次,与A的“3回(3次)”在意义上存在矛盾,所以(16)的B不能作为A的回答。可是,(17)B的NQC型的数量词“2回”表示的是名词“試験(考试)”的部分次数,也就是说3次考试中的2次合格了,所以(17)B的NQC型可以作为A的回答。

从以上的语言事实可知,日语数量表现形式不同,意义是不一样的。但是,语言是错综复杂的,所以有的时候可以同一数量表现形式表示不同的含义,也可以同一含义用不同的数量表现形式来表达。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导致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的原因。

二、导致同形异义的原因

所谓的同形异义是指某一形式可以表达两个以上的不同含义。

1数量词的多义性

不只局限于一个意义的词汇有很多,这样的词汇被叫做多义词。多义词是导致同形异义的原因。

日语数量词“一部”具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所有事物中的一部分,第二个含义是一份。因为日语数量词“一部”具有多义性,所以导致(18)具有双重含义。

2数量表现的模糊性

(19)1リットルの水を飲んだ。(QノNC型)

1升的水       2升的水,喝了1升

(19) 的日语数量表现可以表达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在日本矿泉水有1升的小瓶装,也有2升的大瓶装,我喝的是1升的小瓶装,而不是2升的大瓶装,这时数量词“1リットル(1升)”表示含义是水的属性。第二种含义是2升的大瓶装的水,我喝了1升,这时的数量词“1リットル(1升)”表示水的数量。由此可知,日语数量表现“QノNC型”既可以表示属性,又可以表示数量。

三、导致异形同义的原因

所谓异形同义是指二个以上的不同形式表达同一个含义。本研究认为同义词是导致异形同义的原因。同义词虽然形式不一样,但可以表达同一含义。

(20)リンゴを1キロください。(我要1公斤的苹果)

(21)リンゴを1000グラムください。(我要1000克的苹果)

(20)的“1キロ(1公斤)”和(21)的“1000グラム(1000克)”是不同的词,所以具有不同的形式,但是它们可以表达同一个含义,因为1公斤和1000克在重量上是一致的。

四、合并与分化

语言分析时,采用的方法不同,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关系也不同。合并和分化是处理形式的二种相反的方法,合并是将几个不同的形式合并成为一个,分化是将多义句分化成为一义一形式句。在进行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关系分析时,如果将形式合并的话,形式的数量将会减少,但是合并之后形式的意义会相应增加。与此相反,如果将形式分化的话,形式的数量将会增加,分化之后的形式的意义将会减少。

1.合并

(22)三人の学生が来ました。(数量)

(23)100キロの学生が転んだ。(属性)

(24)二日の旅行を行った。(时间)

(25)50億の資金をもらった。(金额)

这些句子划线部分的数量词分别表示数量、属性、时间、金额。并且,这几个句子如果用词性的排列順序来表示的话,都是“数量词+の+名词+格助词+动词”,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词性排列顺序,所以可以将以上的句子合并成为“QノNCV型”,Q代表数量词、N代表名词、C代表格助词、V代表动词,合并的结果是形式只有一个,可是意义却有4个。

2.分化

我们再看一下之前的例句(18)。

(18)彼は一部の新聞を捨てた。

(18)是多义句的原因是数量词“一部”是多义词。如图5所示,我们可以将上位概念的多义词“一部”分化成为一义语。

如图6所示,分化的结果是让单一的形式成为两个不同的形式,作为上位概念的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是1:2,作为下位概念的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是1:1。多义语分化的结果是形式的数量增加,形式的意义相对减少。

(26)3冊の本を買った。

(27)5人の学生が来ました。

(28)二本の木を植えた。

(29)100ページのノートを買った。

(30)3ヶ月の弟が死んでしまった。

(31)2000ccの車を買った。

(26)~(31)的数量表现形式都是“QノNC型”,但是这些句子存在差异,也就是说,这些句子中的(26)、(27)、(28)的数量表现形式可以转换成NCQ形,可是(29)、(30)、(31)却不能转换成NCQ形。

我们可以把上面的例句分成两类,一类是像(26)、(27)、(28),一类是像(29)、(30)、(31)。本论文把数量表现形式QノNC型称作S,把像(26)、(27)、(28)的这样的例句称作S1,把像(29)、(30)、(31)这样的例句称作S2。S是上位概念,是S1、S2这两种文形的组合。S1是表示数量的文形,S2是表示属性的文形,S1、S2都是下位概念。

分化多义句的结果是,形式会增加,但是相应的意义会减少。S是S1、S2这两种文形的组合,所以S是多义句。本论文中的例句(19)就是这种形式的表现。

合并和分化可总结成为图8。

如图8所示,合并和分化在理论上是两种相反的处理方法。也就是说,可以合并有共同点的形式,也可以分化有差异的形式。合并的结果是同形多义,分化的结果是一义一形式。

五、总结

本研究批判了以移动变形理论为基础的数量表现研究,认为多数情况下,形式不同意义是不同的,意义不同形式也是不同的,但是因为数量词存在多义性、含糊性和同义词,所以有的时候,同一形式可以表达复数含义,同一含义也可以用不同形式来表达。

语言分析时,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意义与形式的对应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合并和分化就是处理形式的两种相反的方法。如果把有相同点的形式合并,就会形成同形异义句。如果把有不同点的形式分化,就会形成一义一形式句。

〔参 考 文 献〕

〔1〕奥津敬一郎.数量的表現の文法〔J〕.日本語教育,1969,14:42-60.

〔2〕奥津敬一郎.数量詞移動再論〔J〕.人文学報,1983,160:01-23.

〔3〕奥津敬一郎.日中対照数量表現〔J〕.日本語学,1986,(08):70-78.

〔4〕奥津敬一郎.連体即連用現〔J〕.日本語学,1996,15(1):112-119.

〔5〕尾谷昌則.遊離数量詞に反映される認知ストラテジー〔J〕.言語科学集,2000:61-101。

〔6〕神尾昭雄.言語論から見た言語の異常〔J〕.月刊言語,1976,05(11):42-52.

〔7〕神尾昭雄.数量詞のシンタクス〔J〕.月刊言語,1977,06(08):83-91.

〔8〕范喜春.日本語のNCQ型数量表現に対応する中国語の数量表現―形式と意味の観点から―〔J〕.比較文化研究,2012,102:159-173.

〔9〕山口直人.中国語の存在文における遊離数量詞〔J〕.語学教育研究論叢,2004,21:115-130.

〔10〕Muraki,M.PresuppositionandThematization〔M〕.Kaitakusha,1974.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形式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留学的意义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诗里有你
曲线运动考点的梳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