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高职创新创业基地管理模式研究

2019-11-06 06:37王方杰
关键词:基地院校高职

龙 浩, 王方杰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2)

一、引言

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同时也引起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日益重视,并出台了很多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自第一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在清华大学举办以来,我国的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活动开始蓬勃发展,其中,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奠定了大学生创业所需的知识基础,也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而创业实践则为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创业梦”提供了检验的平台[1]。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 “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 “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和《江苏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苏政办发〔2015〕137 号)文中指出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全流程服务基地和平台,切实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优质资源共享,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局面,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培养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2]。在创业实践方面,虽然近几年来国内逐渐建立起很多的创业基地,但是创新创业基地的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很多专家学者只是界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作用以及提出了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意义,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如何构建高校创新创业基地,但是关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很是少之又少的[3]。

二、基地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开设创业基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但真正进驻创业基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师生并不多,这是由于创业基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参与创业基地实践活动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教学体系认可和经费支持。有很多学校将创业基地作为创就业指导的辅助平台,创业实践度低下;还有些学校建立了形式上的创业基地,并没有设立或引入相应的创业专项基金,创业基地的运行缺乏资金保障。由于创业基地机制上的不健全,导致许多专业课老师还是埋头搞论文、轻实践,学生对创业基地的满意度和参与率都偏低。因此,创业基地在运行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师生的创业热情,要建立针对师生双方的创业激励和保障机制[4]。

(二)创新创业实战型师资匮乏

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校专职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时候容易出现将创业教育理论化、缺乏具体实践技巧的传授的问题。有些院校聘请了企业的相关技术人才担任客座讲师,但由于企业导师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上课时间受限等问题,不能完全补充学校的创业“实战型”师资。因此在创业教育师资方面,高职院校都面临了巨大的需求缺口,缺乏“实战型”的创业实践导师[5]。

(三)配套服务不完善

部分高职院校创业基地仅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场地,对于政府下发的创业扶持政策的推行力度不大,很多学生对于创业扶持政策几乎不了解,找不到申请的有效渠道。此外,基地很少开展创业相关的活动,未能发挥基地资源整合的功能。学生团队“孤军作战”,缺乏指导,能力提升普遍比较缓慢,项目发展受到约束,遇到瓶颈难以解决[6]。

三、高职创新创业基地管理模式研究

通过以上对现有高职创新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改进高职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对策,从而丰富了高职创新创业基地的管理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基地运营管理体系设计。如图1所示,首先从宏观角度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地运营管理进行设计,然后从微观多维管理角度对创新创业基地内部运营管理进行规划。

图1 创新创业基地运营管理体系框架图

高职创新创业基地中的管理机构主要是学校力量,政府则扮演宏观指导和监督的角色,而企业则是积极参与到创业基地的活动中,共同帮助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管理机构内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全局管理,并将职责细化为分工到各个团队和二级学院,对高职创新创业基地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也为基地内虚拟公司提供了管理支撑。具体多维视角下管理内容如下:

(一)多维管理之创业团队管理,创新创业基地如果没有统一指挥的部门而导致责任分散,因此论文研究成立专门创新创业学院,并由学校老师组成的创新创业团队管理小组来对学校的创新创业基地进行管理和指导。随着企业规模与业务范围的扩大,创业团队内部在后期管理上容易出现矛盾,而有效的激励是企业保持团队“战斗力”的关键,更重要的是为了可以让基地内成员切身经历真实的企业运作过程,在虚拟企业中也要模仿真实企业来建立激励机制,给予创业团队成员合理的奖励。奖励要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即按照团队成员的付出和取得的成果来进行分配,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两种。在物质激励方面,可根据团队取得的成果给予一定数目的奖金等:在精神激励方面,可给予表现突出的团队成员以口头表扬和颁发奖励证书,让他们感受到努力工作后的认可和尊重。

(二)多维管理之创业项目管理,为了可以使学生们可以体验企业项目的实施过程,进入到创业基地中的项目要严格按照企业项目管理的流程执行下去,经过立项、执行和成果转化过程后,这些创业项目有可能转化为可以为企业盈利的项目。为了可以使学生们可以体验企业项目的实施过程,进入到创业基地中的项目要严格按照企业项目管理的流程执行下去,经过立项、执行和成果转化过程后,这些创业项目有可能转化为可以为企业盈利的项目。虚拟公司中创业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要从时间、质量、进度、成本和风险等方面对项目的进展进行严格的、同步的控制与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项目细节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直到这个项目的结束收尾。采用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针对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即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现的过程。PDCA循环是包括ISO质量管理体系和QC七大工具等在内的一种科学方法,包括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四个阶段指的是计划(PLAN )、实施(DO )、检查(CHECK)、处理(ACT ),在整个过程中,这四个阶段要不停顿的周而复始的运转,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三)多维管理之创业教育体系管理,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涉及教学、师资等方面资源配置的较新的教育理念,高职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自身,而是需要整合大学、企业和社会的各种资源,来建立一个系统的、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的深度融合、师资队伍和创业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建设,构建了一个全面完整的体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基地有效的对接和结合。创业基地是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补充与完善,创业基地的建设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败。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要和创业基地有效的对接和结合,共同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个目标而存在。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带来真正的成功,哪怕是再怎么经典的理论,那只能算是“纸上谈兵”。因而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一定要和创业基地有效结合,这种结合方式是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结合的方式之一。

(四)多维管理之绩效评价体系管理,关于创业基地的绩效评价工作目前基本上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达到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程度。绩效通常指的是个人或者组织一定时间段内取得的成绩和效益。绩效评价是通过相关的评价指标和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对个人表现或者组织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最后根据分析来采取相应的绩效改进措施的一系列活动。现在我国很多高校都建立了高校创业基地并设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运营管理,但是关于创业基地的绩效评价工作基本上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达到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程度[7]。因此,本文从提高高职院校创业基地绩效的目的出发,将综合创业基地运营管理、虚拟企业绩效和创业团队成员表现三个方面来构建一个全面的、计对性强、科学规范并且可以量化的创业基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创业基地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基地的理想运营管理模式:整个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都要围绕“扶持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这个中心点来进行的,实行学校主导、政府支持、校企合作的“三位一体”性运营管理模式。根据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创新创业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策划申报、立项评审阶段;2、入驻基地阶段;3、项目孵化阶段;4、成果转化阶段。多维视角管理模式下多个管理主体将会相互合作,共同为优秀项目的孵化提供必要的资源,同时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收获有价值的资源,从而促进自身发展,进而壮大孵化基地的服务力量,实现良性循环。多主体在项目孵化各个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如图3所示。

图2 创新创业基地运营管理体系框架图绩效评价指标

图3 多维视角下在项目孵化各个阶段管理机构的作用

四、总结

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发展情况和问题,发现高等职业院校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营管理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本文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和兄弟院校创新创业学院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对策。首先确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是“三位一体”型,即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形成互动,共同推进创业基地的发展。然后从创业团队管理,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管理等多维视角下,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地运营管理进行设计和规划,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基地院校高职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的基地我的连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