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控制手术室院内感染及提高护士技能的效果观察

2019-11-07 09:03周玉萍
医药前沿 2019年28期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室护士

周玉萍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手术室是较为特殊的科室,承担着抢救、手术治疗的责任,也是院内感染风险较高的科室。当前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对手术室护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提高护士技能对控制院内感染有着重要意义。品管圈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方法,它是将性质互补或相近、相同的在同一个区域工作的人集结到一起,建立一个工作团体,在所有人集思广益、主动合作下,找到管理中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法、积极落实,由此来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将其应用到医院手术室管理中,有助于提升护士防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院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手术室40名在职护士,和同期内行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为对象。护士中男性2名、女性38名,年龄21~42岁,平均(30.35±2.17)岁,工作时长1~27年,平均(14.26±2.53)年。42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24~73岁,平均(46.38±5.07)岁,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各2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明确目标:①提升手术室护士的责任感,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严谨性;②手术室护士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个人职业技能;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沟通技巧、逻辑思维能力等;③降低院内感染率。

1.2.2 建立品管圈小组:研究者为圈长,护士长为监督员,其它护士为圈员,由圈长统筹安排各项活动,圈员整理手术室护理中现存的问题,特别是院内感染、护士技能相关方面的问题,并以此为主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1]。

1.2.3 手术室现状分析:就手术室感染及护士技能展开头脑风暴,分析出相关影响因素:①管理因素:对工作时间短以及新进护士缺少充分的培训,在排班方面未穿插配置,还是以治疗为基准,造成护士技能低;②患者因素:患者本身抵抗力较差,术后依靠他人照顾,自我判断力不强;③护士因素:缺乏专业知识和主动意识、忽视生活护理、消毒不彻底、病情观察不到位、预见性差、不重视防护。

1.2.4 策略与落实: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按照5W1H原则,重新制定护理流程,并综合评估流程的经济性与可行性,根据评估结果对护理流程再次优化,之后上报审批,批复后开始落实。①患者防护指导:责任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院内感染防护方法,确保个人卫生;圈长向所有医护人员讲解院内感染防护措施,严格控制手卫生、遵循无菌化原则。②加强器械消毒灭菌监督:所有手术器械清洗去污后,按照消毒流程进行消毒灭菌,监督员进行检查,圈长定期抽查,保证器械灭菌合格。③加强护士培训:聘请专业的品管圈管理人员到院对圈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手术室护理流程、手术室感染的主要因素、疾病信息收集等;日常工作中,圈长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组织相关知识培训和竞赛等,内容包括:沟通技巧、预防院内感染的方法、护理技巧、护理流程、理论知识等[2]。

1.3 观察指标

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对手术室护士技能进行评分,包括临床工作能力、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每项最高分值25分,得分与护士技能呈正比。同时,记录应用前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的问卷,项目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护理巡视时间等,共计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护士技能评分

应用后手术室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护士技能评分(±s,分)

表1 对比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护士技能评分(±s,分)

时间例数临床工作能力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应用后4020.36±0.5221.31±0.8520.43±0.3722.07±1.48应用前4018.43±0.2718.64±0.9619.22±0.5618.19±1.15 t 20.83313.16911.40213.093 P 0.0000.0000.0000.000

2.2 对比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院内感染发生率

应用前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8.57%,应用后感染率降低至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院内感染发生率

2.3 对比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

应用前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仅为80.95%,应用后提高到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讨论

表3 对比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

手术室工作中护理是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院内感染,所以要加强管理。

品管圈的核心对象是所有工作参与者,在大家互相影响下能积极主动思考,另外因为参与人员广泛,还能规避个人过于片面性的观点;同时,在工作者不断自我革新的过程中,能促进改革方案的有效落实[3]。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护士就是核心对象,在所有护士的共同合作下,能激发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进而打造出一只有着护理工作特色,并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性服务团队[4]。在实际应用中会建立管理目标,让所有护理能主动的、积极的解决护理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增强防护意识、持续改进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进而减少院内感染[5]。另外,在管理中还会加强培训,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让其能规范落实护理流程,增强护理的主动性,全面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结果显示,手术室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后,护士技能评分明显提高,且临床工作能力、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单项评分均超过20分,应用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应用后手术患者的医内感染率从28.57%降低至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应用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80.95%提高到了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说,品管圈活动的应用让手术室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都得到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而院内感染率也随之降低。这是因为在品管圈活动中,会提前制定一套合理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还有规范的语言、明确的训练目标等,并且针对护士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加强培训,这样就提升了护士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基础护理能力等,让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保证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能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还能让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同时,在长期的培训和辅导下,护士能有序、有计划的完成护理任务,逐渐增加工作信心,在工作中更加有热情和积极性。

综上,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手术室护士技能,确保护理质量,还能够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品管圈手术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