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类、流行曲调与世相洞察
——读90后作家孙鹏飞近作

2019-11-13 19:23郑润良
山东文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鹏飞人文精神作家

郑润良

90后作家作为代际写作现象依然在引发持续的关注。2016年下半年以来,我开始接触和关注90后作家的创作。之后,由于在一些报刊及微信公众号主持90后作家专栏,我对他们的了解日益增加。和前辈作家相比,90后作家在同样的年龄段总体而言物质环境更优越、教育程度更高、知识面更开阔,但社会接触面较少,历史感较弱。在阅读趣味上他们更接近注重想象力、注重作品象征意味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在创作上也着意模仿这个路数,以发挥创作主体的优势、弥补自身在社会现实经验方面的不足。他们中的佼佼者或者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风格较好地融合起来,通过象征、变形等手法表达当下生活的一些深层次感受,或者以类自叙传的方式书写这个时代的青年故事,总体上都葆有一种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另外一些作者则容易走极端,要么坠入云里雾里的叙事实验,要么跟随一些常见的现实题材照猫画虎。这与写作者个体的悟性、努力当然是息息相关的。我一向认为,对于作家而言,感受力是第一位的,对于个体、他人以及时代总体状态的感受力,决定了一个作家的未来。正如学者南帆在《这一代文学的表述》中所言,“中国当代文学的首要事情仍然是,孜孜不倦地表述这一代人,紧张地与周围的历史进行全方位对话。”对于90后作家而言,他们的独特优势显然不在于写作技巧或写作经验,但在对于同龄人也就是对于90后、00后等“新人类”的情感经验的观察和表达方面,他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可以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先为自己的同代人代言,而后将观察的视角逐渐延伸到更为广阔的人群与区域。并不是每一个90后作家都有从自身经验中发现同代人情感困境进而发现时代症候的能力,这也是我看到孙鹏飞作品为之眼前一亮的原因。

在这两年涌现的一大批90后作家中,孙鹏飞是佼佼者之一。出生于1991年的孙鹏飞迄今为止已经在《解放军文艺》《上海文学》《香港文学》等几十家纯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并获得了冯梦龙优秀作品奖、长征文艺奖、莽原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在刚出道的90后作家中,孙鹏飞的写作算是比较勤奋的,并且已经得到了相当的认可。正如《莽原》主编李静宜在评述孙鹏飞的作品时所说,“《其实并没有后来》身体迫不及待发育的日子里,恋爱已蔚然成风,懵懂的情感,仿如把含在嘴里化掉大半的棒棒糖,突然插进对方嘴里。九〇后孙鹏飞的小说,率性的写作,颇见新锐之气。外部的叙事,多以涌动的内在感觉,抵达对事物的描摹,细微、到位地感知捕捉人物的特质特点,不经意的细节,频频打动读者,击中了最柔软的地方。”

孙鹏飞的作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比较现代主义的、写意的,比如带有寓言色彩的《不来也不去》和带有“复调叙述”色彩的《花木兰》。一类是比较朴实的写实风格。相对而言,我更喜欢他写实风格的作品。尤其是他写实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敏锐地捕捉时代典型场景与细节的能力,是孙鹏飞小说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显示了年青作家特异的写作天分与扎实的写实功底。这些场景与细节往往给人以巨大的阅读冲击感。比如在其近作短篇小说《阿猫阿狗》中有一段场景,描写刚见面的两个原本陌生的青年男女,男的是小说主人公“我”,一个在醋厂工作的年青人,女的是“我”女友彭小琳的同事兼好友小冉,两人第一次见面。按照我这样一个70后读者的阅读期待,这两个初次见面的年青人应该是进行彬彬有礼地互相问好等一系列社交常见程序,但孙鹏飞的小说完全颠覆了我的这一想象。女青年小冉在第一次见到“我”的情况下,一再用情色玩笑语言调侃“我”和彭小琳。这还不足以令人称奇,当“我”坐在小冉的电动车后面前往彭小琳另一个好友牛姐的生日聚会时,令人意想不到的场景出现了,“到了路灯下,小冉一只手扶把腾出手捏了捏我小鸡鸡,问我彭小琳刚才吃醋没有。我说不知道,她说姐姐今晚带你玩吧。”这一场景与细节的意味极为丰富,传统情爱交往中的男女角色在新的时代场景中似乎发生了逆转,并且,“性爱”以及与之相关的身体的私密性、神圣性似乎也消失了,完全日常化了。

