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岗摩崖石刻造像艺术特点

2019-11-12 11:45何善宝
艺术大观 2019年11期
关键词:袈裟摩崖石刻

摘要:西藏石刻艺术丰富多彩,遍布山间野外,被称作为没有围墙的艺术馆。其中摩崖石刻种类多样,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记事方式,其中造型独特的摩崖造像、多彩的岩画图案、石壁刻文记事等,承载着文化、历史和审美,同时还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內心感情的寄托。大大小小摩崖石刻清晰地记录着石刻艺术的发展轨迹和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复制和临摹少岗摩崖造像,对造像风格及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摩崖石刻;少岗

一、少岗摩崖造像的概况

西藏摩崖石刻内容都是反应佛教文化范畴的内容,大都是雕凿在转经道的神山或寺庙周围的山崖峭壁或巨石上面,反映人们对内心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的寄托。雕刻手法形式多样,有浅浮雕、高浮雕、线刻等,在佛教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藏区不同的摩崖造像我们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不同时期造像的特点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

西藏石刻艺术是众多艺术门类中最常见的,这与就地取材方便有直接关系,石头遍布山间野外。少岗摩崖石刻群壮观雄伟,走到跟前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雕刻于神山崖壁表面,是众多信教徒传教求法的古道。少岗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康马县少岗乡朗通村南侧山崖上,环境优美秀丽,雕凿与公元十一世纪。崇巴河水沿着山崖向北流去,造像群离地面高出0.3米约10米,海拔高度约为3900多米。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崖壁上,共刻有大小不等的八尊造像,雕凿长度42米,高度为10米,其中最大的一尊造像为7.62米,一处祈愿文和几处咒语,还刻有一些海螺、火焰等法物图像。少岗摩崖石刻皆为浅浮雕,造型优美,雕刻技艺精湛,气势磅礴,有着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作为考证康马乃至整个西藏的政治、文化和宗教发展,探索中国同南亚、中亚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二、少岗摩崖石刻的形成因素

佛教自吐蕃时期传入西藏以来,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形成、传播、发展过程中佛教艺术以直观的形式在宣扬教义、争取信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少岗摩崖石刻就像一幅展开的卷轴,在长长的画卷上勾勒出来一尊尊造像,形象生动,构图合理,反映出人们对心中的信仰的追求。从地形上看,康马位于西藏南部冲吧雍曲河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康马境内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佛学大师。少岗摩崖石刻位于少岗乡及崇巴河流域,是南亚和中亚民族进入西藏的重要险关要道。作为重要的商贸古道,信徒在传教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少岗摩崖石刻的造型艺术特色

从左侧数起,第一座佛像是弥勒佛,高度为2.23米,袒着右肩袈裟,双手结说法印,左肩上有一朵绽放的花朵,上置净瓶,其坐姿呈制式化弥勒坐姿,右下方有藏文咒语:弥智莫母索哈。弥勒佛老彩已脱落,现在看到的为后上彩,身体和面部为中黄色,袈裟为大红色,由于风化严重以及后彩技法拙劣,早期风貌早已不复存在。弥勒佛像右侧三尊为释迦牟尼师徒造像,与弥勒佛相距20米,释迦摩尼造像端庄盘坐在莲花座上,脚心向上,莲花座束腰莲花瓣宽大扁平,释迦摩尼造像螺发高鬓,两耳垂肩,眉间白毫,神情庄严威仪,左手端钵,右肩反搭袈裟,从袈裟文饰上看,身着所谓百纳袈裟式样。释迦牟尼两旁侍立二弟子,两位弟子分别为舍利子和目犍连,舍利子位于左侧,手持钵盂;目犍连位于右侧,左手托钵,手持禅杖。释迦牟尼师徒三尊像右下方为绿度母像,高度为1.87米,坐像呈半跏趺坐状,左腿收拢,右腿半伸,上身裸露,下身薄衣,头戴佛冠,双耳佩戴耳饰,项上戴有项链,左手当胸为持莲茎状,右手结施愿印,左右双臂侧畔,各有一朵莲花,老彩已脱落,现在为后上彩,度母右侧为一藏文六字真言。绿度母右侧为此雕像群最大的一尊造像,高度为7.62米,造像为佛陀立像,此造像发鬓高耸,面部丰满端庄,双耳垂肩,披百纳袈裟,袒露右肩,左手端庄钵盂,右手当胸作讲经状。跣足,呈“一”字形站立于莲花座上。其右侧为一尊形制较小的药师佛,高度为1.27米,呈莲花座上跏趺状坐相,右手结施愿印并执有青果(药物),左手结定心印,并持有盛满甘露的钵盂。最右侧的造像为站立的佛像,高度为2.89米,头顶宝塔,双耳垂肩,躯体浑厚,披袒右肩百纳袈裟,双手呈法印,右肩上方有花朵,花上面有净瓶。跣足,呈“一”字形站立于莲花座上。

“凸浮雕”与“凹浮雕”相结合造型形式,是指阴阳相反,内陷为阴,外凸为阳,为了突出主体,使其更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少岗摩崖造像均采用这种造型手法,凸浮雕将摩崖造像雕刻出来,然后沿着造像周围进行凹浮雕,将造像凸显出来,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具有强烈的光影效果,形成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受,形成了艺术造型与审美相结合而产生别具一格的多种造型之美。

少岗摩崖石刻作为古道上的一处明珠,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地处茶马古道之上,对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工匠们通过不同时期对造像的理解,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少岗摩崖石刻充分体现出地域特色,雕刻手法娴熟,简练拙朴,比例准确,施彩绚丽。

作者简介:何善宝,西安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袈裟摩崖石刻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将在国博展出
试论四山摩崖刻经的书风与艺术内涵
赣州通天岩宋代摩崖书法赏析
袈裟
摩崖造像
八戒的悲催回忆录
佛祖的袈裟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
渭北民间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