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比较

2019-11-07 09:03周星朱双燕马莉莎刘玲
医药前沿 2019年28期
关键词:冷光源光疗蓝光

周星 朱双燕 马莉莎 刘玲

(昆明市儿童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新生儿并发症。一旦发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否则可能对患儿的神经系统及大脑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治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蓝光照射治疗,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由于长期照射容易引发患儿皮疹、腹泻等并发症[1]。LED冷光源治疗新生儿黄疸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且治疗效果更佳。本文就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各51例,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Rh溶血症的患儿;②先天畸形;③出生时有窒息史;④有其他严重疾病。参照组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38d,年龄最小4d,平均年龄(17.83±5.49)d;干预组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39d,年龄最小3d,平均年龄(17.65±5.72)d。将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如口服苯巴比妥片、维生素B2及双歧杆菌三联杆菌活剂等,参照组接受常规蓝光治疗,采用XHZ-90新生儿黄疸治疗仪,温度设置在30~32℃,并调节适当湿度,将患儿放入蓝光箱进行治疗,时间持续8~12h,之后间隔12~16h再进行光疗,治疗持续3~5d,光疗过程中需要为患儿补充液体,并定时翻身及更换尿布。干预组接受LED冷光源治疗,选用波长范围在450~480nm的冷光源治疗灯,治疗时婴儿头部应距光源40cm,连续治疗不能超过12h,治疗时间3~5d。在光疗照射前,需要为患儿更换尿不湿,并且用眼罩对患儿的眼睛进行保护。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其中患儿治疗后皮肤症状消失,相应指征也消失,且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为痊愈;患儿治疗后皮肤症状好转,相应指征有所改善,且血清总胆红素有所改善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②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治疗有效率干预组为96.08%,高于参照组的78.4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例)

2.2 干预组与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组为3.92%,低于参照组的19.6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例)

3.讨论

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极高,约有85%的足月儿及早产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总胆红素异常,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生儿肝功能发育不全,对胆红素的运转能力不足,如不能及时进行治疗还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对患儿的神经及大脑造成伤害[2]。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式为光疗,采用的光源有LED冷光源及常规蓝光,常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较为理想,但长期照射可能造成患儿发生皮疹、腹泻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LED冷光源是专利蓝色发光二极管光源,光照强度更高,且广谱更广,能够对未成形的胆红素结构进行干预,使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治疗效果更好[3]。研究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干预组为96.08%,高于参照组的78.43%(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干预组为3.92%,低于参照组的19.61%(P<0.05)。

综上所述,LED冷光源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优于常规蓝光治疗,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冷光源光疗蓝光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医用内窥镜冷光源质量控制装置设计及实现
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多次间歇冷光源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节能灯管
医用内窥镜冷光源质量控制研究
双面和三面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