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2019-11-07 09:03贾映茂陶宁何诚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28期
关键词:保护性胸部通气

贾映茂 陶宁 何诚(通讯作者)

(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四川 遂宁 629000)

胸部损伤包括胸壁软组织损伤、肋骨骨折、血气胸、创伤性窒息、肺爆震伤以及心血管损伤等。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造成胸部创伤的因素越来越多,包括车祸、高处坠落、塌方、刺伤等等。据相关流行病学报道,胸部损伤占到全身创伤的1/4,占外伤死亡人数的20%左右。胸部创伤包括闭合伤和开放伤,而重症胸部创伤患者大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所以,及时开放气道,恢复患者呼吸功能是治疗的重点[1]。机械通气是临床中改善通气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传统通气方法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可观的治疗效果,但由于通气方法属于创伤性操作,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肺部产生各类急性损伤,从而导致患者肺功能受损,临床预后表现不佳等。基于此,本文探讨对重症胸部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保护性肺通气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的重症胸部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计10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有28例,女性有22例,年龄为33~62岁,平均年龄为(47.1±2.9)岁。观察组中,男性有27例,女性有23例,年龄为33~63岁,平均年龄为(47.2±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严重胸部损伤的诊断标准[2],并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有急诊科专人进行创伤处理,利用胸带包扎患者骨折的肋骨,并给予固定,如患者有胸骨骨折,则采取内固定术治疗。如患者气管、支气管损伤,则采取胸腔镜或开胸手术及时修补。如患者有中等以及以上血气胸,则给予胸腔引流术治疗。同时及时输血,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炎症,减少组织损伤,改善微循环血流情况。扩张支气管药选择东莨菪碱,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照组给予常规通气,行气管插管,采取呼吸机辅助,PEEP:3~10cmH2O;I:E1.5~2.0;潮气量:10~15ml/kg;f:12~16次/min。观察组采取保护性通气辅助呼吸:PEEP:5~15cmH2O;I:E1:1.0~2.0;潮气量:6~8ml/kg;f:18-20次/min[3]。

1.3 评价标准

(1)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的生命体征明显好转,相关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相关临床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有效:患者的生命体征好转,相关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改善,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无效:上述指标均未实现,甚至出现全身症状恶化。(2)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以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的综合疗效为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39/5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2.2 相关指标

经不同通气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以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n氧合指数PaCO2(mmHg)PaO2(mmHg)观察组50398.4±33.658.4±4.988.1±7.4对照组50316.2±30.744.2±4.569.1±6.2 P<0.05<0.05<0.05

3.讨论

近年,胸部创伤发病率升高,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各类外源致病因素的增多,导致各类意外发生,从而造成患者发生严重的胸部创伤[4]。由于创伤因素影响,患者肺泡毛细血管屏障严重受损,继而发生间质性水肿和肺泡水肿,同时患者肺泡表现会形成透明膜,随之病情发展而导致肺纤维化,引起急性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为突出表现的全身反应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所以需要及时治疗[5]。如患者通气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则会造成患者出现感染、休克等严重症状,继而导致患者死亡。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上主要采取通气方式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恢复患者呼吸功能。但常规通气属于创伤性操作,极易导致患者气道压力增加,从而导致气压创伤出现。所以,在采取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时,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通气方式,在保证通气效果的基础上避免创伤。而调整潮气量,以最佳的PEEP保护性通气给予患者辅助呼吸治疗,最为有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的综合疗效为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39/50),组间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不同通气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以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保护性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相较于常规通气方法,保护性通气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效果更为可观,可有效提高重症胸部创伤的治疗有效率,提高通气效果。

猜你喜欢
保护性胸部通气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
胸部Castleman病1例报道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胸腔镜诊治胸部刀刺伤的价值
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