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路径探索
——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1-06 06:37路永华
关键词:人才需求意愿校企

路永华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

一、前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遇到了人才的瓶颈,开始关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并选择了与高职院校合作,联合进行电商人才的培养,全国各地多家电商企业纷纷找到高校电商商务专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如订单班、企业项目团队进驻校园、“双11”客服项目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为实习生提供实习岗位等,形式多样。但从整体上来看,校企合作效果不甚理想,虽然学校方在思想上非常重视,但现实中却面临着重重困难,真正实践起来很难落实到位,校企合作形势并不乐观;大部分电商企业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缺乏战略的思考,只在招聘环节参与校企合作,在课程建设、师资支持等方面参与意识不强,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重视挂牌不重视合作,合作多停留在表面,较少有真正建立在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形式。

二、电商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及招聘现状

为了解当前电商企业人才需求现状,本课题组对浙江杭州、金华、宁波等地的156家电商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电商人才需求特点。

(一)电商企业人才需求种类

调查显示,从总体上来看,运营类人才居于首位,占到69.23,其次是技术性人才(美工、摄影、IT),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运营类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电商运营基本技能,熟悉所运营产品的特点,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趋势等。而学生在学校只能学习电商运营基本知识,对企业的产品及市场需求缺乏了解。

表1 电商人才需求状况

(二)电商人才需求特点

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除了满足企业平时正常的人员需求外还体现出季节性特点,如“双11”已成为大型电商节,做国内电商的企业在10月底至12月初有大量的客服、运营类人才需求,其中11月10-12日是高峰,跨境电商企业则在11月11之后的一至两周内有大量的仓库打包人员需求。

(三)电商企业人才招聘现状

调查显示,目前仅有41.03%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才稳定,能够满足企业运营要求。26.92%的企业招聘常态化,每个月都有招聘需求,19.23%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才需求强烈,招聘工作压力大。企业业务模式不同在招聘频率及单次招聘人数上差异大。代运营类企业招聘频率低于自营店铺的企业,单次招聘人数较大,以杭州及义乌的代运营企业为例,它们一般在4-6月份针对应届生进行招聘,招聘人数能达到20-80人。自营店铺的电商企业招聘频率较大,单次招聘人数不高,这类企业往往随着公司员工的离职进行招聘,这也反应出这类电商企业缺乏人才管理规划。

三、电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现状

(一)电商企业对校企合作效益的认识一般,参与度一般

本课题设计以下4个里克特量表问题调查电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知情况,取值情况为:“非常同意”取分值5,“同意”取分值4,“中立”取分值3,“不同意”取分值2,“非常不同意”取分值1。各个问题的均值如下表2所示。通过被调查者的反馈情况来看,电商企业已经基本认识到校企合作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也能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但尽管校企合作在国内的研究已有20余年[1],企业对校企合作进行职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表2 电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知

这种认识的不足直接导致电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意愿度不高,在针对问题“您所在企业愿意与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合作,联合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的均值为3.74,说明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意愿在同意的方向上,但是意愿度不高,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也有学者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困难和原因,蒋茂东(2010)认为现实中工学结合难在企业缺乏动力[2],安立华等认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学校同企业的目标冲突[3]。

不同规模,不同成立年限的电商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上表现不同,笔者在《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意愿及动力模型研究》[4]中通过分析提出,在企业规模方面,300人以上的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愿最强烈。这类企业往往有完善的人事制度、长期的人才战略规划,愿意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前进行投资,以保障长期的人才需求,此类企业也往往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从成立年限来看,成立8年以上的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强烈。

(二)解决人才问题的方法较传统

1.招聘人才的渠道较传统

调研发现,电商企业解决人才问题的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传统招聘网站、人才市场招聘、校园招聘是最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引进方式。如表3所示。

表3 电商企业解决人才问题的渠道

通过以上招聘方式招聘到的人才一般需要经过企业的内训才能正式上岗,义乌某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反映,新员工一般要6个月后才能真正为企业带来利润,如果在此期间该员工又离职了,对公司是很大的损失。

2.新员工培训的方法较传统

“老员工传帮带”是电商企业惯用的培训培养新员工的方法,87.18%的企业选择了这种方法进行新员工的培训培养。42.31%的被调查企业有公司集中统一培训。对于新员工培训,不同类型、规模的企业所采取的方法又有不同。众所周知,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新规则等层出不穷,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企业除了给新员工配备专门的指导师傅外,还有定期的内部培训,甚至为此开发专门的课程,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这类公司形成了非常系统化的培训资源,而且会根据电商的发展持续更新,但是这类企业往往是少数。规模较小的电商企业一般只有把员工外派培训这一种方式,也只有少部分员工才有机会参加培训。