对于孙鹏飞来说,同代人情感交往方式的观察并不是他最终的着力点,从90后的情爱游戏中他更为关心的其实是这种情爱的游戏态度与虚无态度所征兆的一种人文精神的蜕变与颓败。在另一个作品《基努里维斯回信》中,几乎每一个男生都以“集邮”的心态“泡妞”,而他们“泡妞”的手段无非炫富或以小零食讨好,可悲的是这些手段往往被证明是极为有效的。作品中有两个备受小女生关注的男生。男生白盛坤喜欢扔手机游戏,“轮渡上的白盛坤穿着花花衬衣,敞着怀,他在跟同伴比谁的手机扔得高。白盛坤是个小龅牙,笑的时候嘴角满是纹路。同伴不跟他比,便气急败坏地冲着同伴的脑袋“哐哐”来了两下。一轮巨大的落日抵挡在前额,他冲着漫天潮红的云喊了一嗓子,他就是享受大家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手机高高抛起,又落到甲板上,沉闷的“钝”了一声,也只是摔碎了屏。”能够毫不心疼地把苹果手机往天上扔的白盛坤显然不会出身于平民家庭。另一个男生千阳家里是开系列服装店的,喜欢用小零食讨好女生,带女生去网吧,“有个晚上大家吃过饭,千阳带着一个女孩去了网吧。千阳回来跟大家说,给她扒了个精光。”孙鹏飞笔下90后新人类两性交往、情爱交往的物质化、粗鄙化场景比比皆是,再比如,“那个下午凯琪去上厕所,走廊上几个体育班的男生推推搡搡一个高挑女孩。凯琪像是定了身,一动不动看着高挑女孩。女孩穿着短裙,有个男生问她是不是光着屁股,另一个男生上去摸了一把。女孩叫了一声,哭着跑回了教室。后来几个男生进教室道歉,等凯琪反应过来,教室里传出了说笑声。”这样的场景令人心惊,但仔细回想却又感觉并不突兀。日常生活中,着校服公然在马路上搂抱亲吻的初中生情侣并不鲜见,关于90后性爱态度日趋开放的报道也经常见诸报刊。开放未必是坏事,从某个角度看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如果这种开放中伴随着两性对于彼此情感、身体乃至尊严的轻佻与漠视,伴随着人文精神的整体颓败,那么显然是必须加以严肃地审视与反省的,这也正是孙鹏飞之所以在作品中屡屡不惜笔力、对此类场景深度聚焦的原因所在。

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市场经济勃发而产生的人文精神的失落,曾经引起知识界的普遍警惕,从而引发了影响一时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但现在看来,迄今为止,人文精神的颓败趋势依然不可遏止,甚至有变本加厉的趋势。青年学者杨庆祥在他的名文《80后,怎么办?》中忧心忡忡地指出80后青年中普遍存在的对一切事物油滑看待的“虚无主义态度”,“因为对于历史存在已经失去了信任,索性就彻底放弃了这种历史的维度,而完全生活在‘生活’之中,这是在80后青年人中更具有普遍性的一种倾向。”这种后现代式的、完全取消深度、完全物质化、功利化的生活方式表征了一种人文精神颓败的可怖景观。80后如此,90后更是如此。孙鹏飞在他近期的作品中所要探讨的,正是这样一种颓败人文景观的焦虑,或者也可以表述为:90后,怎么办?这种人文景观,不仅仅表现在他笔下90后新人类的两性交往中,更体现在作者所观察与书写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他的新作《类似木纹》中,男主人公陈先生到学校接自己被留堂的儿子陈光。当陈光的班长领着陈光出来见陈先生,陈光出于礼貌向父亲介绍班长的名字时,居然当场遭到这位班长的训斥,“哪个允许你直接叫班长名字的?”这位小学生干部的派头让我们领会到“官本位”思维的深入骨髓;另一位家长见到班主任的自我介绍是把一家人包括自己七大姑八大姨的官职介绍一遍,“您好,我是陈发的妈妈王超,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任办公室副主任科员,陈发的爸爸陈丽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任执行综合处处长,正科级。北区分管教育的常委是我父亲徐秀霞的高中学生又是纪委的同事,我父亲在市纪委任副处级纪检监察员,市教育局师资人力科科长薛伟健是我表姐,我表姐夫杨巧巧还和你们校长是老乡,老师,这学期麻烦您多费费心,谢谢您。”这段自我介绍用意非常明显,需要时互相关照。孙鹏飞在书写这些场景时不动声色,但这些场景的丰富意味足以引发读者深思。

