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教学科研的路径研究

2019-10-31 03:48马艳萍徐凤红
管理学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路径探索高校图书馆

马艳萍 徐凤红

[摘 要]高校是承担着科研和教学任务的高等院校,也是知识创新和知识进步的摇篮。高校的图书馆中储藏了大量的高校科研教学文献资料,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新时期高校的图书馆要不断发挥自身的职能,完善服务教学科研的路径,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方式方法,让高校的图书馆发挥最大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科研教学 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知识和科研实力的竞争。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教育机构,因此高校科研教学能力的高低对于人才培养有直接影响。高校的图书馆里储藏了高校科研教学需要的各种文献资料,因此作为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更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以人为本,以高校师生的需求为中心,为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一、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硬件体系建设

高校图书馆要想承担起高校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硬件体系建设。图书馆自身硬件的好坏决定了高校科研教学所需要的资料是否完备,因此图书馆必须具备一定的藏书量,这是做好高校科研教学工作的前提。新时期图书的价格涨幅较大,而高校的科研教学经费相对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经费保障下为高校采购更多的科研和教学图书是目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的图书馆应该分清主次,通过对高校的各种学科背景以及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调查,然后根据各个学科科研教学需求的轻重缓急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要的资料。同时高校为了满足师生对于本学科前沿知识的探索和研究,图书馆应该参考本校的馆藏现状,同时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采购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前沿科学图书资料,这样可以拓宽广大师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将来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随着高校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校对图书馆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在的高校图书馆要创建特色馆藏,让馆藏图书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为广大师生提供具有本校特色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方便广大师生对知识的学习和阅读,让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使用效率和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加快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当今世界是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通过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打造出了新的发展形态。高校的图书馆蕴藏着大量的知识,如果单纯的依靠纸质图书资料满足广大师生的科研和教学需求,不但效率低,而且书籍在传递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损害,不利于图书资料的长久保存。因此高校的图书馆也要加强数字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从而实现高效图书的电子化,这样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纸质资料造成的资金浪费,还让高校师生能够更加快捷地通过高效的图书馆客户端进行登录并检索到自己想要的科研教学资料。信息化的图书馆建设还可以实现电子图书资源的共享,比如建立高校之间的图书馆共享工作机制,让不同的高校之间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进步。高校应该为图书馆建设采购一套信息化的管理软件,让高校的图书管理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高校的图书馆应该将一些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书籍进行扫描处理并采用数字化的保存方式,这样不但有利于电子图书的传播,还可以将高校最优价值的图书通过数字化的形式传承下去,为高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资源[1]。

三、建设不同种类的高校藏书类型

要加强高校图书的数据库建设,对高校图书馆馆藏的各种图书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技术的处理,将各种书目在高校图书馆的网站上进行展示,让广大师生通过网站索取在科研教学中更有帮助的文献资料内容。

(一)构建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

构建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目的是为了能够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档案资料进行扩充,让高校的科研教学人员能够在众多的文献资料中搜索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作为高校的图书馆其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以网络化、信息化和自动化为依托,而向科研教学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图书信息服务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为他们服务。只有图书馆的数据库信息比较完备,才能够对图书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储存,从而实现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的数据库中包含了图书馆的各种文献信息,高校师生可以通过查询数据库获得这些文献信息资料,这样能够帮助他们学习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在数据库的构建方面,应该根据高校专业的不同分类建设学科专题数据库,让不同学科的学生和老师都能够在自己的学科范围内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将不同的资料进行信息整合,满足广大师生深层次的研究和学习的需要。这就需要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高校不同学科的相关资料,包括不同学科的专著、论文、教材、学术会议和期刊杂志等,除了一些纸质资料还应该涵盖网络上的一些资料,为广大师生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系统。

除了高校图书馆自己建立数据库以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网絡数据库合作来进行资源分享,这样能够确保学校的科研教学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满足广大师生的文献使用需要,高校可以花费比较少的经费与目前各大知名的数据库网站进行合作,包括万方数据库、龙源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等,让老师在进行一些科研项目时能够通过这些数据库系统快速的查找自己需要的参考资料。同时高校的图书馆也要善于从网络上获取一些分散的科研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加工整理成自己所需要的特色文献资源[2]。

(二)做好高校师生的文献资料导读工作

目前高校的系部较多,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庞大,高校的图书馆储藏着各种各样的图书,信息量巨大,要想让广大师生在众多的图书中寻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往往是很困难的。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高校的图书馆应该建立一套完整和科学的检索系统,做好高校师生的文献资料导读工作。根据广大师生对科研和教学的不同来方向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工作。比如在科研方面高校的图书馆应该积极组织一些相关活动,为各学院的老师和学生讲解图书馆储藏的一些图书资源和电子图书的资源等,为教师提供科研方面各种有益的信息,减少老师搜索资料的实践。在教学方面图书馆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文献资料的搜索和阅读方面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指导和辅助,让大学生能够养成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大一新生刚入学的时候,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新生能够尽快的掌握图书信息的检索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高校的图书馆要加强信息导航服务,可以在高校的官方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平台中推送如何检索科研课题的链接,同时也可以贴上一些国内外著名的文献查询或者前沿知识相关的网址链接,让广大师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取科研教学专业的信息内容,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3]。

四、强化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的图书馆要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就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图书馆管理团队,不但要具备图书馆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信息化的操作能力,能够引导高校师生的阅读和各种咨询等工作。高校要对在职的馆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让他们能够尽快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图书馆要求,加强在职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增强对高校师生的服务意识,更好地为高校的科研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高校涵盖了各种专业学科,因此图书馆专业队伍结构也要熟悉高校相关的专业,这样才能为不同学科专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在信息化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图书馆管理相关操作技能的培训,让图书馆可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让图书馆员工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更好的服务高校的科研教学服务工作[4]。

五、结语

高校的科研教学工作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关键,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图书馆应该不断创新管理方式,为高校广大师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服务,不断提升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发挥高校图书馆应有的作用。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时刻具备为广大师生的服务意识,了解他们对于科研教学文献资料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参考文献:

[1]严峰.创新高校图书馆“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功能[J].传媒与教育,2015(02):78.

[2]王蕾.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教学服务职能研究[J].文教资料,2017(21):90.

[3]丁建华.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6(20):78.

[4]刘笑冬.信息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探讨[J].图书情报导刊,2016(03):123.

★基金项目:2019年山东现代学院教科研课题(XD201923)

猜你喜欢
路径探索高校图书馆
独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试论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概论”课贯彻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