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与『吓基层』

2019-11-12 20:44周凌华
大江南北 2019年9期
关键词:下基层作风调研

□ 周凌华

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展现干部的作风形象的过程。在下基层调研时,就要防止把“下基层”变成了“吓基层”。

“下”字前面加了个“口”,意思就大不一样了。有“口”者大多能说会吃,而上级部门的“口”更是非同一般。一些领导干部下基层,下级层层陪同,前呼后拥,在没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不熟悉基层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就信口开河,往往使基层干部执行起来左右为难。而上级部门“口”的另一种功能——“吃”的问题也不可忽视。虽然“八项规定”很严厉,但从纪委通报的情况来看,“吃喝风”仍然变相存在着,超标准接待的问题还时有所闻。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不仅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也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河北省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书记时,下乡调研只身骑自行车,坚持吃食堂并交饭钱,下基层深入实际、了解实情,对拿得准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对专业技术问题则建议请专家解决……展现出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为如何下基层调研作出了示范。我们要以此为榜样。

下基层决不能“吓基层”。领导干部在主题教育中,要不断深化学习和调研,在理论联系实际和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及时整改落实,以取得明显的成效。

猜你喜欢
下基层作风调研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让作风建设一直成为“热搜词”
“下基层”要带些什么
要让管理“下基层”“接地气”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基层百姓欢迎“五官端正”的下乡干部
作风建设要“攻坚战”与“持久战”统一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