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传统村落水系分类与保护措施研究★

2019-10-29 06:33黄宗胜冯微微张元博
山西建筑 2019年18期
关键词:水系侗族村落

谭 武 黄宗胜 冯微微 张元博

(1.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 兴义 562400; 2.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3.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人文体育学院,贵州 清镇 551400)

0 引言

传统村落水系与村落空间形态具有密切关系[1],也是居民活动场所与精神寄托地[2]。近年来,我国水系分类研究多体现在平面形态、水流量及弯曲程度等方面,关于村落水系保护方面研究极少且集中在中、东部地区[3],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水系保护的研究尚待补充。目前传统村落不同水系类型对村落文化、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困扰当地政府、居民的难题。贵州省传统村落资源丰富,对于传统村落水系分类、水系评价体系建立、水系治理与保护等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增冲侗寨为例,对其水系进行分类研究,旨在探索传统村落水系类型,揭示传统村落水系特征,并提出保护措施,为贵州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从江县北部,在孔寨河与增冲河交汇处。属温暖湿润气候,水源充足,平均降雨量1 180 mm,平均气温15.5 ℃,平均海拔为650 m,森林覆盖率50%。村落始建于明朝,以侗族、汉族为主共1 400人,村内蓄水池塘、水田较多,其中增冲河、孔寨河分别平均宽7.5 m,5.4 m,水质较好,三面环绕增冲村,是其水系重要组成部分(见图1)。

1.2 研究方法

1.2.1样地选择

将贵州省侗族人口占比大于50%的传统村落列为侗族传统村落。利用德尔菲法[4]以水域形态、水域面积等为指标进行侗族传统村落选取。选取增冲村为研究对象。

1.2.2样点选择

样点选择以科学性、完整性为原则,记录村落居民水资源利用及开发处共47个。样点包含了增冲村所有不同功能的水系组成部分,能较好的反映出侗族村落特征,其样点分布见图1。

1.2.3指标选择及评价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初步构建水系评价指标体系,对其采用德尔菲法[4]进行筛选得正式评价指标体系。由50名专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各水系采用李克特量表法[5]进行打分,所得分数为该水系对应指标评价值(见表1)。

表1 水系评价指标体系

1.2.4村落调查及资料收集

采用田野调查法[6],对村落水系展开调查,记录水系面积、水质、排水排污等现状。根据调查收集正式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数据与现状照片,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对指标进行打分,所得分数即为对应指标的评价值。

1.2.5水系分类

根据水系评价结果,对47处样点进行编号,采用聚类分析法[7]对样点进行划分,同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确定图2中浅灰色区域为最终划分结果。

1.2.6数据处理

通过Excel,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显著性水平设定为a=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指标体系构建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表1表明:传统村落水系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别为空间性、生态性、景观性、功能性,二级指标主要有水域面积、稳定性、美学性、蓄水能力等。其中生态性、景观性、功能性指标居多。说明水系环境与居民生产生活是侗族传统村落水系主要影响因素。

2.2 水系分类结果

图2表明:增冲侗寨水系可划分为排水排污水系(16,17,18,21,27,28,36,39,40,41,42,44)、消防水系(19,25,26,29,30,45)、农用水系(12,13,14,15,20,31,32,34,37,38,43)、休闲游憩水系(4,5,6,7,8,9,10,33,35)、村外自然水系(1,2,3,11,22,23,24,46,47)。其中排水排污水系12处、消防水系6处、农用水系11处、休闲游憩水系9处、村外自然水系9处。说明增冲侗寨水系组成类型丰富,功能多样,数量上以排水排污水系、农用水系为主。

2.3 各类型水系分析

2.3.1排水排污水系分析

排水排污水系主要由管道、道路沟渠等组成,其规模较小,空间性较低。图1显示,其均匀分布于村落各处,说明增冲侗寨该类水系具有良好的系统组织性。灌渠多建于构筑物两侧,可收集大量地表滞水与生活污水,排入增冲河。具有较强的功能性,但生态性、景观性较差。

2.3.2消防水系分析

消防水系主要由防火设备如消防栓、消防管道等组成。其具有作用单一,功能性高的特点。图1显示,消防水系集中于增冲河岸,内部较为欠缺。说明消防水系分布不合理,需结合其他水系进行完善消防功能。同时消防水系的景观性有待提高。

2.3.3农用水系分析

农用水系主要由水稻田、鱼池等组成。村落内部鱼塘较多,点缀于村落建筑间,形成了丰富的空间体验,具有较强的经济性、景观性、功能性,并起到调节村落小气候的作用。

2.3.4休息游憩水系分析

休息游憩水系主要由增冲河、孔寨河周边河岸及构筑物组成,占地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同时又是居民主要的交流与活动场所,为村落文化重要载体,该水系的生态性、景观性较好。

2.3.5村外自然水系分析

村外自然水系主要由增冲河、孔寨河组成。村落位于河流交界处,三面环水。村外自然水系在水域面积、灌溉能力、给排水能力等方面高于其他水系,具有较好的空间性、功能性。同时结合实地调查发现,该水系环境优美、舒适宜人、水源稳定,景观性、生态性较好。

3 结论与讨论

3.1 侗族传统村落水系特征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约占其国土面积70%,且喀斯特地貌普遍存在地表水匮乏现象,而侗族传统村落主要集中于非喀斯特区[8]。侗族传统村落水系在水域面积、稳定性、调节气候、灌溉、消防、排水排污等方面优于贵州省喀斯特区村落。受侗族聚落建造方式、物资储藏、温湿度调节、土地利用、发展经济等因素影响[9],村落拥有大量鱼塘、水田、蓄水池且水利系统发达,建筑多建于水塘之上。说明侗族传统村落水系具有资源利用率高、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的特点。

3.2 侗族传统村落水系分类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及意义

侗族传统村落水系分类采用聚类分析法,指标选择以侗族传统村落现状要素,结合其他地区城乡与传统村落水系研究内容,通过50名专家利用德尔菲[4]法进行指标筛选,构建传统村落水系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套指标体系相关研究结果可靠性较高,能反映出传统村落水系特点,并可用于其他村落水系分析。

3.3 侗族传统村落水系保护措施

依据上述分析,侗族传统村落水系具有适宜度强、利用率高、功能丰富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生态性、景观性差等问题。侗族传统村落应保留其特有的村落建筑营造方式,传承水系利用与保护开发理念,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进行现代化改造,如利用污水净化设备、污水分流等以提高生态性,并注重景观遮挡增加景观性,提升其消防、排污功能等。对于农用水系、休息游憩水系则应坚守红线,对其肌理、岸边植被进行保护。而村外自然水系是村落水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村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应注意上游水源保护与水质监控,减少村内污水的直接排放。

4 结语

本研究构建了传统村落水系评价指标体系,揭示了侗族传统村落水系特征,对贵州其他村落也具有适用性,在贵州省村落水系保护与利用、人居环境改造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侗族传统村落水资源总量丰富、水系类型多样,村落营建与水系交相融融,体现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依据上述成果,提出了侗族传统村落水系保护与发展策略。

猜你喜欢
水系侗族村落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