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办学经验与启示

2019-11-04 06:44邢俊利豆长江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澳门启示学前教育

邢俊利 豆长江

【摘要】本文论述澳门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包括服务机构与管理,政策与资助,教师培养,课程开发与教学等,并指出澳门学前教育具有免费性、小班化、多元化的特点,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法规、增加财政资助、提升教师待遇等措施,促进澳门学前教育快速优质发展。

【关键词】澳门 学前教育 办学经验 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010-03

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学前教育机构管理、财政投入、教师培养、课程教学等方面独具特色,形成了免费性、小班化、多元化的学前教育办学特点。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以及财政资金的大力投入,保障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免费性,优化了师资队伍,有效地推动了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澳门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一)服务机构与管理

澳门学前教育分为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预备,前者的教育对象是3—4岁幼儿,后者的教育对象是年满5岁的幼儿。全澳公立幼稚园受政府资助并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以下简称教青局)負责指导和协调运作。公益性的本地学制私立幼稚园需纳入公共学校网才受政府资助,且须参考教青局的各项指引运作;未纳入公共学校网的幼稚园不受资助,也无须参考教青局的指引而实施各项事务。公、私立学前教育机构均享有教学自主权。公立幼稚园和入网私立幼稚园实行免费教育,入读这些幼稚园的澳门居民只需缴纳选择性服务费(入学时退);不加入免费教育学校系统的私立幼稚园,其收费由各学校依法自行订立,入读未入网私立幼稚园的澳门居民,则需缴纳一系列费用,但可享受政府发放的学费津贴。

教青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2018学年,澳门学前教育阶段学校共有57个,其中私立学校51个,公立学校6个,私立学校约占89.5%。可见,澳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以私立机构为主。幼儿班级643个,幼儿人数为18802(表1),幼儿教师人数1297(表2),师幼比约为1∶14.5。就读公立幼儿教育学校的幼儿共有537人,约占全澳幼儿人数的2.86%;就读私立幼儿教育学校的幼儿共有18265人,约占97.14%,入读私立幼儿教育学校的人数约为入读公立幼儿教育学校的34倍。

近十年来,澳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规模逐年增大,2017—2018学年的幼儿人数超过2008—2009学年幼儿人数的两倍,教师人数增长也超过两倍。

(二)政策与资助

澳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经费投入项目主要体现为免费教育计划。2006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布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以下简称《纲要法》),将幼儿教育纳入免费教育范畴。[1]从2013—2014学年起,在读幼儿(包括“未入网学校”)均可享受政府资助的书簿费,每人每年1500澳元。[2]2017—2018学年,幼儿教育阶段每班的免费教育津贴提升至918200澳元,每名幼儿的学费津贴提升至18490澳元,每名幼儿书薄津贴为2000澳元。此外,在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广州市、佛山市、深圳市等就读的澳门幼儿每人每学年能获得政府资助的6000澳元津贴。澳门对学前机构采用包班津贴的方式进行资助,逐年提高津贴标准。《正规教育“优化班师比或师生比资助计划”》(2014—2015学年)规定,资助对象为所有已在教青局注册的不牟利本地学制私立教育机构的正规教育各教育阶段的班级。资助条件是“一名教学人员每班教授不多于25名学生,幼儿教育一、二、三年级班师比分别为:1∶1.5、1∶1.7、1∶1.9”。符合上述资助条件,每班可获发65800澳元的津贴款项。

(三)教师培养

以前,澳门特别行政区幼儿教师的学历一般为中等师范(幼师毕业),学历水平与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2012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定,任职幼儿教师须具备教青局认可的幼儿教育范畴的师范培训课程资格。截至2016年1月,获教青局认可的师范培训资格的课程有三类:一是在澳门开设的包含师范培训在内的高等教育课程。二是由高等院校在澳门开设的师范培训证书课程(包括学士后教育证书课程)。三是其他证书课程,如圣若瑟教区开设的师范课程。但是,2014—2015学年或以后完成圣若瑟教区中学开办的师范课程的学员,不被视为具有幼儿教育示范培训的资格。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出,2020年幼儿教师中拥有“师范培训”者的比例达97%。2011年起,教青局先后推出了“幼儿教育骨干教师研习计划”和“幼儿教育课程研习班”,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师资水平。2018—2019学年教学人员培训活动表显示,幼儿教育教师培训内容有:性教育系列培训、3—5岁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坊及教学示范、教师音乐素养与幼儿音乐教育、家园共育与亲情教育、儿童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幼稚园园本课程建设与品牌发展、幼儿健康与体育教育之粗肌动作、幼儿健康与体育教育之“早期情感及社交认知学习法”、幼儿行为的诊断分析、说故事的方法与技巧等。[3]

为提高全澳幼儿教师专业水平,近几年,澳门特别行政区一方面通过招聘引进内地城市及香港特区重点高校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来澳工作,另一方面,澳门特别行政区本地大学也不断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及以上人才,以保持中、高层次人才稳定流入幼教师资队伍,增强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4]

(四)课程开发与教学

澳门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幼儿德、智、体、群、美等全面发展。2015年《幼儿教育基本学力要求》指出:幼儿时期是自我发展的启蒙阶段,幼儿教育课程既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又要关注幼儿的整体生活,通过各类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促进其全面发展。[5]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定了幼儿教育的课程计划(表3)。同时,幼儿的学习领域被划分为“健康与体育”“语言”“个人、社会与人文”“数学与科学”“艺术”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课程必须以《幼儿教育基本学力要求》为标准,其中包括知识、技能等六要素。

