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钠对鲟鱼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2019-11-04 06:53齐鑫陈永光张燕闫万斌
河北渔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鲟鱼摄食酸钠

齐鑫 陈永光 张燕 闫万斌

摘 要:为了解丁酸钠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共设计了五个不同的丁酸钠水平,按照0、1、2、3、4、5 g/kg的含量分别添加到鲟鱼饲料中,正式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添加1 g/kg及以上剂量丁酸钠组的鱼体末均重、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处理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的摄食率和肝体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本实验条件下配合饲料中添加丁酸钠能有效提高西伯利亚鲟幼鱼的生长性能,其最适添加剂量为1 g/kg。

关键词:丁酸钠;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幼鱼;摄食生长;特定增重率;肝体比

丁酸钠作为肠道微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具有降低有害菌群、重组肠道黏膜层、消炎、节约结构能量、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重要功效,研究大多集中在恒温动物领域,在鱼类主要有罗非鱼等方面的研究,在软骨硬鳞鱼类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中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丁酸钠饲喂鲟鱼,探讨丁酸钠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其在鲟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比例,为科学配制西伯利亚鲟高效的配合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鱼 实验用鱼为西伯利亚鲟幼鱼,用于实验的鱼健康无病,且平均体重、大小无显著差异,体重约20 g左右。

1.1.2 实验试剂 丁酸钠,实验鱼的饲料中添加的丁酸钠(丁酸钠≥98%)购自思科福生物科技公司。

1.1.3 实验饲料制备 实验用基础饲料的主要原料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在基础饲料中分别加入0、1、2、3、4、5 g/kg丁酸钠,制成六种不同丁酸钠添加量的实验饲料。

1.2 实验设计和方法

1.2.1 实验设计 实验饲料设1个对照组和5个丁酸钠添加比例组(共6组),每组有5个重复,每个重复5尾鱼。养殖缸30个,其规格为80 cm×40 cm×40 cm。正式试验前所有实验鱼先进行20 d的驯化,以适应实验养殖环境,然后使鱼饥饿24 h。再投喂添加不同比例丁酸钠的饲料。研究试验期为60 d。

1.2.2 养殖条件和管理 养殖西伯利亚鲟幼鱼所需的水为沉淀、曝气48 h的自来水,养殖的水温为(18±0.5) ℃,每隔2 h气泵自动充氧45 min,保持水中溶氧6 mg/L以上,pH值控制在7±0.5,每天换水量约为30%,光照为室内自然光[1]。每天投饲量控制在体重5%左右,做到定时、定量、定次,略有剩余为好,确保实验鱼的投饲量和摄食状况一致。投饲完毕后半小时开始清理残饵和粪便,保持水质良好。在养殖实验的开始和结束之前都对实验鱼进行停食24 h的处理,在实验开始之前称鱼体初始体重并记录。在实验结束之前称鱼体终末体重并记录。

1.2.3 实验取样 实验结束以后,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进行解剖,在解剖前先对幼鱼停食24 h,确定幼鱼的肠道是处于空肠的状态,在每个处理组里随机取出两条鱼作为样本鱼,先对样鱼进行称重记录。然后解剖取出鱼的肝脏并称重记录。

1.2.4 生长与摄食率指标计算 根据公式计算出相对增重率(Rw,%)、特定生长率(SGR,%/d)、摄食率(FR,%/d)。计算公式如下:

1.3 数据处理

所有结果数据都采用 Statistica 6.0 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水平为P≤ 0.05。

2 实验结果

2.1 丁酸钠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的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添加1 g/kg及以上剂量丁酸钠的各处理组的末均重、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各处理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2 丁酸钠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的摄食率和肝体比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西伯利亚鲟的摄食率和肝体比均无显著影响(P> 0.05),见表3。

3 讨论

3.1 丁酸钠对西伯利亚鲟幼鱼摄食的影响

在国内已有大量研究报道证实在家禽饲料中添加丁酸钠能提高摄食量,但在水产动物方面少有报道,而且没有关于丁酸钠对鱼类摄食率影响的相关报道。本实验结果表明丁酸钠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的摄食率没有显著影响。对于鲟鱼的摄食率来说,其影响因素有很多,例如池塘的温度、池塘水的成分、自身的体重等。最适摄食理论认为动物总是设法获得尽可能大的净能摄入量[5]。在本实验中,丁酸钠添加浓度为1~2 g/kg时摄食率呈上升趋势,并在2 g/kg时达到最大值,2~4 g/kg时呈下降趋势,4~5 g/kg时又呈上升趋势。如需进一步了解其摄食率的影响关系,可能还需测定幼鱼的能量消化率等,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3.2 丁酸钠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的影响

国内外的众多研究表明丁酸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功能,有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丁酸钠对于家禽有增重效果,如李丹丹等[2]研究發现,在日粮中添加0.10%剂量的丁酸钠饲喂断奶仔猪两周,显著提高了仔猪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在丁酸钠应用于水产动物方面,张淞琳等[3]报道饲料中添加 1.0‰丁酸钠的剂量对美洲鳗鲡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比对照组提高 37%;郑瑞耕等[4]发现丁酸钠对罗非鱼和鲤鱼有增重效果;孙浪等[5]发现丁酸钠可以显著提高湘云鲫的增重率;SILVA等[6]发现饲喂适宜水平的丁酸盐能够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产量,且丁酸钠 0.2%添加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最高。

本实验结果证明,在西伯利亚鲟幼鱼的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丁酸钠对鲟鱼具有促生长作用,这个实验结果与上述的丁酸钠对于家禽、罗非鱼、美洲鳗鲡、鲤鱼、凡纳滨对虾等的促生长实验结果报道类似。在丁酸钠浓度为2 g/kg时,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同时达到了最大值,与对照组有明显差距,但与其他处理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故认为在丁酸钠添加浓度为1 g/kg时为适宜浓度。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实验条件下在饲料中添加丁酸钠显著提高了西伯利亚鲟幼鱼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但对于摄食率和肝体比没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西伯利亚鲟幼鱼饲料中丁酸钠的最适添加比例以1 g/kg为宜。

参考文献:

[1] 高欣.芽孢杆菌对西伯利亚鲟幼鱼摄食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 李丹丹,冯国强,钮海华,等.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2,24(2):307-313.

[3] 张淞琳,常建波,叶继丹,等.丁酸钠对美洲鳗鲡摄食、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1,26(4):549-551.

[4] 郑瑞耕.丁酸钠对淡水鱼类生长性能及肠粘膜结构的影响[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5] 孙浪,刘臻,郝光,等.丁酸钠对鲫鱼生长和肠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3,20(4):893-901.

[6] SILVA B C,VIEIRA F D N,MOURIO J L P,et al.Butyrate and propionate improve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Litopenaeus vannamei[J].Aquaculture Research,2014,47(2):612-623.

(收稿日期:2019-08-12)

猜你喜欢
鲟鱼摄食酸钠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好吗?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孤啡肽N/OFQ促进鱼类摄食的研究前景
养殖条件下叶尔羌高原鳅摄食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的昼夜节律
鱼类leptin基因研究进展
100岁的鲟鱼
适温条件下盐度对海刺猬活力、摄食和存活的影响
让鲟鱼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