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19-11-01 01:58原凯鹏
西部学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主要矛盾新时代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所作出的深刻阐释和全新表述,成为指导我国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大全新论断。从哲学的视角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等哲学观点,富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创新的生动体现。

关键词:新时代;主要矛盾;哲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2-0020-03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阐述,正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立场分析我国国情,其中的哲学意蕴非常丰富。这表明用哲学原理分析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对于当前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国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

一、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了精辟概括:“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2基本矛盾运动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客观存在着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哲学原理,我国主要矛盾新变化也同样遵循着这一基本规律,它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值都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经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前所未有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上获得了显著增长,有些领域甚至出现产能过剩,这同过去的供给局面相比较是一个新的转变。而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正是淘汰落后产能,释放过剩产能,实现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我国生产力在经历高速发展和潜力的不断释放后,整体上实现了动态协调发展[2],但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如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仍然明显。而全面依法治国稳步推进,宪法权威得以重视,监察委员会落地,协商民主新的运用等等,正是为了改变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状况。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契合新时代我国生产力发展模式在新阶段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以及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表现,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论断,是同我国新时代基本矛盾运动变化的状况相适应的。

二、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评>导言》中,马克思论述国家和私有制关系时第一次提及人的需要(物质需要)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需要”理论进行了论述。他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归结起来有“自然的需要”“社会需要”“一般需要”“对光、空气的需要”“文明的需要”“最迫切的需要”“绝对的需要”[3]等等。在这里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提出人的需要是丰富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来看,人的需要也是有层次的。概括来说,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存和发展这样两个层次,恩格斯说“人们首先必须是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4]574,也就是说生存是人的需要的最首要和最直接层次,也是最基本的需要层次。只有人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进而在精神道德艺术等方面寻求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一直是过去我们表述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层次的经典论述,这一表述是过去我们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认识基础上,把握人民群众需求的正确表述。中国虽然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但我们的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期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人民的需求也主要是对物质利益的需求,更多寻求一种直观的生存满足状态,即吃饱穿暖。步入新时代,我国的各项工作在全方位都实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日益开放繁荣,各项福利和保障机制日渐完善,人民的需要层次也发生了转变。人们从过去单纯的物质生活需要上升到对生活质量和享受层级的需要,也就是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物质文化”到“美好生活”,四字之差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升华上的缩影,也是人民需要层次的变化在理论表述上的直接反映,它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相契合的。

三、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向我们揭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的科学性。必须指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同时,明确强调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也就是我们的国情和世情仍然没有发生转变,这在十九大报告中有清晰的论述。从国情来看,我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还需要接續努力和不断奋进。从世情角度看,我国虽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以及发展程度和质量所限,我国仍然只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国情世情“没有变”的论述,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唯物辩证的哲学态度和辩证思维的哲学高度,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要求我们今后制定路线、政策时以此为依据,这是我国当前的国情和实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方位定位的“不变”,要求我们清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世情,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一心一意搞好自己的发展建设。

当然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也不是一时的,它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的,是在矛盾运动发展过程中累积起来的结果。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5]299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任何社会都是处在矛盾运动变化中的,事物的变化是由量变引起的,没有无量变的质变。矛盾的斗争性决定了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这为最终的质变准备了必要条件。人类社会发展也是如此,也存在诸多矛盾的变化,而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生产力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经历着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社会主要矛盾就会发生质变。联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有一个不断获得提升的过程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经济发展模式获得了质的提升。在经济效益日益明显前提下,不管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民众需求都实现了质的转变,过去是千方百计解决生产力不高的问题,今天面临的问题是发展平衡性和充分性如何有效解决;过去人民群众要求更多的是物质文化满足,今天群众关注的是过上美好生活。这些转变是量变的结果,是我国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结果,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依靠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勤耕细耘的结果,有一个承前启后、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四、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6]151这就是说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而不是取决于意识和观念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其总的依据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发展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我们面对的最大实际,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依据是我国生产力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变化,也就是说我国国情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初级阶段发展程度)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在新阶段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也强调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一定的反作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评>导言》中就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6]9恩格斯也说:“当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原因造成的时候,它也影响周围的环境,甚至能够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7]96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的世情与国情,但它毕竟发生了同过去相较不同的新变化,这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新要求,今后我们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都要以此为依据,这反映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8]287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唯心史观,将唯物主义引入历史观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对人民群众地位的认可,这是对过去唯心史观下“英雄史观”“精英史观”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每个人的活动最终形成历史合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唯物史观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以人民为中心,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继承升华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贯穿主线。“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各类讲话的高频词汇,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两百次之多,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中国梦必须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9]103句句朴实真挚、深入人心的话语凸显人民在总书记心中的分量,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更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赋予世界眼光和全人类高度。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提醒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是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它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相贯通的,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我们今后贯彻人民主体地位,扎根人民、依靠人民,深入推动各项深化改革措施,兼顾沿海内地、国内国外、城市与农村。同时,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多下功夫,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走出中国的路子,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上要鼓励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汇聚十三亿多中国人投身改革的磅礴之力,也更注重照顾人民群众的利益。解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求我们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优先考虑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教育政策中,注重分配公平,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全面小康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十三亿多中国人共同的期盼,中華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强国梦,宏伟蓝图的实现需要全体人民在党中央带领下共同奋斗,而美好目标的见证者受益者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全体人民。

六、结语

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阐释,是在新时代伟大实践和伟大斗争中诞生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作为今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据,是我们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抓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更进一步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宝库。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则架起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桥梁。通过哲学观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更加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哲学素养,也更清楚地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是与当今中国实际不断结合、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白暴力,王胜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2).

[3]雷雅西.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与当代中国人的需要观的构建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原凯鹏,男,山西晋城人,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主要矛盾新时代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重点定量确定方法
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巧抓主要矛盾,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正确处理关键与次要间关系是确保航天装备质量的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