阅读孙鹏飞近期作品会发现,他的许多作品以流行歌曲的歌名为题。比如之前他创作了“陈奕迅爱情四部曲”,包括《阿猫阿狗》《不来也不去》《无人之境》《人来人往》,用了香港流行歌手陈奕迅的四个歌名。小说《基努里维斯回信》用了香港歌手薛凯琪的曲名,包括小说的女主人公也命名为薛凯琪。他的最新作品短篇小说《类似木纹》也借用了歌手洪卓立的歌名《木纹》。以歌名为小说题目,表面上看来是因为孙鹏飞平时喜欢听音乐,从中获取创作灵感。深究起来,或许还有另一重因由。正如孙鹏飞在一篇文章里提到的,流行歌曲大都是情歌,表达的无非是“求不得苦”,安慰的方式也无非是“断舍离”。孙鹏飞这些近期作品大都围绕青年男女的情爱交往与体验,其中一些投射个人经验的角色的情感经验,表达的也正是一种“求不得苦”。孙鹏飞的作品喜欢使用第一人称,带有自叙传色彩与散文化的书写特点,不追求戏剧性的营造,更注重通过生活化的细节与场景打动人心。从他笔下人物,可以看到作者经历的某些投影。孙鹏飞,出身于山东省寿光市的一个普通家庭,这个市名在他小说中屡屡出现。高中毕业后入伍,后来以士官身份退伍。因为写作方面的骄人成绩,他得以在一个高校任职教创意写作。应该说,他还是幸运的,因为自己的写作天赋。但他在作品中,更关心的是他的同类,那些曾经的差生,高中毕业后就在社会上混生活,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生存情景与困境?在创作谈《这一秒坐拥晚霞》中,孙鹏飞说:“我常常感慨,男孩子巅峰期真短。我这几年走江湖,发现已经没人看脸了。似乎是达成了这个协议,二十五或者二十六岁之后,关注的就是你本人有没有钱。谈恋爱也是谈物质谈生活了。我能刷脸的时代就这样一去不复返。昔日的靓仔在岁月蹉跎中,变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靓仔。”这个社会是如此现实,如此物质化、格式化,底层青年在都市中面临怎样的发展前景?在阶层日益板结化的时代他们如何经营自己的生存问题,如何安放自己的情感和心灵?《类似木纹》中的男主人公陈先生空有一副好皮囊和写作才能,却也只能终日无所事事,看不到发展的前景,从而发出“你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的哀叹,这固然与他个人努力有关,但低学历和无权无势的家庭背景无疑也是他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但孙鹏飞并没有让自己笔下人物轻易滑入时下常见的底层青年失败者的形象谱系中,毕竟时代的发展情势与个人的努力依然可以制造种种未知的可能。《类似木纹》中陈先生的那句话既是哀叹,其实也是一种不甘的表示。《基努里维斯回信》中的女孩薛凯琪的种种努力自然也会有其相应的回报。而对于年轻的写作者孙鹏飞来说,尽管还面临阅历不足、写作经验不够丰厚、个别作品总体完成度不够等问题,但依凭他敏锐的观察力与丰沛的创作力,未来我们应该可以看到他更为成熟可观的力作。

猜你喜欢
鹏飞人文精神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樊应举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漫画
漫画
粗看“段”,细看“端”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