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陪伴折翼天使成长

2019-11-07 02:23单小书
雷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豪盲文特教

单小书

“爱比教育更重要。没有爱,就谈不上特殊教育;没有爱,就不配做特教老师。”这是抚顺市特殊教育学校特教老师周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34年来,周静倾注全部心血,用爱陪伴折翼天使成长。

用爱心精心呵护特殊孩子

2018年12月28日,抚顺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四班教室里,其乐融融,9 名学生家长流着眼泪向周静表达了感激之情。“周老师,是您给了我们全家生存下去的希望,我们全家都感激您。”小豪的妈妈激动地说。今年14岁的小豪患有孤独症、神经发育迟缓,平时脾气暴躁,经常咬人、打人,从不与外界沟通。小豪的妈妈放弃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专门在家照看小豪。4年前小豪来到周静的班里,他的妈妈每天陪读。

刚入学时,小豪不仅生活习惯不好,还经常咬周静,摔东西,影响其他学生上课。周静鼓励小豪妈妈:“我们共同努力,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在周静的耐心教导下,一个学期下来,小豪有变化了,从不打人、不咬人到会说简单的“拿”“饿”等字,再到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想法。看到孩子的变化,小豪的妈妈特别开心。

小宇是孤儿院送来的盲孩子,9 岁入学就在学校住宿。 那时他性格孤僻,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刚入学时他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清楚,周静就从发音开始,教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说话,摸读盲文、扎写盲文。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有家的孩子都被父母接走了,只有小宇还孤零零地坐在窗前。看着他孤单无助的样子,周静心里很不是滋味。2010 年周静的女儿上大学了,她与丈夫商量收养了小宇。从那以后,每到周末周静就把他接回家,给他洗澡、 换洗衣服、做好吃的。由于小宇从小没有经过自立能力训练,不但反應迟钝,而且走路没有平衡和方向感。周静就和丈夫带着他去劳动公园锻炼身体,学跳绳、走平衡、定向行走、识别方向,接触认识大自然,有时遇到阴天下雨、道路泥泞,夫妻俩就背着他走。经常到公园散步的人得知小宇的情况后,都对周静夫妻俩竖起了大拇指。小宇不会用筷子,周静就手把手地教他。吃饭时把他爱吃的菜夹到他的碗里,把鱼刺和骨头挑出来,喂给他肉吃。小宇爱吃水饺,夫妻俩每个周六都包饺子。

在家庭的关爱中,孤儿小宇愉快地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如今,小宇就读于沈阳盲人按摩学校,在那里他不但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且还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每到节假日,周静就去沈阳接他回家,让他感受家庭的温暖。去年9月,小宇开始实习了,周静在望花区一家按摩院给他找了实习的地方。看到别人有手机,小宇也特别喜欢,就把同学不要的手机捡来,买个电话卡对付用。周静发现后,领着他到商场,花近 2000 元钱给他买了一部品牌手机,并鼓励他好好工作,服务社会。 小宇 10 岁到周静家,现在他已经 19 岁了,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遇到开心事或烦心事,他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周静。他已经把周静当成了妈妈。

帮特殊孩子掌握一技之长

残障学生有不同的求知欲望 , 他们渴望学到更多的生存本领 。为了成为复合型教师 ,既能教文化课又能教职业课, 胜任各类残障学生求学的需要,多年来,周静不断拓展自学领域,努力探索、钻研特教教学业务, 尽可能多地学几门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她先后自学了手语、 盲文、 按摩 、 英语 、 乐器、 针灸、 拔火罐等, 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的“百科全书”。经过努力 , 现在周静基本上能做到学生想学什么,她就能教他们什么。周静深知,残疾人要想立足于社会,必须掌握一技之长。她从培养学生日常生活技能入手, 逐步传授他们按摩技术,使许多盲、聋的孩子掌握了比较过硬的按摩技术,毕业后走上社会打工赚钱、独立生活。

2008届盲班学生小军,家住农村,父母因智力障碍基本没有打工挣钱的能力, 经济十分困难,小军上学时已经18岁了,每周回家一次的往返车费都拿不出来。上到第二学期时他不愿意让父母为难,含泪提出退学。为了能让小军继续读书,周静来到他家进行家访,鼓励小军继续读书,并说:“只要你上学,今后的零用钱我负责了。”从此以后,小军每月的生活费和其他需要个人承担的费用都是由周静给他支付。在周静的资助下,小军不但完成了学业, 还学到了按摩技术,两年后被一家按摩院选中做按摩师,现在他挣钱养家,还为家里翻建了砖瓦房。

猜你喜欢
小豪盲文特教
Making Braille children
盲文图书应该摆放在哪儿
新形势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策略探析
赞美的力量
爸爸去哪里了
用爱与责任托起特教梦
犟孩子的转变
韩国首推盲文护照
国务院: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帮帮“着了魔”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