3.电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深度不足,方式单一

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方式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为主,占到被调查企业的50%,高达37.18%的电商企业没有参与过任何形式的校企合作。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接收学生实习实训”这种方式在严格意义上算不上真正的校企合作,企业只是被动的接受学校单方面培养的人才,要想实习生完全接受公司的文化、制度,其岗位技能达到公司的要求还需要公司的培训。

表4 电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方式

4.电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

笔者在《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意愿及动力模型研究》[4]中通过对电子商务企业参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规模、不同成立年限、有无长期人才战略规划的公司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不同,规模越大、年限越久、有长期人才战略规划的企业参与的意愿越强烈。影响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中,校企合作效益、企业短期人才需求、企业人才战略规划三个动力因素对企业的校企合作意愿有极显著正相关影响,校企合作成本对企业的校企合作意愿有极显著负相关影响,电商行业人才缺口则对企业的校企合作意愿有显著正相关影响。

四、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开发合适的校企合作项目

为适应电商行业的发展,应根据电商人才需求特点探索合适的校企合作方式,开发合适的校企合作项目,既能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又能解决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电商需求特点设置了多种校企合作方式:(1)针对电商节突发性人才需求设置节日性代运营项目,充分考虑电商季节性人才的需求现状,结合电商人才培养的规律,整合电商专业课程,在电商节期间开展代运营项目。承接电商企业在电商节期间的代运营业务,不但能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电商运营,让教师在实践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为企业解决了短期人才需求问题。(2)与企业联合开发创业项目,利用企业的培训、产品资源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通过这种方式为企业培养高级运营人才。(3)开设订单班,这种方式较传统,主要针对招聘频率不高,人才需求数量稳定,有系统培训资源的企业。

(二)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企业

1.企业校企合作意识要强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标准,直接决定了校企合作的成败。校企合作对企业来说是一项投入,是对人才储备的前期投入,需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校企合作的认知、支持、参与。没有高层的支持、参与,投入的稳定性就不能保证,校企合作育人项目也就不能顺利开展。

2.企业要具备一定的规模

学校首先应该建立选择的标准,根据上述研究结论,300人以上的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愿最强烈,成立8年以上的企业意愿也较强烈,这些企业一般发展稳定,有长期的人才战略规划。此外,这类企业对电商行业的认识比较深刻,注重员工的培训,公司形成了非常体系化的培训课程,能够承担起学生培养的责任。

3.企业需要有长期的人才战略规划

研究显示,有长期人才战略规划的企业更倾向与参与校企合作,而且能够保证校企合作项目持续运行。此外,长期的人才规划也说明企业的人才需求较稳定。

(三)建立学生、校方、企方三方参与的利益保障机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涉及到企业(雇主)、学校、学生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各方的目标、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不尽一致。作为育人主体之一的企业需要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来指导学生,这些都会给企业正常的经营带来影响,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想要更好推进校企合作,必须考虑企业的利益,建立完善的成本补偿机制,最大程度上平衡和满足企业的需求,这也是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的根本保证。高校作为育人的第一责任主体,希望通过借助企业的资源完善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提升育人成果,也需要有保障措施。而学生作为校企合作直接服务的对象,有着素质提升、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的需求。

为保证各方在合作中的权益,要求在充分了解各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以多元参与、多方协商为基本原则,建立起多元参与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保障机制,激发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四)成立强有力的校企合作团队

1.成立校方企方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以往的校企合作多停留在表面,重视挂牌不重实质性的合作。为保障校企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强而有力的管理机构去运行,建议成立校方企方高层管理者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首先是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保障校、企、学生三方的权益。其次监督校企合作项目的执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组建校方企方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项目执行团队

校企合作虎头蛇尾的现象比较严重,暴露出在执行层面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强而有力的执行团队,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执行。

五、结语

在分析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点及电商专业校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1)根据电商人才需求特点探索合适的校企合作方式;(2)开发合适的校企合作项目;(3)选择合适的电商企业,建立学生、校方、企方三方参与的利益保障机制;(4)成立强有力的校企合作团队。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意愿校企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呼伦贝尔地区蒙医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