澳门幼稚园属全日制,每周上课五天,学习活动基本集中在上午,下午是午睡及兴趣活动或自修时间,部分私立幼稚园在下课后由教师负责监管儿童做功课,这称为“督课”。公立幼稚园的五岁班每天还安排了两小时的葡萄牙语学习活动,由葡萄牙文老师负责授课。教学语言有漢语、葡萄牙及英语等,一般采用香港出版的教材。

二、澳门学前教育办学特点与经验

(一)办学特点

1.免费性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是澳门学前教育最为突出的特点。1995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开始进行小学教育预备班免费计划,到2006年逐渐扩展至幼儿三年级,全面推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免费教育范围由“学费”拓展到“相关费用”,实现从“部分免费”到“完全免费”。虽然免费学前教育并非面向所有适龄儿童,但已有82%的幼儿参与了免费计划,绝大部分澳门籍学前儿童均接受了政府不同形式的财政资助。一系列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的出台,完善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机制,全面提高了澳门学前教育的质量。

2.小班化

为提高澳门学前教育质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自2001年起实施小班教学,以提升澳门整体的教育素质。《免费教育津贴制度》规定对班均人数和师幼比符合标准的幼儿园才给予相应的津贴补助,以促使学前教育机构办学小班额化。2017—2018学年,幼儿教育师生比优化为1∶14.5,2017—2018学年,幼儿教育班师比为1∶2。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一系列小班化改革措施,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

3.多元化

澳门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成为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城市。澳门幼稚园也是种类繁多,如中文幼稚园、葡文幼稚园、英文幼稚园、中葡幼稚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大多是私立的。私立学校主要由各宗教组织、社会团体及个人创办,导致澳门的学校在办学理念、使用的教材等方面各有特色。

(二)办学经验

1.通过“经费资助与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办学质量

澳门回归前,学前教育长期由私人、教会等筹办,投入少,办学条件差,教师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幼儿班级人数多且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大。

澳门回归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为每名就读私立幼稚园的幼儿提供免费教育的投入由回归时的约6500澳元增加到2017—2018学年的20000多澳元,资助额度是原来的3倍多。首先,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过建设公共学校网,扶持缺少资金的私立幼儿园可持续发展,以保证其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其次,在整个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方面,着力降低师幼比,确保有质量的免费学前教育。使澳门幼儿教育班额由原来的40人以上降低至当前的25人以下。第三,通过资助形式引导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和培训,提高澳门整体幼儿教师专业水平。这种教师培训资助的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近几年,受过专业培训的幼儿教师数量始终在90%以上。

2.通过“外引与内提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师资队伍

为提高教师学历及专业水平,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加强与内地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合作交流。为了培养高学历的专业师资,首先,借助华南师范大学等教育机构的师资水平和力量,为澳门培养高学历的幼儿教师。其次,借鉴香港等地区的教育成功经验,发展澳门学前教育。第三,在澳门本地大学不断培养学前教育专业高学历人才的基础上,通过招聘引进内地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重点高校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方式引进人才,以保持中、高层次人才稳定流入幼教师资队伍。“外引与内提相结合”使得幼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三、对内地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近年来,澳门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视,通过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法规、增加财政资助、提升教师资质要求等措施,促进澳门学前教育快速、优质发展。

(一)增加政府投资,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免费性

1991年以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陆续发布有关学前教育的法令近10项。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施行政策、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学前免费教育的有序推进。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不断订立并修改地方行政法律法规,加大学前教育津贴补助力度,一方面,实行有倾斜的补偿措施,对家庭困难幼儿予以特别辅助,不断扩大免费教育受益面;另一方面,针对尚未加入免费教育系统的学前教育机构给予学费津贴补助,致力于提高免费教育的津贴标准。政府投资的不断增加有力地保障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免费性,促使学前教育质量不断优化。这对内地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启发意义。内地学前教育优质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政府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投资力度,尤其是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持续投入才能保障其公益性,进而提升内地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二)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准入门槛,提升其专业化水平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12年颁布的《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规定,任职幼儿教师须具备教青局认可的幼儿教育范畴的师范培训课程资格。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按照年资给予具有师范文凭的幼儿教师津贴,鼓励幼儿教师获得相应的师范文凭和持续就业。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师资,内地城市也应提高入职门槛,不断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的认定,提升整体幼儿教师的专业对口率,多形式、多渠道地促进幼儿教师发展,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实施小班教学,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自2001年起,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了小班教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小班教学的推进。比如,按照班级给幼儿园提供免费教育津贴,促使学前教育机构减小班额。随着就学儿童年龄结构的改变,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会多次讨论修改津贴制度,逐年提高包班津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一系列小班化改革措施,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内地城市也可以尝试借鉴澳门特别行政区按班拨付津贴的形式,促使幼儿园等机构主动减小班额,进而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镜英.持续发展中的澳门特区幼教事业[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472(4)

[2]李辉,刘懿乐,梁成安.澳门特区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研究[J].幼儿教育,2013(30)

[3]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教师培训课程(2018—2019学年教学人员培训计划——幼儿教育)[EB/OL].(2018-7-1)[2019-3-10].https://portal.dsej.gov.mo/www/portalspace/discuz/dsej_getcontent_page.php?timeis=Tue Mar 12 10:46:19GMT+08:002019&con=func_activeteachernews_page.php&.

[4]李思娴,黄家丽.十年来澳门特区幼儿教育发展情况分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6(07)

[5]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教职员——基本学力要求(幼儿教育阶段)[EB/OL].(2015-7-21)[2019-3-9].http://www.dsej.gov.mo/crdc/edu/requirements.html?timeis=Tue Mar 1211:22:36GMT+08:00 2019&&.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进藏干部职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6XZJC88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邢俊利(1979— ),女,河南鲁山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西藏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学。

豆长江(1992— ),男,河南商水人,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澳门启示学前教育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澳门回归日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