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

2019-11-07 09:03刘翠云邓丽慧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28期
关键词:无菌伤口腹部

刘翠云 邓丽慧(通讯作者)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2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会继而伴发感染、脂肪液化等问题,一方面是会加重患者疼痛,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到患者手术效果、延长康复时间[1]。本文对腹部术后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相应提出防治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患者21例作为实验组,年龄24岁~45岁,平均年龄35.2±2.5岁,孕周37周~42周,平均孕周39.6±2.7周。另选取同期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的产妇50例作为参照组,年龄23岁~45岁,平均年龄34.7±2.3岁,孕周36周~41周,平均孕周38.2±2.5周。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

1.2 方法

比较两组产妇有关因素,包括体重指数、基础疾病、预防用抗生素、无菌操作和手术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体重指数更高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基础疾病伴发率高于参照组,且预防用抗生素、无菌操作皆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比较影响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的因素[n(%)]

表2 续比较影响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的因素(±s)

表2 续比较影响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的因素(±s)

分组n体重指数(kg/m2)手术时间(h)实验组2129.1±2.40.8±0.3参照组5026.7±1.60.4±0.1 t 3.7215.657 P<0.05<0.05

3.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3.1 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

本次实验结果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体重指数更高于参照组、手术时间更长于参照组、基础疾病伴发率更高于参照组,且预防用抗生素、无菌操作皆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可见,若产妇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和贫血、肥胖等,皆是影响到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内在因素,营养不良对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最为直接,同时也不利于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升高;对于肥胖患者来说,因其皮下脂肪较多,所以会导致手术接受较大创伤,那么当脂肪层供血不足时,便会造成液化,影响伤口愈合;糖尿病患者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会造成组织水肿,使细菌大量滋生,造成开裂与感染[2]。另外无菌操作、抗生素的合理预防采用则是预防切口感染的主要措施[3]。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也会使切口易于滋生细菌,影响到切口的良好愈合。综合以上,体重指数高、存在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未预防采用抗生素和未坚持无菌操作,均是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的不良影响因素。

3.2 防治伤口愈合不良的措施

①加强孕期保健:积极向孕妇宣教有关保健知识,建议肥胖孕妇保持适度和均衡的营养,注意控制体重;对合并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者,要帮助其管控好血压,对合并糖尿病者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阴道炎孕妇及时局部用药,孕期避免性生活。②进入产程的产妇,尤其是对已破膜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难产孕妇及时转为剖宫产,以免产程延长;体能消耗较大的孕妇及时予以其能量补充,以免造成水电解质紊乱。③手术室严格遵照无菌原则;手术取子宫下段横切口,避免切口朝两端撕裂,止血要彻底,缝合不要留有腔隙;对于肥胖者可预防性联合使用减张缝合术。④术后加强护理,对切口存在红肿、渗血等问题及时发现和采取处理对策,预防性使用腹部切口的微波处理。⑤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术前半小时静脉滴注足量的抗生素;对有可能发生感染的切口,预防性应用常见菌群抗生素[4]。

综上,体重指数高、存在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未预防采用抗生素和未坚持无菌操作,均是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的不良影响因素,应通过加强无菌观念、控制妊娠合并症、控制感染等措施予以防治。

猜你喜欢
无菌伤口腹部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伤口“小管家”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原料药的无菌工艺模拟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