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培养核心素养

2019-11-12 07:43田海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田海平

[摘   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些综合素养,教师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注重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任务型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注重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合作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5-0037-02

核心素养是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面对未来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一大挑战。

英语课堂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含义更多,既包括知识和能力,也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学习中,要以主题意义为探究目的,以英语材料为素材,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构建结构性、系统性的知识,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意识,最终学会学习。

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一、注重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节课主题给学生创设与主题有密切联系的情境,这样会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或對新知识进行改造和重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进行单元统整与内容整合,围绕单元核心,设计学习任务,逐层推进。

例如,在以健康饮食为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分两个阶段开展教学:第一阶段教师先让学生学会读英文的钱币面值和钱数,找到一些真实的钱币,让学生先认识,然后写出一些钱数,让学生练习读法,如$3.99读作three dollars and ninety-nine cents。第二阶段教师准备一些英文的食材广告,并把学生分成小组,给各小组提供一份食谱单子,让学生先用英语读食材价格,然后根据食谱上的食材,找到广告上的相关食材,写上价格和所需的量,完成后再讨论食谱是否健康,原因是什么。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很积极地去完成任务,既练习了口语,思维也被激活,他们积极并饶有兴趣地讨论合理的消费、健康的饮食,课堂任务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高效地完成。

又如,在讲解一般将来时时,教师创设特定的语言环境,先让全班学生按照顺序快速说出一个表示职业的单词,想不出来的、速度慢的、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都被淘汰。三轮下来,学生把所有与职业有关的词汇都复习了一遍。紧接着教师在PPT上展示出12个表示职业的单词,然后全班学生赋予每个职业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如computer programmer 用手指敲打键盘的动作来表示,cook用炒菜的动作来表示,等等。接着用Pair Work 来巩固所学词汇,一人做一个动作。教师要求每位学生起身,与三个同学对话。在句式操练中,将本课出现的12个表示职业的单词进行排序,将最有趣的排在No.1,依次排到No.12。接下来是Pair Work练习重点句式。在本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找到5位同学进行对话练习,并让和自己进行了对话的同学签名。这样的安排间接地让那些懒惰的学生也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以任务型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以任务型问题为导向,主要是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重点不是学习语言项目,而是完成一系列的交际性的任务。要求学生使用语言来完成这些任务,强调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的真实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设计任务,提供必要的材料,提出活动要求,并监控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课堂上多数时间里,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意义的表达上,不过分关注语言运用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一节课可以设计成一个大任务,这个大任务可以分成若干个小任务,这样就形成了任务链,前一个任务是后一个任务的准备,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延续。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拓展问题和评价问题的方式,以问题为思维的起点。教师还要善于设计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思维,让学生思考、推理、判断和探究,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Annes Diary 一课中,教师先以问题为导向,逐步推进、深入:

①Do you have a best friend?

②Whats the name of your best friend?

③Why is he/she your best friend?

再以活动为载体,设置一些活动,如ball game(with  some questions on the ball) ,让拿到球的学生将球扔给其他同学,接到球的同学必须回答一个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第一阶段教师用简单的问题引发学生对best friend 的判断,进而让学生思考好朋友的好品质。在第二阶段,教师设计ball game游戏,让学生思考问题,写出问题,并让他人回答,这样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又如,在进行听力教学时,先让学生观看两个视频,分别介绍top-down 和bottom-up两种听力方法,在观看视频前给学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最后,教师讲解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出现误听的情况。学生带着任务听,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很容易地通过问题完成任务。

三、注重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绝对不能离开文化教学,一定要重视英语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在西方国家餐厅就餐,不能像在中国餐厅一样喊“服务员”,而是要等待服务员。点完餐后一定要说 “Thank you!”,如若不说,会被认为没礼貌。再如,在中国以谦逊为美德,在得到别人的称赞时,西方人会说“Thank you!”,而中国人会说“过奖”或“哪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明确文化意识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要把文化知识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四、在合作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任务。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精心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例如,在进行写作训练时,给学生提供一幅图片,让学生看图写话。可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规定好完成任务的时间,并评选出优胜组,给予奖励。要求每组学生根据图片上的内容,说出尽可能多的英语句子,在各小组中选出一名记录员,尽可能快地写下组内成员所说的句子。在这一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活动过程紧张,有序,高效,热烈。学生既练习了英语口语、词汇、句子,还加强了组内的交流合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体现。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有较高综合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