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三维超声在12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与压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的诊断中的价值

2019-11-07 07:0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肌壁粘膜肌层

李 晋

(湖北省中医院、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超声科 湖北 武汉 430000)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根据肌瘤的位置分为三类: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其中粘膜下肌瘤较为少见,约10%~15%[1],粘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均可影响患者月经情况,严重者可影响受精卵的着床,进而导致不孕,而两者的治疗方法不一样,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典型的肌壁间肌瘤用常规超声即可诊断,而对于压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与粘膜下肌瘤在常规腹部超声或经阴道二维超声上不易鉴别,本研究是为了研究经阴道三维超声对两者的鉴别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经腹部或经阴道二维超声疑似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压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患者资料,患者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32±5.2岁,所有患者均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之后均进行宫腔镜或腹腔镜等手术方法,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仪器为GE Voluson E8,具备3D-TVS条件,探头条件RIC 5-9-D,频率为4~8MHz,全部患者均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嘱患者排尿后,将一次性避孕套套在阴超探头上,采用截石位进行检查,在二维的基础上,选取子宫内膜以及瘤体清楚的矢状切面,调节取样框大小,启动3D、start,采用两种检查方法:(1)Render条件,对xyz三个轴线旋转调节。(2)omniView条件,选Polyline,采用手动描绘,再选择VCT条件,调节至2~3mm,取得三维图像,重点观察瘤体的大小、多少、形态、位置、与内膜以及肌层的分界、内膜三角形结构是否完整等,均选用清晰图像并留图进行分析。

1.3 数据分析

应用SPSS17.0,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共120例疑似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压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患者,3D-TVS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80例,压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40例;病理结果:子宫粘膜下肌瘤70例,其余10例分别为:9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内膜癌,肌壁间肌瘤36例,其余4例为腺肌瘤,见表。

表 两种肌瘤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例)

经阴道三维超声粘膜下肌瘤与压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图例,见图1、图2。

图1 粘膜下肌瘤

图2 压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

3 讨论

子宫粘膜下肌瘤,根据有无蒂及是否向肌层扩展分为三型:0型:有蒂,未向肌层扩展,Ⅰ型:无蒂,向肌层扩展小于50%,Ⅱ型:无蒂,向肌层扩展大于50%[2],而压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与Ⅰ、Ⅱ型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两者在二维图像上较为类似,本研究主要是运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方法对着两种类型的肌瘤进行鉴别诊断。

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二维及三维表现[3-4]:以实性低回声结节多见,部分可呈等回声,瘤体较小时可呈稍高回声,圆形或类圆形,常单发,边界清晰,周边可有低回声环,完全或部分位于宫腔内,完全位于宫腔内的即宫腔三角线的外侧缘结构完整,宫腔内出现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向宫腔凸起面与内膜相延续,基底层内膜连续性中断,部分位于宫腔的即是凸向肌层的,可见内膜的三角形结构的外侧缘不完整,其中一条边呈球形或半球形充盈缺损,或是不规则形状的突起,有蒂或无蒂,有蒂者可掉至宫颈或阴道内,部分有较宽的基底,基底处可见较明显血流信号,瘤体内可见环状或半环状的彩色血流信号显示。3D-TVS可清晰显示肌瘤的形态、大小、位置、是否有蒂、肌瘤与肌层的关系、是否向肌层扩展,以及扩展的程度。压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三维表现则是,宫腔的边缘处的实性低回声结节,内膜三角形结构完整,其中一条边受压变形,两者的区分重点在于,内膜的三角形结构的边界和形状以及有无受压变形和充盈缺损。

本研究中,3D-TVS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80例,而病理确诊70例,3D-TVS与病理的符合率较高,误诊10例,其中9例为子宫内膜息肉,常见的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腔内较高回声的结节,边界清,带蒂或无蒂,形态类似水滴状、舌状等,内部或蒂部有少许血流信号,而误诊的这几例图像均不太典型,多呈中等或稍低回声,边界清,且多呈类圆形,内部回声均质或不均,内部血流信号稍丰富;1例为子宫内膜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内膜不规则增厚、回声强弱不均,部分可突起呈菜花状,与肌层界限不清,血流较丰富,测及内部动脉血流为低阻,本例图像呈团状,内部回声类似涡流状,可见少许血流信号,测得的血流阻力指数在正常区间,因而误诊;3D-TVS诊断肌壁间肌瘤40例,病理确诊36例,其余4例为腺肌瘤,腺肌瘤多伴随腺肌症,即子宫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呈栅栏样改变,而这4例子宫本身体积未见增大,肌层回声略不均,瘤体均紧邻内膜,且边界尚清因而误诊。

综上所述,经阴道三维超声对于粘膜下肌瘤和压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的鉴别诊断与病理结果接近,可为临床医生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肌瘤的治疗和处理方案提供诊断帮助,且操作简单,对患者无创,可重复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肌壁粘膜肌层
三维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流出道室间隔肌壁内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射频消融
子宫肌壁间妊娠误诊滋养细胞肿瘤1例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